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鼻咽癌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 鼻咽癌的CT表现类型与颈淋巴结转移 和预后的初步研究 • 鼻咽癌CT影像与DNA倍体和P53蛋白表 达的相关性研究 • 鼻咽癌CT类型和放射治疗剂量与鼻咽 部预后的初步研究
鼻咽癌的CT表现类型与颈淋巴结 转移和预后的初步研究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李恒国 医学博士 教授
讨论
• 有完整3年追踪资料者64例中,异常者Ⅰ型 3例、Ⅱ型16例、Ⅲ型9例,分别占23.08%、 51.61%、45.00% • 经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Ⅰ型与Ⅱ型之 间P=0.006<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其余各型之间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 异
讨论
• 鼻咽局部复发者,Ⅰ型0例、Ⅱ型11例、Ⅲ 型6例,分别占0、35.48%、30.00% • 经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Ⅰ型与Ⅱ型之 间P=0.035<0.05,有显著性差异 • Ⅱ型与Ⅲ型之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
•
癌细胞核DNA倍体与肿瘤的恶
性程度、患者预后有关
•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的发 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前言
• 从NPC的CT影像与癌细胞核
DNA倍体和 P53基因蛋白的表
达的关系上来分析其生物学行
为有重要意义
前言 相关背景知识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相关背景知识
DNA、染色质、染色体和基因关系: DAN双螺旋→核粒(染色质基本单位)→螺旋体 →超螺旋体(螺旋化)→染色单体(折叠)
材料和方法
• • • • • • 均经病理活检证实 低分化鳞癌108例 梭形细胞癌7例 泡状细胞癌2例 未分化癌1例 病理分级均为Ⅲ型级
材料和方法
• 118例中,有完整的放疗后追踪资料者64例 • 远处转移和/或局部复发者27例 • 追踪观察正常、局部复发标准与以前报道 相同 • 118例中颈淋巴结转移89例
讨论
• 颈淋巴结转移者,Ⅰ型15例,Ⅱ型50例, Ⅲ型24例,分别占62.50%、83.33%、 70.59% • 经χ2检验,Ⅰ型与Ⅱ型之间P<0.05,有显 著性差异 • 其余各型之间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 异
讨论
• 颈转移之淋巴结≥3cm者,Ⅰ型10例、Ⅱ型 32例、Ⅲ型7例,分别占41.67%、53.33%、 20.59% • 经χ2检验,Ⅱ型与Ⅲ型之间P<0.005,有高 度显著性差异 • 其余各型之间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 异
李恒国 医学博士 教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广州 510630
前言 相关背景知识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前言
• CT对鼻咽癌(NPC)诊断已有较多 报道,对其CT表现认识基本一致
前言
• 大多数NPC为低分化鳞癌,其治疗后 转归的差异性很大,不能为病理类型、 分级所解释
前言
讨论
• Ⅰ型 Ⅱ型 Ⅲ型
讨论
• CT所见Ⅰ型即鼻咽腔生长为主,Ⅱ型即邻 近超腔生长,Ⅱ型比Ⅰ型更向深层浸润, 所以,其颈淋巴结转移率较Ⅰ型为高
讨论
• Ⅲ型即远腔生长型,病变侵犯颅底骨质、 鼻窦,甚至颅内结构,表现为上行性生长 方式,可能导致其转移之淋巴结较Ⅰ型和 Ⅱ型小 • 也就是说,与Ⅰ型和Ⅱ型比较,Ⅲ型患者 转移之颈淋巴结多小于3cm
结论
• CT所见Ⅱ型较Ⅰ型更易发生颈淋巴结转 移
结论
• 与Ⅰ型和Ⅱ型比较,Ⅲ型转移之淋巴结多 小于3cm
结论
• Ⅰ型放疗后3年转移率、复发率较Ⅱ型、Ⅲ 型为低
结论
• 随癌肿向深层蔓延,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 移率逐渐升高,预后愈来愈差
结论
• CT表现分3型能初步反映NPC恶性程度
鼻咽癌CT影像与DNA倍体和 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结果
• 表2 NPC
• • • • CT类型 Ⅰ(13) Ⅱ(31) Ⅲ(20)
CT类型与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关系(例)
正常 10 15 11 远处转移 3 5 3 局部复发 0 6 1 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 0 5 5
讨论
• 文献报道, NPC 颈淋巴结转移率约为 70 - 90% • 本组118例中,颈淋巴结转移89例,占 75.42%
前言
• 按NPC CT表现分为Ⅰ、Ⅱ、Ⅲ型 • 研究显示随癌肿向鼻咽部深层蔓延,其非 整倍体率逐渐升高,二倍体率逐渐降低 • CT所表现的Ⅰ、Ⅱ、Ⅲ型,其恶性程度呈 递增趋势 • 但NPC CT所见3型与颈淋巴结转移和预 后的关系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 • • • • 118例NPC 男性83例 女性35例 年龄20-69岁 平均46.89岁
讨论
• 颈转移之淋巴结<3cm者,Ⅰ型5例、Ⅱ型 18例、Ⅲ型17例,分别占20.83%、 30.00%、50.00% • 经χ2检验,Ⅰ型与Ⅲ型之间P<0.05,有显 著性差异 • 其余各型之间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 异
讨论
小结
• CT所见Ⅱ型较Ⅰ型更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 对于转移之颈淋巴结大小,Ⅱ型常较Ⅲ型 为大,Ⅲ型常较Ⅰ型为小
材料和方法—CT扫描方法
• 与OM线成-10度角,从其下方2.5cm开始 向上扫描 • 层厚、层距5mm,常规平扫个8-10层面 • 或从硬腭水平向上作轴位扫描,层厚4mm、 层距5mm,常规平扫10个层面以上
结果
• 118例NPC,CT Ⅰ型24例、Ⅱ型60例、 Ⅲ 型34例
结果
•
表1 NPC
CT类型 Ⅰ Ⅱ Ⅲ 一侧或双侧≥3cm
CT 3型与颈淋巴结转移关系(例)
颈淋巴结 ≥3cm* <3cm 阴性 10 5 9 32 18 10 7 17 10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结果
• • • • 有完整的追踪资料者64例 Ⅰ型13例,远处转移3例,无局部复发 Ⅱ型31例,远处转移和/或局部复发者16例 Ⅲ型20例,远处转移和或局部复发者9例
讨论
• 有远处转移者,Ⅰ型3例、Ⅱ型10例、Ⅲ型 8例,分别占23.08%、32.26%、40.00% • 虽经统计学处理,各型之间P值均大于0.05, 无显著性差异,但可见其比率逐渐升高
讨论
• CT所见Ⅰ型者,其放疗后3年转移率、复发 率均较Ⅱ型、Ⅲ型为低
讨论
• 随癌肿向鼻咽深层蔓延,其局部复发和远 处转移率逐渐升高,预后愈来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