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隔墙施工方案

隔墙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2)1.1合同: (2)1.2施工组织设计: (2)1.3装修图纸 (2)2.工程概况 (2)2.1总体简介 (2)2.2建筑概况 (2)3施工组织 (3)3.1施工组织 (3)3.2人员组织 (3)4施工准备 (3)4.1技术准备 (3)4.2材料及机具准备 (4)5施工方法 (4)5.1加气混凝土砌块隔断 (4)5.2轻钢龙骨石膏板隔断 (7)新华印刷厂厂房装修改造工程(内外装修一期)隔墙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合同:新华印刷厂厂房装修改造工程合同1.2施工组织设计:新华印刷厂厂房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装修图纸2.工程概况2.1总体简介2.2建筑概况3施工组织3.1施工组织室内装饰施工中,我方将按照“先湿后干、先基层后罩面、先墙后顶再地面、先粗装后精装”的原则进行平行流水施工。

所有罩面板的封闭,须待水、电等专业安装工程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

局部安排上:先施工工序多、施工复杂的部位,后施工工序少、施工简单的部位。

吊顶部分:从专业角度划分,先专业管线的安装,后吊顶骨架,最后饰面板的安装。

墙面部分:先墙体基层,后饰面层的施工。

3.2人员组织根据现场和总进度安排,劳务人员安排如下:瓦工:4人,木工5人,钢筋工2人,其他工种5人。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在工程开工前的准备阶段,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熟悉图纸,图纸会审,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深化节点。

确定深化内容,报送业主、设计,经确认后才能成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因此前期设计方案的确认直接关系到进场后的施工项目,还有部分深化设计的材料确认与加工订货,因此必须保证方案深化到位,严谨,详实,并能够指导施工。

方案的确认工作及时,不影响施工。

施工过程中,工程配备深化设计人员,对施工方法进行深化,以便解决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以起到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对工程施工起到促进的作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确定设计交底的时间,并组织设计交底。

准备好本工程所需用主要规程、规范、标准、图集和法规。

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规程、规范的重要条文,加深对规范的理解。

4.2材料及机具准备主要材料为轻钢龙骨、石膏板、砌块、水泥、沙子、钢筋、模板等。

根据施工进度进场材料,做到材料进场及时不耽误施工进度和检验检测。

主要机具为水平仪、钢卷尺、铝合金靠尺、合尺、钢筋弯曲机、切断机、冲机钻、电锯、角膜机、自攻枪、手枪钻、电焊机、瓦工手持工具等。

5施工方法本工程隔墙主要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钢龙骨隔墙。

5.1加气混凝土砌块隔断本工程的最东侧楼梯附近5-7轴间的隔断为加气块混凝土砌块隔墙。

厚度150厚。

1.技术准备1.1原结构保留部分已经明确,新隔墙定位准确,原结构面层部分该拆除部分已经拆除,新施工的结构部分已通过结构验收。

1.2每层楼层弹出轴线,墙体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构造柱位置线,并办理好预检手续。

1.3立好皮数杆,常温施工时砖要提前浇水湿润。

2.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层处理→放线、立皮数杆→预检→排砖撂底→构造柱钢筋绑扎→砌砖→绑圈梁及过梁钢筋→隐检→支模板→预检→浇筑混凝土→拆模板→砌上部砌块→分项工程验收。

3.砌块砌筑3.1砌筑前先行试摆,不够整块的使用半头砌块,不足半头砌块可补砌页岩砖。

3.2第二层第一块为半头砌块,以后皆为整砌块;砌块按孔洞竖向立砌,孔洞开口朝下,便于抹灰找平,同时应注意上下层之间错缝砌筑。

3.3砌筑前要先铺砂浆,首层铺浆厚度不小于20mm,以上各层水平缝厚度为10~12mm,垂直缝宽度为12~15mm;操作中随砌筑随将舌头灰刮净,使用的砂浆不得过夜。

