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学》复习题(1)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劳动关系的称谓中,劳雇关系又称为( B ) P4 (201010)A.劳资关系B.雇佣关系C.劳使关系D.劳工关系2. 在劳动关系内涵中,劳使关系的称谓源自(B)P4(201101)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3.在劳动关系内涵中,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源自( A) P4 (201110)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4. 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叫做( C ) P8 (201201)A.合作 B.冲突 C.力量 D.权力5.西方研究劳动关系的学者认为,无论是否接受剥削的论点,对利润的追求都意味着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存在着冲突,这种冲突根源属于( B)P18A.异化的合法化B.客观的利益差异C.雇佣关系的性质D.劳动合同的性质6.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少数人所有,雇主变得越来越富,而劳动者却度日维艰,愤恨也随之产生。
从冲突与合作原理来看,这一状况的背景根源是( A ) P21 (201201)A.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B.劳动力市场状况 C.工作场所不公平 D.工作本身的属性7.某外商独资企业在开工之初员工大都是从事手工或半机械生产。
后来,由于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实行大型机器生产,使员工深感技术要求高,工作压力大,普遍不能适应,导致员工与企业管理方之间关系紧张。
根据冲突与合作原理,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D )P26 (201110)A.文化因素 B.宏观经济环境 C.政府政策及实践 D.“客观”工作环境8.在2009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该国某大型企业面临破产,大量工人失业,很多在岗工人对企业缺乏信心,工作松懈,工作态度不如以前,工作满意度降低,结果该企业不久后倒闭。
从冲突与合作原理来看,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D ) P26(201010)A.文化因素B.“客观”工作环境C.管理政策和实践D.宏观经济环境9.在以下理论学派中,按照政治趋向从“右翼”(保守)到“左翼”(激进)的顺序排列第一位的是(A)A.新保守派B.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D.激进学派P35(200810)10.在奉行新保守派思想的国家中,劳动关系理论模式最为典型的是(A)P39(201210)A.美国 B.加拿大 C.爱尔兰 D.英国11.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的学派被称为( B )P40(201001)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9、12.持“雇员与企业利益基本一致,劳资之间冲突的原因,在于雇员认为自己始终处于被管理的从属地位,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是雇员产生不满的根源”此种观点的是( B ) P40 (201201)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13.以“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为核心假设的学派是( C) P43(200710、200910)A.新保守派B.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D.激进学派14.十分关注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并提出了“结构不公平”理论的学派是(C) A.正统多元论学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自由改革主义学派 D.激进派P44 15.认为其他学派提出的“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的学派是(D )P46(200801、200901)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派16.国际上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五大学派”,有学派认为,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持这种观点的是(D)A.新保守学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派P4617.持“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观点的是( B )A.新保守派 B.激进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管理主义学派P47 (201110)18.强调资方的管理权威,要求雇员忠诚于企业的价值观,这是( B ) P48(201010)A.多元论的观点B.一元论的观点C.新保守派的观点D.激进学派的观点19. 在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理论中,认为组织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复杂、紧张,必须对不同要求和主张进行控制的联合体”,这是(C) P49(201101)A.一元论的观点B.激进学派的观点C.多元论的观点D.管理主义学派的观点20.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 ) P61(201010)A.产业革命B.手工业革命C.科技革命D.生产方式革命21. 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D ) P63(201101)A.稳定的劳动关系B.政府干预劳动关系C.国家支持建立工会D.雇主对工人的残酷剥削22.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 ) P63(201001)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 B.政府立法规范劳动关系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 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23.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英国通过的并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 D )A.《结社法》 B.《夏勃里埃法》 C.《瓦格纳法》 D.《学徒健康与道德法》P63(200701)24. 下列属于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特点的是(C) P64(200810)A.政府规范劳资关系B.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C.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D.劳动关系的法制化25. 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的背景是(D)P65(201101)A.产业革命B.手工业革命C.第一次技术革命D.第二次技术革命26.以弗雷德里克·泰勒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其目标是( A ) P66(201010)A.提高生产率B.提高商品价值C.改善劳动关系D.促进生产方式革命27.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产生于(B)P67(201210)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瑞士28.下列属于管理时代劳动关系主要特点的是( A ) P68(201110)A.雇主改进管理 B.冲突和斗争分散 C.严令禁止组织工会 D.市场自发调节劳动关系29.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C ) P68(200901)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B.政府立法规范劳动关系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30.冲突制度化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C )P68 (201110)A.两次科技革命B.两次社会大分工C.两次世界大战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革命31.在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制度向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转变的法律是( B)P69(201301)A.《产业复兴法》B.《社会保障法》C.《瓦格纳法》D.《企业主和工人法》32.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人是( B ) P69(201001、201210)A.弗雷德里克·泰勒 B.雨果·芒斯特博格 C.哈罗德·孔茨 D.埃尔顿·梅奥33.社会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P70(200910)A.弗雷德里克·泰勒B.雨果·芒斯特博格C.哈罗德·孔茨D.切斯特·巴纳德34.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在正式组织内尽力维护好一个协作系统的理论是(B)P70 A.工业心理学理论 B.社会系统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 D.决策过程理论35.