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论文

浅析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论文

浅析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暨“爸爸去哪儿”的教育启示论文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课题组组长:高二(9)班周一迪课题组成员:杨心怡 姜心悦 金自宁 黄洁指导老师: 解 颖目录一、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02 二、研究目标 Research objectives ……………………………… 03 三、研究过程Research process (04)四、研究总结 Research Conclusion (14)五、研究后记 Research Postscript .......................................16 ①调查趣事Investigation of fun .................................... 16 ②组长感悟Leader sentiment ....................................... 19 ③组员感悟Crew sentiment .......................................... 19 ④特别鸣谢Special thanks to ....................................... 20 ⑤参考文献References (21)六、指导老师指导意见Guidance teacher's Directive opinion ………………………22 仅以此篇论文致: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与孩子,以及十年后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

一、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①父爱“缺席”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

和父母,特别是父亲常年分离,很多城市里的父亲也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将教养孩子的责任几乎完全推给了母亲。

开家长会时,到场的大多是妈妈,连周末陪孩子辗转于课外班的,也是妈妈。

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了这个家庭的颓其一角,习惯了在妈妈以及奶奶、外婆的教养下长大。

“爸爸”这个神秘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

②我国高中生的父教缺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从一个侧面显示父教缺失带来的严峻性:在高中生的首选倾诉对象中,中国父亲的排名是四个国家中最低的,父亲甚至排在了网友之后。

③《爸爸去哪儿》引深思近来,一档名为“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火爆,将父爱“缺席”这个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

收视率不断刷新的背后,是人们对亲情的呼唤、对父爱的追问。

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明星父子的真人秀,更有对回归家庭的祈愿。

二、研究目标Research objectives现代化步履匆匆,不知何时起,亲情相守竟成奢望。

干不完的工作,奔不完的前程,我们走的太快,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作为高中生,我们呼吁的是更多的父爱,期待的是更多与父亲倾诉的时间。

借此研究,我们希望能代表所有孩子们对父亲真诚地道上:“爸爸,孩子们需要你!请放慢脚步,给亲情更多时间,再好的前程,也抵不过亲情相守。

莫让孩子成长留缺憾,莫让白发待养空余恨。

放慢些脚步吧,有幸福的家庭,才有幸福的中国!”三、研究过程Research process①研究对象:4~6岁儿童地点:东昌幼儿园调查形式:在与孩子们一同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交流,与老师交流负责人:姜心悦金自宁统计结果:在组员与幼儿园老师的交流后得知,一般开亲子活动时来的都是母亲,平时接送孩子的任务也大多落在母亲身上。

孩子们也在一同游戏的过程中说在家都是妈妈陪着自己。

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了在妈妈以及奶奶、外婆的教养下长大。

“爸爸”这个神秘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

②研究对象:7~12岁青少年地点:昌邑小学调查形式:与同学们一起交流“爸爸去哪儿”,并进行问卷调查负责人:杨心怡周一迪浅析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调查问卷(小学版)近来,一档名为“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火爆,将父爱“缺席”这个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

1、对于以下五种父亲教育方式你更倾向于哪一种()A、林志颖:鼓励型,相信“三岁定一生”的思想,认为小孩做错事时要即时教育。

B、田亮:传统型,不会表达不会哄,希望孩子从小就独立C、郭涛:散养型,跟孩子的交流随意,把儿子当成独立的小大人对待。

D、张亮:哥们型,和孩子做哥们儿,能放下身段,使用“够意思”“谢谢你的肯定”“对不起”等体现平等的词。

E、王岳伦:弱势型,父母的一方过于强势,导致另一方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大。

2、平时,你和父亲在一起聊天的机会多吗?A、不喜欢和他们聊天,他们很霸道B、经常聊天,我有什么需要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我C、不聊天,我们几乎没有共同语言D、他们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和我聊天3、你以前考试成绩不佳时,父亲什么反应?A强行给我送到补习班B他会耐心询问,认为这样是有原因的C会骂我甚至打我D父亲基本不关心我的成绩4、平心而论,你觉得你父亲在你的成长中有哪些作用?谢谢你的参与,祝期末取得好成绩!1.在对昌邑小学的问卷调查中,我们选择了调查结果最明显的问题“平时,你和父亲在一起聊天的机会多吗?”进行了饼图分析。

分析:分析:其实从将近60%的学生都选择了经常与父亲聊天可以看出大家还是很乐意与父亲交流的。

但我们也发现其实如果父亲经常忙于工作,那么孩子与他的共同语言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便会不喜欢再和父亲一起交流。

这一点为如今的父亲们敲响了警钟,他们总担心着与孩子代沟会越来越大,但却不知道代沟是因何而来?2.小学生们对于“平心而论,你觉得你父亲在你的成长中有哪些作用?”的回答。