3.4砌筑时要单面挂线,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要对平”,每层要穿线看平,墙面要随时用靠尺板校平,吊线吊垂直,以减少表面抹灰厚度。

3.5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与结构柱、墙连接处,必须按设计要求留置拉结筋,砌块端头与墙柱接缝处各涂刮厚度为5mm的砂浆粘结,挤紧密实,将挤出的砂浆刮平。

3.6墙体设拉结带,每0.5m高度预留两根φ6mm钢筋,平铺在灰缝内作为拉结。

3.7在砌筑前先将构造柱的位置弹出,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

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

砖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2根通长φ6水平拉结钢筋。

3.8当墙体高度大于3m时,应在墙体中部或门顶标高处设置一道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配筋带,其两端钢筋与柱或墙预留的拉结筋连接。

3.9砌块与门窗洞口连接,门窗采用后塞口,门窗洞口宜加抱框,增加墙体强度,便于安装门窗。

门洞上角过梁端部或其他可能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应加钉铅丝网,减少抹灰层裂缝。

3.10砌块与楼板(或梁底)连接,墙体到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背紧塞严。

当层数合适时,用立砖塞紧,不合层数时用小木楔塞紧,应先在砌块与楼板接触面抹粘接砂浆,用力挤严,每砌完一块用小木楔(600mm间距)在砌块上皮紧贴楼板底(或梁底)背紧,然后用干硬性砂浆捻实,若缝隙较大时采用干硬性豆石混凝土塞实。

4.质量标准4.1主控项目4.1.1砌块的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4.1.2砂浆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4.1.3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4.1.4检查试块试验报告,任意一组试块强度不小于设计强度的0.95。

4.1.5砌块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必须饱满,立缝砂浆必须填塞密实。

4.1.6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他部位应留斜槎。

4.2一般项目4.2.1砌块接槎处砂浆应密实,砖缝平直,接槎部位水平厚度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4.2.2预埋拉结筋的数量、长度、弯钩、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4.2.3固定门、窗框的预埋木砖或铁件,应提前做好防腐处理,数量、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4.2.4允许偏差(mm)见下表5.2轻钢龙骨石膏板隔断本工程的隔断主要为轻钢龙骨石膏板隔断,面积约2930平米。

1材料要求1.1各类龙骨、,配件和罩面板材料以及胶粘剂的材质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当装饰材料进场检验,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及室内环保污染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时,严禁使用。

人造板必须有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

如人造板面积大于500m2 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应对不同产品分别进行复检。

如使用水性胶粘剂必须有TVOC 和甲醛检测报告。

1)轻钢龙骨主件:沿顶龙骨、沿地龙骨、加强龙骨、竖向龙骨、横撑龙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的标准。

2)轻钢骨架配件:支撑卡、卡托、角托、连接件、固定件、护墙龙骨和压条等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3)紧固材料:拉锚钉、膨胀螺栓、镀锌自攻螺丝、木螺丝和粘贴嵌缝材,应符合设计要求。

4)罩面板应表面平整、边缘整齐、不应有污垢、裂纹、缺角、翘曲、起皮、色差、图案不完整的缺陷。

胶合板、木质纤维板不应脱胶、变色和腐朽。

1.2 填充隔声材料:岩棉应符合设计要求选用。

2作业条件2.1 轻钢骨架隔断工程施工前,应先安排外装,安装罩面板应待屋面、顶棚和墙体抹灰完成后进行。

基底含水率已达到装饰要求,一般应小于8%~12%以下。

并经有关单位、部门验收合格。

办理完工种交接手续。

如设计有地枕时,地枕应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在上面进行隔墙龙骨安装。

2.2 安装各种系统的管、线盒弹线及其他准备工作已到位。

3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弹线→安装低垅→安装天地龙骨→安装竖向龙骨→安装横向龙骨→安装系统管线→安装横向卡档→安装门洞口→安装一侧罩面板→安装隔音→安装另一面罩面板3.2 弹线地垅在基体上弹出水平线和竖向垂直线,以控制隔断龙骨安装的位置、龙骨的平直度和固定点。

