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教师培训

心理学教师培训

学习行为与结果能力主观判断。判断影响教师 对学生期望、对学生教育行为、工作效率: • 一般教育效能感(教育作用判断) • 个人教学效能感(个人教育能力判断)
教学效能感影响和作用
(1)影响教师工作努力程度 (2)影响教师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学习 (3)影响教师工作情绪
——最终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
教师教学效能感作用模式图
3)教学监控能力
• 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对自己教 学活动计划、检查、评价、反馈、调控的能力
• 教学监控能力发展历程:

他控到自控、

不自觉到自觉、

自动化、敏感性加强、迁移性提高
影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因素
• 教师自身因素: • 动机、知识、观念、情绪情感、教学风格等 • 环境因素: • 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社会文化、价值观、学
六 • 教师角色及教学技能
关注问题
1、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认同和发展 2、对教学的认识和技能 3、对学生及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技巧
推荐阅读资料
1、教师心理学,[英]戴维.冯塔纳,王新超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教师心理学,高明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教师心理学-教师心理特点与探析,罗小兰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教学行为指导,Donald.R.Cruikshank等,中国
只有你的学生可以感觉出你的热情,你才 是热情的。说话本身并不保证学生认为 你是热情的,必须体现在你的行为中
热情教师表现
——自信、友好、耐心 ——建立并表达出所学科目与学生的相关性 ——用丰富、生动手势强调重点 ——富有创造力,指导方法多样化 ——教课时全身心投入,富有表现力 ——与学生保持眼神交流 ——运用不同的高、音量、变调、停顿等方法讲课 ——坚定认为学生能成功完成任务 ——有幽默感,能嘲笑自己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以生动类比方法构建博学知

识体系;慈祥严谨,具有学者气,对学生严要求。

(一)
• 教师教学活动本质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
教师
媒体
教学
学生
知识
教学活动基本目标
(1)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搜集、传授和创造性运用知识 (3)发展、实施和评价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专业发展框架
教师知识
环境 因素
自身 因素
教师 教学 效能感
教师 行为
学生 自我 效能
学生 能力 成绩
影响教学效能感因素
• 外部影响因素
• 社会大环境(社会风气、社会条件) • 学校小环境(学校传统、校园文化、人际关系)
• 内部影响因素
• 教师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自我概念、

自身能力、自身经验
2)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教师人格对学生引导是潜移默化感染熏 陶过程,无需语言传达。
(1)教师公正
教师把每个受教育者应得合理需要、合理评价给 与他,是教师正大光明、质朴和公道品质。
具体表现: —— 教师在教育学生态度和行为上,公正平等、
正直无私、不偏袒; —— 对不同容貌、性别、智力、个性、出身、籍
贯、亲疏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 —— 按照每个学生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

学生会按照教师的期望发展变化
(4)教师举止言谈对学生影响
言教 身教 营造氛围与环境
3、教师能力素质
• 教师能力和素质是影响教育效果的 最基本因素:
• 专业能力 教育能力

• 心理学视角下的 • 教师教育能力
1)教学效能感
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进行某活动能力主观判断
教学效能感: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己影响学生
7、简单描述理想大学老师形象
答:睿智,渊博,高尚,幽默,热情……
学识渊博,思想新颖,人格高尚,平易近人。
风趣,幽默,敬业,作风严谨,不拘小节。
有风度,谈吐自然大方,有颗年轻的心与学生交流。

因材施教,有独到见解,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对教学有激情,对学生有感情。

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正直善良,和蔼可亲。
——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你印象最深刻老师出现在你学习生涯 哪个阶段 a.小学(11%)
b.初中(27%) c.高中(44%) d.大学(18%)
2、你觉得你和老师是什么关系 a.管理者和被管理者(5%) b.教授者和被教授者(76%) c.哥们(0) d.朋友(19%)
3、你认为大学教师最可贵品质是(多选) a.能引导学生形成完善人格(35%) b.在思维上能够给学生启示(56%) c.关心学生,耐心细致帮助学生(7%) d.以身作则,为人师表(15%) e.热爱专业,肯于钻研(39%) f.尊重学生及其意见和看法(43%) g.其他(7%)
4、你是否希望课余时间有机会和老师交流 a.很希望,愿主动和老师交流(53%) b.完全不希望,视其为苦差(0) c.无所谓(6%) d.如果方便能交流也不错(41%)
5、若有机会你希望与老师交流什么(多选)
a.专业学习心得和体会(38%) b.专业相关知识和前沿领域发展动态 (54%) c.自己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与快乐 (25%) d.老师求学和教学的经验与感触(45%) e.老师对我的看法和建议(34%) f.其他(3%)
2)教师学术能力
教师学术能力
学术阅读能力
学术报告能力
学术写作能力
3)教师教育专业能力
课堂管理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 教育评价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能力)
3、教师伦理规范
十大美德: 智慧、公正、坚忍不拔、正直、勤奋工作、积极人 生态度、爱、谦逊、自我控制、感激
中华民族传统(十大)美德: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
2、教 师 角 色
• 1)角色多重性:

