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D038H系列直流电源常见故障
1、故障分析
系统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结构设计,局部的或单元的故障一般不会扩散。
并且由于工程上采用了冗余设计,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
系统故障分为一般性故障和紧急故障。
一般性故障指不会影响系统安全的故障,包括交流防雷器损坏、单元充电模块无输出等;而监控模块损坏,交流采样或配电监控损坏,通信中断,绝缘下降等影响到系统管理的故障则属于紧急故障。
由于系统具备告警功能,所有告警并不代表系统发生故障。
以下告警为正常状态;交流输入过欠压造成充电模块保护、电池欠压告警、交流停电告警等。
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管理,监控模块能提供故障保护信息储存功能,当系统故障发生时,应充分利用监控模块提供的历史告警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减少故障处理的时间。
1、1 模块常见故障
1、充电模块间均流不还,是指同母线工作的充电模块输出电流差异较大。
检查均流连线,主要是充电模块后机架上固定的模块信号转接板上上通信/均流电缆是否插好,或通信/均流电缆中没有连接均流线,只是普通的通信线。
2、充电模块通信故障,主要原因如表;
3、指示灯;当模块加电正常工作后,绿灯电源指示灯点亮;当出现故障时,一般情况下是充电模块已经损坏的情况下,红色故障指示灯点亮,此外,当模块出现不可恢复的保护动作时,如模块输出过压锁
死,故障指示灯点亮,这时必须给充电模块重新开机才能恢复;当模块出现一般的保护性动作时,比如模块输入电压过高、过低、缺相、温度过高等,黄色故障指示灯点亮。
此类保护是可以恢复的几即当保护条件不满足时,保护动作自动撤除。
1、2配电监控常见故障
1、通讯失败;
配电监控盒内拨码开关的1、2、3、4、5位为地址位,具体设置可参考配电监控地址和通信口的选择;
拨码开关的6、7位空闲
拨码开关的8位是选择位,在电力电源系统中应拨到“OFF”的位置。
注意;
配电监控CPU板仅上电时读地址拨码开关,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不再读开关状态。
因此,将地址拨码开关拨正确后,系统要重新上电。
2、采集的信号不对
主要原因;
说明;在监控模块的液晶显示界面中,只对电流系数进行设置,而对电压系数不作动态改变,由程序内部设定。
以下是现用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
霍尔电流传感器;
输入:0-100A;输出:0-4V(此时传感器系数为100,如果用户使用其他型号。
要设置对应的传感器系数)
直流电压采样盒:
输入:0-350V;输出:4V(对应输入220V)
注意:
如果采集的信号不准,可调节电位器VR1、VR2,VR1对应第一路采样电压调节,VR2对应第二路采样电压的调节,逆时针增大,顺时针减小。
1、3系统监控显示电压与母线实际电压相差超过1V
现象:i系统空载时,监控显示母线电压正确:当系统有负载输出时,监控显示电压与母线实际电压相差超过1V。
产生原因:直流电压采样盒输出线与模块输出线并排布置于同一线槽内,造成干扰耦合到信号线中。
解决办法:重新布置信号线和输出线,使其分别布置于不同的线槽内,保持一定的距离,切断干扰传输通道。
为避免由于信号线耦合干扰造成系统故障,布线时注意以下几方面:A、汇流铜排布置应靠近模块输出端,使模块输出线尽量短:正负输出线并排布置,使其包围的面积最小。
可以减少干扰信号产生。
B、信号输出线长度尽量短:可将正负信号线绞在一起或使用屏蔽双绞线;信号线应避免与功率线平行紧贴布置,避免布置于同一线槽内。
1、4其他常见故障分析
1、交流供电正常,监控模块显示交流停电告警
故障一般发生在交流信号采样板,测交流信号采样板上的熔丝,规格为250V/50mA.
发生原因:交流过压使熔丝过流烧断,采集不到交流信号。
2、交流输入电压正常,系统显示交流输入过压或欠压或缺相告警。
交流输入在正常范围内,三相平衡,当监控模块显示其过压或欠压或缺相告警。
产生原因:交流采样板A1M61S1板故障。
熔丝断或者连线松动。
3、直流输出电压正常,监控模块显示直流输出部分或电池欠压、过压,或者监控模块显示电压与母线电压不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
产生原因:直流电压采样盒故障或连线松动。
4、通信中断
通信中断指监控模块和配电监控板、充电模块之间通信连线不上,在监控模块中显示“通信故障”信息。
产生原因:通信硬件连接断路或连接不良,监控模块软件设置有误(监控模块软件设置和配电监控盒上、充电模块上的硬件设置不一致)。
5、直流馈电告警
直流馈电告警包括直流输出过、欠压、负载空开跳闸等故障。
产生原因:充电模块输出电压过压或欠压。
当控制母排输出电压不正常而合闸母排电压输出正常时,则由降压硅链引起。
如果负载空开未跳闸而监控模块显示空开跳闸,则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空开辅助触点故障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