混凝土导墙施工将地面凿毛、清扫并洒水湿润后做现浇混凝土墙垫。

按已弹隔墙线支模板浇筑 C20 细石混凝土。

墙垫两侧要垂直,表面抹平且标高一致。

强度达到 10MPa以上安装龙骨,厚度一般为 100mm。

3.3 隔断龙骨的安装3.3.1沿弹线位置固定沿顶和沿地龙骨,各自交接后的龙骨,应保持平直。

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600mm,龙骨的端部必须固定牢固。

边框龙骨与基体之间,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密封条。

3.3.2 当选用支撑卡系列龙骨时,应先将支撑卡安装在竖向龙骨的开口上,卡距为400~600mm,距龙骨两端的为20~25mm。

3.3.3 选用通贯系列龙骨时,高度低于3m 的隔墙安装一道;3~5m 时安装两道;5m 以上时安装三道。

3.3.4 门窗或特殊节点处,应使用附加龙骨,加强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3.3.5 隔断的下端如用木踢脚板覆盖,隔断的罩面板下端应离地面20~30mm;如用大理石、水磨石踢脚时,罩面板下端应与踢脚板上扣齐平,接缝要严密。

3.4 石膏板安装3.4.1 安装石膏板前,应对预埋隔断中的管道和附于墙内的设备采取局部加强措施。

3.4.2 石膏板应竖向铺设,长边接缝应落在竖向龙骨上。

3.4.3 双面石膏罩面板安装,应与龙骨一侧的内外两层石膏板错缝排列接缝不应落在同一根龙骨上;需要隔声、保温、防火的应根据设计要求在龙骨一侧安装好石膏罩面板后,进行隔声、保温、防火等材料的填充;一般采用玻璃丝棉或30~100mm 岩棉板进行隔声、防火处理;采用50~100mm 苯板进行保温处理。

再封闭另一侧的板。

3.4.4 石膏板应采用自攻螺钉固定。

周边螺钉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中间部分螺钉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螺钉与板边缘的距离应为10~16mm。

3.4.5 安装石膏板时,应从板的中部开始向板的四边固定。

钉头略埋入板内,但不得损坏纸面;钉眼应用石膏腻子抹平。

3.4.6 石膏板应按框格尺寸裁割准确;就位时应与框格靠紧,阻不得强压。

3.4.7 隔墙端部的石膏板与周围的墙或柱应留有3mm 的槽口。

施铺罩面板时,应先在槽口处加注嵌缝膏,然后铺板并挤压嵌缝膏使面板与邻近表层接触紧密。

3.4.8 在丁字型或十字型相接处,如为阴角应用腻子嵌满,贴上接缝带,如为阳角应做护角。

3.4.9 石膏板的接缝,一般应3~6mm 缝,必须坡口与坡口相接。

3.5 胶合板和纤维复合板安装3.5.1 安装胶合板的基体表面,应用油毡、釉质防潮时,应铺设平整,搭接严密,不得有皱折、裂缝和透孔等。

3.5.2 胶合板如用钉子固定,钉距为80~150mm,宜采用直钉或门型钉固定。

需要隔声、保温、防火的隔墙,应根据设计要求,在龙骨一侧安装好胶合板罩面板后,进行隔声、保温、防火等材料的填充;一般采用玻璃丝棉或30~lOOmm 岩棉板进行隔声、防火处理;采用50~lOOmm 苯板进行保温处理。

再封闭另一侧的罩面板。

3.5.3 胶合板如涂刷清油等涂料时,相邻板面的木纹和颜色应近似。

3.5.4 墙面用胶合板、纤维板装饰时,阳角处宜做护角。

3.5.5 胶合板、纤维板用木压条固定时,钉距不应大于200mm,钉帽应打扁,并钉入木压条0.5~lmm,钉眼用油性腻子抹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