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算法初步

第1章 算法初步

第一章 1.1 1.1.1
A级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面是解决问题的算法的是(A)
A.打开计算机需先插好电源,再打开显示器,打开主机
B.斜二测画法需将平行于x轴的线段,长度保持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变为的一半
C.求方程x2-1=0的解先移项
D.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解析]算法是方法与步骤,B与D仅陈述事件,C虽然是步骤,但并不能达到目的,也不是解这个方程的算法.
2.以下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描述算法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可用形式语言也可用其他语言
B.算法可以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只能解决当前问题
C.算法过程要一步一步执行,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混不清,而且经过有限步或无限步后能得出结果
D.算法要求按部就班地做,每一步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解析]算法可以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计算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算法过程要求一步一步执行,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只能有唯一结果,而且经过有限步后,必须有结果输出后终止,描述算法可以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如自然语言、框图语言及形式语言等.
3.使用计算机解题的步骤由以下哪几部分构成:
①寻找解题方法;②调试运行;③设计正确算法;④正确理解题意;⑤编写程序.
正确的顺序为(B)
A.④①③②⑤B.④①③⑤②
C.④③②①⑤D.④①②③⑤
[解析]根据题意知,应先进行④,然后是①,再就是③⑤,最后是②,故顺序为④①③⑤②.
4.下列描述不是解决问题的算法的是(C)
A.从中山到北京先坐汽车,再坐火车
B.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C .方程x 2-4x +3=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D .解不等式ax +3>0时,第一步移项,第二步讨论
[解析] A 选项:从中山到北京,先坐汽车,再坐火车,解决了怎样去的问题,所以A 是解决问题的算法;B 选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决了怎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所以B 是解决问题的算法;D 选项;解不等式ax +3>0时,第一步移项化为ax >-3,第二步讨论a 的符号,进而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出不等式的解集,解决了怎样求不等式解集的问题,所以D 是解决问题的算法.故选C .
5.一个算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x 的值. 第二步,计算y =x 2. 第三步,计算z =2y -log 2y . 第四步,输出z 的值.
若输入x 的值为-2,则输出z 的值为( D ) A .2 B .4 C .12
D .14
[解析] 第一步,输入x 的值为-2,第二步,计算得y =(-2)2=4;第三步,计算得z =24-log 24=16-2=14.
6.使用配方法解方程x 2-4x +3=0的算法的正确步骤是( B )
①配方得(x -2)2=1;②移项得x 2-4x =-3;③解得x =1或x =3;④开方得x -2=±1.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解析] 使用配方法的步骤应按移项、配方、开方、得解的顺序进行,故选B . 二、填空题
7.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设计计算三角形周长的算法如下: 第一步,输入a ,b . 第二步,计算c =a 2+b 2. 第三步,计算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输出L .
将算法补充完整,横线处应填__L =a +b +c __.
[解析] 根据“已知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计算三角形周长”的要求,可知三角形的周长L =a +b +c .
8.已知函数f (x )=⎩⎪⎨⎪