为人师表 以师为范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园丁、蜡烛、人类灵魂工程师

学者 、专家

2)教师角色影响和作用
(1)教师教育方式对学生影响(教学组织)
强硬专制型 仁慈专断型 放任自流型 民主型 区别:关键是对待学生的观念和态度
教师双重伦理责任: 自身专业伦理责任 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伦理责任
爱和责任
台湾清华大学教师伦理
(1)教学伦理 守时、公平、负责、关心
(2)学术伦理 敬业、诚信
(3)校园伦理 尊重、合作

(二)
• 教师职业角色特点
1、教师社会角色

每个人都扮演多种社会角色,每个角
色包括三个部分:
• 角色期望 - 角色意识 - 角色行为
好每个学生。
(2)激励性人格
以成功为导向: 对成功抱有高期望;以成功激励和支持;
教师激励性人格: 热情洋溢,有感染力 品格正直,有影响力 博学睿智,有吸引力
鼓舞性人格:热情、爱心、幽默、可信任
热心和幽默是建立安定、良好氛围关键因素 ——支持性课堂
1)热情
教师热情: ——对所教专业有兴趣并融入其中; ——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不热情教师表现
——焦虑保守、不耐烦 ——机械,不能将学生兴趣或需要和课程联系 ——仅仅使用一种或两种指导方式 ——漠不关心,不能全身心投入 ——避免与学生眼神交流 ——讲课音调单一 ——当学生不能很快领悟便很快放弃 ——忽略学生学习任务以外行为 ——经常很挑剔
表达热情方式
——在课下与学生打招呼; ——对学生课外及个人生活成绩作出评价; ——经常微笑; ——向学生表现你的个性、喜好和意见; ——鼓励学生接近你; ——将学生需要和想法融入你的教育中; ——不要成为学生之一。
6、写出你内心最想对老师说的话
答:多讲些实际性问题,经常开展课堂讨论。 能从我们角度考虑我们所想,为生活、工作给建议。 希望老师既有高专业知识素养,又能很好把知识传 授给我们。 能和我们做朋友,互相理解。 给付出努力学生应得分数,而不单单依据考试。 在社会大染缸中保持心灵一片净土。 尽可能融入到学生中。

教师崇高思想道德品质

与学生长期友好交往

良好仪表和生活作风

给学生良好第一印象

教师才能和专业能力
• ——客观因素
• 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国家政策
(2)师 爱
• 师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由教师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形成的一种崇高 情感。
• 注意:师爱与母爱、友爱和情爱不同
轻工业出版社,2003 5、教学心理学纲要,张大钧 郭成 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6
国外大学教学与教改译丛
1、麦肯奇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 理论
2、大学教师的技巧: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信任和回应 3、掌握教学技巧 4、课堂评价技巧 5、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实用指南 6、教学方法手册 7、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8、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校风气、规章制度、待遇等
4)教育机智
• 教育机智: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一种特殊智力定
向能力;在各种情况中随机应变,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学机智实质

教师观察的敏锐性

思维的深刻性

处事的灵活性

意志的果断性

是一种教育艺术体现
影响教育机智因素
对工作和学生态度-教育机智前提 意志自制力和果断性-冷静、果断 丰富知识素养和经验-方法、决策 教师思维品质、性格、气质类型和
专业知识
个体发展 和学习理论
中国教育基础知识
教学评价知识
管理与组织知识
3)教师实践知识
(1)教师工艺知识 (2)教师个体实践知识 (3)教师缄默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