分析:在7~12岁青少年眼中,爸爸可以教他们题目,可以哄他们开心,可以在他们失落时给予鼓励,也可以在他们犯错时正确指出。

在孩子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最闪亮的童年,也看到了爸爸的无微不至。

③研究对象:12~16岁青少年地点:建平西校调查形式:与同学们一起交流“爸爸去哪儿”,并进行问卷调查负责人:杨心怡周一迪浅析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调查问卷(初中版)近来,一档名为“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火爆,将父爱“缺席”这个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

1、对于以下五种父亲教育方式你更倾向于哪一种()A、林志颖:鼓励型,相信“三岁定一生”的思想,认为小孩做错事时要即时教育。

B、田亮:传统型,不会表达不会哄,希望孩子从小就独立C、郭涛:散养型,跟孩子的交流随意,把儿子当成独立的小大人对待。

D、张亮:哥们型,和孩子做哥们儿,能放下身段,使用“够意思”“谢谢你的肯定”“对不起”等体现平等的词。

E、王岳伦:弱势型,父母的一方过于强势,导致另一方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大。

2、平时,你和父亲在一起聊天的机会多吗?A、不喜欢和他们聊天,他们很霸道B、经常聊天,我有什么需要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我C、不聊天,我们几乎没有共同语言D、他们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和我聊天3、你以前考试成绩不佳时,父亲什么反应?A强行给我送到补习班B他会耐心询问,认为这样是有原因的C会骂我甚至打我D父亲基本不关心我的成绩4. 你最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在对建平西校的问卷调查中,我们选择了调查结果最明显的问题进行了饼图分析。

1、对于以下五种父亲教育方式你更倾向于哪一种?分析:建平西校的同学似乎更倾向于“鼓励型,“三岁定一生”的思想,认为小孩做错事时要即时教育”的教育方式。

2、你以前考试成绩不佳时,父亲什么反应?、你以前考试成绩不佳时,父亲什么反应?分析:当看到百分之八十的父亲都会耐心询问,认为这样是有原因的,我们表示十分欣慰。

但是也希望那些不关注孩子成绩的父亲能够多给予孩子一些关心。

3.建平西校同学们最想对父亲说的话。

3.建平西校同学最想对父亲说的话。

分析:平日我们羞于说出口的“爸爸,我爱你!”,“爸爸,您辛苦了!您真棒!”此刻却都跃然纸上。

组员们也不禁感慨,其实有些爱说出来更好。

那一句“爸爸,多点时间陪我!”更让我们感到心酸。

何时我们的父亲能够抽出多一点时间陪孩子,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听听他们说出那句“爸爸,我爱你!”。

④研究对象:16~19岁青少年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调查形式:与同学们一起交流“爸爸去哪儿”,并进行问卷调查负责人:金自宁黄洁姜心悦分析:1.与小学生、初中生倾向于林志颖、田亮的教育方式不同,在高中生眼中张亮的“哥们型”教育方式更受青睐。

大家认为平等,互相理解是家长与孩子最好的相处模式。

2.面对考试成绩不佳时父亲的反应,大家都选择了“会耐心询问,认为这样是有原因的”。

不过也有不少同学坦言“我爸从来都不会关心我的考试成绩啊。

”⑤研究对象:青少年家长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调查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负责人:全体组员* 我们特意在家长会这天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也邀请了我们的班主任付老师做了问卷调查。

浅析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长版)东昌中学高二九班调查问卷请先填写您的性别:()近来,一档名为“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火爆,将父爱“缺席”这个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

1、对于以下五种父亲教育方式您更倾向于哪一种()A、林志颖:鼓励型,慢慢引导孩子,给与他信心B、田亮:传统型,不会表达不会哄,希望孩子从小就独立C、郭涛:严厉型,孩子一犯错就会板起脸,即时教育他D、张亮:哥们型,和孩子做哥们儿,能放下身段,使用“够意思”等体现平等的词2、您的孩子和父亲在一起聊天的机会多吗?A、孩子不喜欢和父亲聊天B、经常聊天,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同父亲讲C、不聊天,几乎没有共同语言D、孩子父亲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聊天3、在您的家庭中,是父亲还是母亲花在孩子身上的心思更多?4.平心而论,您觉得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有哪些作用?5.您最想对您的孩子说些什么?分析:1.高二9班共29人,实到29名家长。

其中10位是父亲,其余皆为母亲。

2.与孩子们所倾向的“哥们式”教育方式不同,几乎全部的家长都倾向于鼓励型的教育方式。

但不少家长坦言自己其实很难做到鼓励型的教育方式。

3.无论来的是父亲或母亲,在“在您的家庭中,是父亲还是母亲花在孩子身上的心思更多?”问题中大多数家长回答的是母亲。

仅有寥寥几位回答了各一半。

4.家长觉得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作用主要有学习榜样,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教会其独立等等。

5.家长对于“您最想对您的孩子说些什么?”的回答。

分析:家长对于孩子想说的话其实就是对他们的期望。

其中一位父亲这样写道“其实她就是我的全部。

”父母的用心良苦,我们其实早已了然,我们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四、研究总结Research Conclusion不知不觉,为期8个月的研究性课题即将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