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资金投入绩效指标

高校资金投入绩效指标

(15)学校融资收入占银行存款平均余额的比重
反映高校盘活金融资金存量,积极组织融资活动的成果,是衡量学校财务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志。
(16)学校其他对外投资收益率
反映高校年度全部金融资产投资活动的效率。它是高校积极盘活金融资金,努力组织投资活动的成果,指标值越高,投资收益越好。
(二)资金投入绩效指标
(18)对校办产业投资收益率
对校办产业投资收益率越高,说明投资收益越好。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小于1。
(19)校办产业资本金利润率
该指标说明校办产业资产所有者的获利水平。一般来说,这一指标越高越好。
(20)校办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所有者权益是校办产业所有者对产业资产的权益,是校办企业的净资产形态。校办产业的资本保全和增值,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有条件下,考核这一指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全和增值,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3)学生生均设备费
学校要想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加大对学校设备的投入,故本指标越大越好
(4)教职工人均获取经费额
从平均量上说明教职工的事业发展能力,说明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相应地人均获取经费的能力越强。
(5)教学活动收入年增长率
从动态角度反映学校在教学活动方面、自筹资金方面的努力程度和状况,在横向上或与其他院校相比较,可以反映学校教学活动的创收状况和财务管理水平。
(6)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
在学校的全部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比例越高,公用经费比例就越低,真正用于事业发展的的部分就越少。这一指标越低越好。
(二)资金投入绩效指标
2.科研绩效
(7)教师人均科研经费
反映学校科研能力和规模,也反映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与学校财务良性循环有较大关联
(8)科研活动收入年增长率
科研活动经费包括科研经费拨款和科研事业收入,这一指标可以说明学校年度科研事业的增长状况。科研经费一般可按来源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纵向经费的增长反映从各级政府或上级获取经费的状况;横向经费来源渠道则说明了高校参与社会经济建设,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这是高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说明高校利用其科技力量服务于社会方面的能力。
3.自筹能力
(11)学校自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学校自筹经费收入反映了高校多渠道集资办学的规模和效益,主要包括学费收入、教学服务收入、科研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校办产业收入、投资收益,以及奖教金、奖学金等捐赠和赞助收入。
该指标反映学校对国家的依赖程度、学校自我筹措资金的能力以及努力程度。这一指标越大,说明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越强。
5.产业绩效
(17)校产上交及经营收益年增长率
校产净上交学校数是指校办产业以费用(含管理费)、税收、利润等形式上交给学校的全部金额,是学校实际可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可支配数。经营收益则反映学校从事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益。将上述两个方面的指标合计,与以往的同一指标相比,可以反映时间上的动态变化,说明学校产业和经营事业的发展对学校事业的支持情况,是衡量产业和经营活动的发展效益的重要考核指标。
(12)学校自筹经费年增长率
从动态角度反映了学校在自筹资金方面的努力程度和状况,在横向上与其他院校相比较,可以反映学校在自筹经费方面的经营状况和账务管理水平。
(13)自筹基建经费占基建经费的比重
反映学校自筹基建经费的能力。
4.资产绩效
(14)固定资产年增长率
反映学校的资产增长速度。资金规模相当的学校,资产的年增长率高,说明教学、科研的硬件条件有较好改善,财务支出结构较优,效果好,有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科研经费增长率包含横向与纵向科研经费两部分。分析科研经费的年度增长比例,可以反映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加强账务管理,放活科研政策,积极组织队伍,千方百计筹措科研资金的努力程度。
(9)科技人员人均发表论文、成果和获奖数
反映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10)科技人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
该指标反映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
高等学校预算执行审计评价指标—资金投入绩效指标
(二)资金投入绩效指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教学绩效
(1)师生比
说明高校的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间接反映办学效率。师生比越高,说明学校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办学效益越好。
(2)生均事业费支出
学校层次越高,实力越强,培养学生所需的经费就越多。但在同等条件下,忽略学生培养质量上的差异不计,生均培养经费越少,反映学校的办学成本越低,提高办学效益的状况越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