0(x >0)-5(x =0),
x 2+2(x <0),写出求f (f (f (3)))的值的算法时,下列步骤的正确顺序
是__③①②__.
①由f (0)=-5,得f (f (3))=-5;②由-5<0,
得f (-5)=25+2=27,即f (f (f (3)))=27; ③由3>0,得f (3)=0.
[解析] 按由里到外的顺序求值,即先求f (3),再求f (f (3)),最后求f (f (f (3))). 三、解答题
9.写出求过两点M (-2,-1)、N (2,3)的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的一个算法. [解析] 第一步,取x 1=-2,y 1=-1,x 2=2,y 2=3. 第二步:计算y -y 1y 2-y 1=x -x 1
x 2-x 1
.
第三步:在第二步结果中令x =0得到y 的值为m ,得直线与y 轴交点为(0,m ). 第四步:在第二步结果中令y =0得到x 的值为n ,得直线与x 轴交点为(n,0). 第五步:计算S =1
2|m |·|n |.
第六步:输出运算结果S .
B 级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1.给出下列算法:
第一步,输入正整数n (n >1).
第二步,判断n 是否等于2,若n =2,则输出n ;若n >2,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依次从2到n -1检验能不能整除n ,若不能整除n ,则执行第四步;若能整除n ,则执行第一步.
第四步,输出n .
则输出的n 的值是( C ) A .奇数 B .偶数 C .质数
D .合数
[解析] 根据算法可知n =2时,输出n 的值2;若n =3,输出n 的值3;若n =4,2能整除4,则重新输入n 的值…,故输出的n 的值为质数.
2.阅读下面的算法: 第一步,输入两个实数a ,b .
第二步:若a <b ,则交换a ,b 的值,否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输出a .
这个算法输出的是( A ) A .a ,b 中的较大数 B .a ,b 中的较小数 C .原来的a 的值
D .原来的b 的值
[解析] 第二步中,若a <b ,则交换a ,b 的值,那么a 是a ,b 中的较大数;否则a <b 不成立,即a ≥b ,那么a 也是a ,b 中的较大数.
3.小明中午放学回家自己煮面条吃,有下面几道工序:①洗锅盛水2 min ;②洗菜6 min ;③准备面条及佐料2 min ;④用锅把水烧开10 min ;⑤煮面条3 min.以上各道工序,除了④之
外,一次只能进行一道工序.小明要将面条煮好,最少要用的分钟数为( C )
A .13
B .14
C .15
D .23
[解析] ①洗锅盛水2 min 、②用锅把水烧开10 min(同时②洗菜6 min 、③准备面条及佐料2 min)、⑤煮面条3 min ,共为15 min.
4.如下算法: 第一步,输入x 的值.
第二步,若x ≥0,则y =x ;否则,y =x 2. 第三步,输出y 的值.
若输出y 的值是9,则x 的值是( D ) A .3 B .-3 C .3或-3
D . -3或9
[解析] 由题意可知,此算法是求分段函数y =⎩
⎪⎨⎪⎧
x (x ≥0)
x 2(x <0)中,y =9时,x 的值.当x ≥0
时,x =9;
当x <0时,x 2=9,∴x =-3,故选D . 二、填空题 5.给出下列算法: 第一步,输入x 的值.
第二步,当x >4时,计算y =x +2;否则执行下一步. 第三步,计算y =4-x . 第四步,输出y .
当输入x =0时,输出y =__2__.
[解析] 由于x =0>4不成立,故计算y =4-x =2,输出y =2.
6.“三分损益法”是中国古代采用数学运算研究乐律的方法,即确定音乐体系中各音的绝对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的乐律理论,相传春秋时期管仲所作的《管子·地员篇》对其已有明确记载,它奠定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的基础,其算法步骤如下,然后根据所给的条件填空.
1×34=9×9=81=宫;
81×4
3=108=徵(由宫益其三分之一而得);
__108×2
3__=__72__=商(由徵损其三分之一而得);
__72×4
3
__=__96__=羽(由商益其三分之一而得).
[解析] 按其规律,两行分别为108×23=72=商(由徵损其三分之一而得);72×4
3=96=
羽(由商益其三分之一而得).
三、解答题
7.设计一个算法,找出闭区间[20,25]上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 [解析] 第一步,用20除以3,余数不为0,故20不能被3整除; 第二步,用21除以3,余数为0,故21能被3整除; 第三步,用22除以3,余数不为0,故22不能被3整除; 第四步,用23除以3,余数不为0,故23不能被3整除; 第五步,用24除以3,余数为0,故24能被3整除; 第六步,用25除以3,余数不为0,故25不能被3整除; 第七步,指出在闭区间[20,25]上能被3整除的整数为21和24. 8.下面给出一个问题的算法: 第一步,输入x .
第二步,若x ≥4,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四步. 第三步,输出2x -1结束. 第四步,输出x 2-2x +3结束. 问:
(1)这个算法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当输入的x 的值为多少时,输出的数值最小?
[解析] (1)这个算法解决的问题是求分段函数y =⎩
⎪⎨⎪⎧
2x -1 (x ≥4)
x 2-2x +3 (x <4)的函数值的问题.
(2)本问的实质是求分段函数最小值的问题. 当x ≥4时,y =2x -1≥7;
当x <4时,y =x 2-2x +3=(x -1)2+2≥2. ∴函数最小值为2,当x =1时取到最小值. ∴当输入x 的值为1时,输出的数值最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