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一)从属性(合法性) 1、行政行为的实施要有法律依据。(服从法律、
接受法律监督) 2、必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实施。(如,
行政处罚,发现违法行为立即处罚) 3、任何违法、越权行为都是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二)服务性(公众服务性)
第七章 行政行为概述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第七章 行政行为概述
本章节将讲述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分 类、内容、形式,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合法要件,以及效力规则、瑕疵行为的效 力后果等。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下列哪些行为是行政行为: 1、公务员进超市购物 否 2、行政机关向公民王某或组织租借办公用房 否 3、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处罚 是
4、税务局减免某企业的增值税 是 5、地震局发布地震预报 否 6、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 否 7、公安局对内部民警进行处分的行为
严格意义上,是内部行政行为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 类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具有行政权能的组织通过一定的意
思表示,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所实施的、 能够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即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的活动,行使行政职 权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行政行为具有三要素:主体、职权、影响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三、行政行为的分类 (一)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 (二)内部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 (三)羁束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四)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五)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 (六)附条件的行政行为&不附条件的行政行为 (七)授益行政行为&负担行政行为 (八)要式行政行为&不要式行政行为 (九)作为行政行为&不作为行政行为 (十)平时行政行为&紧急行政行为 (十一)共同行政行为&非共同行政行为 (十二)终局行政行为&非终局行政行为 (十三)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 (十四)自为行政行为第、七章授行政权行为行概述政行为、受委托行政行为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五)无偿性 行政行为主体在提供公共服务或要求相对人履行
义务时,都不适用民法上的等价有偿原则。(行 政合同除外) 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求, 满足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从事的管理服务活动。对 于管理的经费,通过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税收 的形式上缴给了国家,公民无偿地承受了公共负 担,接受行政主体的公共服务也是无偿的。
抽象行政行为不能起诉,具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例:下列哪些是抽象行政行为的成果?
BD
A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B 国务院《电信条例》
C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司法解释)
D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二)内部行政行为&外部行政行为 (是否与行 政主体具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一)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 (针对的相对人是否特定)
抽象行政行为:具有行政权能的组织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所作的 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 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如,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 政府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具体行政行为:具有行政权能的组织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适用行 政法规范所作的,只对该特定行政相对人具有约束力的行政行为。具 体行政行为直接对特定对象的权利义务发生影响,如,行政处罚、行 政征收、行政许可。
其中包涵着职权的应用。 如,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或租用办公用
房,并没有运用行政职权,故不是行政行 为。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3、法律要素(影响) 行政行为应当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即
对他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 有些行政行为不具有法律意义,如气象预
报、发布统计数字、地震局发布地震预报 等行为。这类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如,行政主体对其公务员的奖惩、 任免、调动等
外部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 强制等。
针对外部行政行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申 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内部行政争议有特 殊途径解决(申诉、控告、仲裁),不能起诉, 不能复议。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三)羁束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针对具体行 政行为的分类,以作出行政行为时行政规范约束的程度的 不同为标准)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1、主体要素 是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是行政主体或
公务员或依法委托其他组织,均不影响行政行为 的性质。 行政主体委托其他组织行使的行为,是行政行为 法定授权(行政授权)而行使的行为,是行政行 为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2、职权要素 行政行为应当是运用行政职权所谓的行为,
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控权论的观点,认为 行政行为不是命令、管理行为,而是一种 公众服务行为。
如,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体 现典型的服务特性;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是对社会违法行为 的纠正方式,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也体现了公众服务性。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三)单方性(体现行政主体的单方意志,如,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等体现明显的单方性)
1、行政行为的单方性以执法性为前提。行政行为必须以 合法性为前提,依法作出,不可任意而为。
2、行政行为有依职权、依申请之分,都具有单方性。依 申请的行政行为虽然是应当事人的申请而启动,但当事人 没有决定权,是否许可还要看行政机关的单方意志。
3、行政合同。行政合同以行政主体和相对人的双方合意 为成立要件,这只是行政行为的一种例外。尽管是例外, 也还任然存在着明显的行政主体单方意志。
如,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土地管理部门为有效充分利用土 地资源与用地人签订的合同。
第七章行政行为概述
(四)强制性 (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活 动,行政相对人必须服从和配合,若不服 从,强制执行)
1、行政行为的执行,以强制性为后盾。 2、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
的活动。法律的强制性体现了行政机关的 强制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