下列属于冲突的制度化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的是(C)P71A.政府不干涉B.集体谈判制度建立C.三方性原则出现D.劳动关系实现制度化、法制化36.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中,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C)P73A.约翰·莫尔斯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彼得·德鲁克 D.埃尔顿·梅奥37.认为目标管理是综合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实现工作和人完美结合的学派是( A)A.经验主义学派B.经理角色学派C.权变理论学派D.激进学派P7338.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 P73(200901)A.弗雷德里克·泰勒和哈罗德·孔茨B.亨利·明茨伯格和乔兰C.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西D.埃尔顿·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39.主张经理通过与下属共享信息、有意识地克服工作的表面性以及处理好对组织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的关系,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是( B ) P73 (201201)A.经验主义学派 B.经理角色学派 C.权变理论学派 D.管理学派40.下列选项中,属于成熟劳动关系特点的是( A ) P75 (201201)A.劳资矛盾趋于缓和 B.冲突和斗争分散 C.政府不干涉 D.集体谈判制度建立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41.劳动关系的本质主要表现为( ABCE ) P7(201010)A.合作B.冲突C.权力D.控制E.力量42. 在劳资关系中,对劳动者来说,冲突的形式主要有(ABCE)P7(201101)A.罢工B.旷工C.怠工D.惩罚E.辞职43.在劳资关系中,对资方而言,冲突的形式主要有( BCE ) P7 (201110)A.罢工 B.解雇 C.惩罚D.抵制 E.关闭工厂44.集体劳动关系的特点主要有( AE ) P13 (201201)A.独立自主性 B.经济从属性 C.人格从属性 D.劳动的被迫性 E.明确的团体利益意识45.在劳动关系理论中,新保守派的特征体现在( A B E ) P38-39A.主要关注效率最大化 B.以劳动市场为研究领域 C.主要关注雇员忠诚度的最大化D.以管理政策与实践为研究领域 E.强调减少工会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46.管理主义学派的典型模式包括(BC)P41(200801)A.德国模式 B.日本模式 C.英国模式 D.瑞典模式 E.前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制度47.正统多元论学派对劳动关系理论主要研究了( ACD )P42(201301)A.劳动法律B.市场力量C.工会D.集体谈判制度E.企业对员工的管理策略48.在劳动关系理论中,体现正统多元论学派特征的是( AD ) P42A.关注均衡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B.以管理政策与实践为研究领域C.增加政府干预和增强劳动法改革 D.以工会、劳动法和集体谈判为研究领域E.推进进步的管理实践,增强劳资双方的合作49.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实施正统多元论学派政策的国家中,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A)A.德国B.英国C.日本D.美国P43 (201301)50.德国作为实施正统多元论学派的国家,其劳动关系的特色有( ABCDE ) P43 (201201)A.强势劳动法 B.雇员参与制度C.工作委员会制度 D.政府为工会提供信息 E.咨询服务和共同决策权51.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理论将经济部门划分成“核心”和“周边”部门,与“周边”部门相比较,“核心”部门具有的特点有( CE ) P44(201010)A.企业生产的规模较小B.工作岗位相对“不稳定”C.采用更进步的管理方式D.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E.能够为雇员提供更优厚的劳动条件52.台湾学者黄越钦在其《劳动法新论》中,将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模式归纳为四类,它们分别是(ABCD )P52-54(200610、200810)A.斗争模式B.多元放任模式C.协约自治模式D.统合模式E.经营者模式53.下列实施“协约自治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有(ABD) P53-54(201210)A.德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E.美国54.在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中,实行工会与企业利益并存的二元架构劳资制衡模式的国家是(AD)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奥地利 E.美国P54(200701)55.在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中,统合模式具体划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ABC)P54A.社会统合模式B.经营者统合模式C.国家统合模式D.协约自治模式E.多元放任模式56.社会统合模式的特征有(ABCE)P55(201101)A.劳资双方的关系以整个社会为背景B.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存在于社会阶层C.劳工对其他劳动阶层的忠诚高于本身的产业D.劳工对本身产业的忠诚高于对其他劳动阶层E.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具有很强大的力量57.在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劳动关系的模式中,协约自治模式的特点有(ACD)A.以正统多元论学派理论为基础 B.秉承新古典学派劳动关系理论P57 (201110)C.以协约自治原则处理劳资事务 D.主张劳资双方通过谈判取得均衡与和谐E.认为市场是决定就业状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58.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的特点是(ABCD )P68A.政府出台立法 B.雇主改进管理 C.工人形成了工会组织D.集体谈判制度建立 E.三方原则等制度建立59.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关系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ABCE ) P81(201010)A.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B.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一体性C.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行政性D.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E.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60.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变化表现为( ABCDE ) P81-82 (201101)A.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B.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并存C.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配置机制同时对劳动关系发生作用D.劳动关系调整还存在着法律规范不健全的问题E.劳动争议大幅上升,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61.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劳动关系( ABCE )P82-83(201110)A.规范的法制化 B.形成的合同化 C.运行的市场化D.调节的行政化 E.主体利益明晰化6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型劳动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包括( ABCE ) P83 (201201、201301) A.主体明晰 B.地位对等 C.平等竞争 D.统包统配 E.利益多元6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总趋势表现为( ABCD )A.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 B.劳动关系形成的合同化P82-84(200810、201001)C.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 D.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 E.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6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形成的合同化表现为( AD )P83(201210)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的方式来实现B.政府与劳动者签订集体合同 C.政府与用人单位以合同方式规范利益D.由工会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关系的一些标准或其他事项签订集体合同E.国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集体合同三、名词解释题65.劳动:劳动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