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亲爱的同学们 : 你们辛苦了 !相信经过周密复习,你们必是信心百倍地走向考场!一、进入考场,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平时复习千千万,考试的却是具体而少的,放松自己,认真答题。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 5 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
可以把卷子浏览一遍,语文试卷的作文题还是要先看一看,知道是什么题就可以了,不必构思。
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 但可以用指甲做记号完成选择题,思考病句及仿写题。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
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 “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安排策略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 ; 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 ; 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但要尽可能少留疑难题目,并做好记号,记住补答。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1-12题30分钟;13-22题 40分钟,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50 分钟。
五、答题策略 :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7题,30分)1、字音辨析题 : 答题技巧 :(1)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 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 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4. 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 :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做题思路通常是: 检查主干缺是否成分,并补充→→推敲词语是否搭配,并补齐→→推敲语序,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并列出现的动词,是否先后次序不当;修饰语和主干次序是否得当→→推敲句式有无重复叠加出现,去掉其中一个。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 介词“通过”“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不能改变句子原意,注意“的”等字的增删,修改后的句子要通顺。
5.句式仿写题答题技巧 : 修辞一致,内容一致,句子结构一致。
6.新闻阅读题 :(1) 拟题目,抓住新闻导语提炼关键信息摘要,以上下句对偶句形式简要回答;(2)概括内容 : 除了抓导语外,还应补充文中及文末的重要信息,字数可多一些(3)句子的理解,结合语境人物新闻内容主题来回答。
(4)新闻评论,扣新闻内容主题谈感受。
7.语文综合学习探究(10分):题型集锦及解题方法(1)勾画关键词句,材料提取共同点(2)勾画关键词句,分别概括每则材料特点并叠加一起。
(3)活动设计并策划活动流程 ;刊物名称制定并设计栏目。
注意 : 审清题意,紧扣要求,扣活动主题(4)写对联 : 短语结构相同,字数相同,内容一致。
(5) 口语交际(6) 写公益广告: 看清人物身份、场合,必有称呼+ 问候语,扣谈话主题,表明态: 字数一般 10-30字。
要有修辞手法,一般用对偶句,有情感,度,说清理由,语气委婉。
有创意,更要符合题意,有宣传性鼓动性感召性。
(7)广告语赏析 : 从表达形式 ( 修辞及作用,句式及作用,谐音双关等 ) 和思想内容 ( 句子含义、主题、宣传效果等 ) 赏析(8) 手机短信、微博等:字数一般20-50字。
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题意。
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25分)8.古诗文默写题 (10 分 )答题技巧 :(1)一“字不差”。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
(3)注意古诗理解性默写,选择最有把握的句子来填。
(4)《论语》全文理解性默写,必须熟记。
(5)古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 (9-12题,15分,)9、实词解释 : 必须和注释保持一致,注释没有的可结合译文解释,平时复习尽可能细致。
若出现选择题,应充分比较鉴定。
10、句子翻译,逐字直译,不可错漏。
11、选择题 :( 内容归纳题 ):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特别注意张冠李戴这种错误。
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判断时要明确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时间是否准确等。
填空题 : 按照平时学习复习理解回忆结合题意作答。
评注题 : 对句子赏析,对人物评价,对写法的赏析。
12. 对主题、人物主观评价题: 扣主题人物要点结合问法表明态度,注意结例,注意举例紧扣题意回答。
否则过失丢分!合原文内容,结合实际明确举三. 现代文阅读 (40 分 )( 一)叙事类 (散文或小说 ) 文章阅读 (20 分, 13-18题)1、第一遍速读全文,并划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过渡连接作用的词句。
( 划错无关紧要,主要目的在于对文章有整体认识 )3、再读 13-17题题目,带着问题重读文章,并划出相应的词语、句子。
4、根据划出的词语、句子进行解题。
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清题干要求,审清题意,按步骤规范答题。
(2)题目或关键词的含义 :从基本义→→语境义→→象征义,由浅入深,有序地答题,(3)情节提炼,内容概括、情感变化 : 拟清主要细节,勾画关键词,串连作答。
(4)句子的作用或赏析 : 从修辞及作用 ( 修辞 + 作用 + 句义 + 情感 )、词语的应用 (准确、贴切、褒义贬用,贬义褒用等 +句义+ 情感)(5)环境描写及作用 : 环境描写 + 点明时间、地点、背景 + 渲染 ... 气氛 + 烘托人物 ... 心情 + 和下文对比 (?)+ 为下文铺垫 + 推动情节发展 (?) 。
(6)人物心理描写 : 第一人称,扣人物心理、形象生动的描写。
(7)人物心理分析 : 第三人称,根据细节描写,扣人物形象客观分析评价。
格式:从...可以看出...心理(8) 人物形象分析 : 文章主题、人物形象,根据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分析人物性格和品格。
从... 可以看出 ... 性格、品格。
(9)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 题目 : 揭示线索、内容、主题 ; 开头 : 点题,点明主题、引出下文、和下文对比、引发阅读兴趣、设置悬念。
中间 : 承上启下,过渡。
承接上文 ...... ,启示下文 ...... 。
结尾 : 照应题目,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深化主题,余味无穷。
(10) 主题情感主观评价题: 紧扣文章中心句,表明态度+ 结合原文适当分析阐述+ 结合实际或自己体验紧扣主题明确举例回答 + 升华。
(11)细节对应题旨与分数,分多个要点阐述。
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 6 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12)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
(13)千万不要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摘录运用关键词而非整句。
(14)要善于借鉴抒情句议论句关键词或句子回答主观题。
(15)关键词提前,要点齐全 )。
(16)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要紧扣要求结合实际具体举例。
(17)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18) 字迹工整,写满为止,超出答题框无效,尽量不涂改,一次性完成。
(二 ) 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20 分, 18-22题)( 二者中只考查一种) 辨明文体,摆事实,讲道理-- 议论文阅读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注意一句话往往有两种方法不要漏掉。
问法灵活,注意识破考点,规范灵活全面答题。
①、举例论证 (事例 (含概括事例 ):格式:举例论证,列举,,( 概括事例 ),真实具体有力地证明了,, 分论点,从而论证了 ,, 中心论点, ( 更有说服力 )。
②、道理论证 ( 引名言,讲道理 ): 格式 : 道理论证,引用 ,,( 名言格言诗句 ) ,有力地论证了 ,, 分论点,从而论证了 ,, 中心论点,更有权威性,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 : 格式 : 比喻论证,将 ,, 比作 ,, ,生动形象地证明了 ,, 分论点,从而论证了 ,, 中心论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 : 格式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和 ,,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3、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 : 道理论据、事实论据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 、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4、中心论点的识别: 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明的观点6、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 ( 引论 )-- 分析问题 (本论 ) -- 解决问题 ( 结论 )。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7、议论文题目分析: 作用分析1点明论点、2交待论题、3点明议论由头方法 : 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 : 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