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的设计和计算
轴一般做成阶梯轴,原因是:
固定;
⑴为了便于轴上零件轴向定位和 ⑵为了便于轴上零件的拆装; ⑶使各轴段达到或接近等强度; ⑷为了实现尺寸分段,以满足不同配合特性、精度和光洁度 的要求。
轴的失效形式是: ① 因疲劳强度不足而产生疲劳断裂; ② 因静强度不足而生产塑性变形或脆性断裂 ;③ 因刚度 不足而产生过大弯曲及扭转变形;④高速时发生共振破坏
性、耐磨性好,对应力集中敏感性低、价格廉等优点,
多用于制作外形复杂的曲轴、凸轮轴等。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主要机械性能见表14-1。
§14-3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 就是使轴的各部分具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 。
影响轴的结构形状的因素有:轴上零件的类型、数量和
尺寸及其安装位置、定位方法;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 质及分布情况;轴的制造工艺性等。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轴应便于加工,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制造安装要求);
的最大转短为T1;而在图14-15b的布置中,轴的最
大转矩为T1+T2。
改善轴的受力状况的另一重要 方面就是减小应力集中。合金 钢对应力集中比较敏感,尤需 加以注意。
零件截面发生突然变化的地方, 都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阶梯轴来说,在截面尺寸变化处应采用圆角过渡,圆角 半径不宜过小,并尽量避免在轴上开横孔、切口或凹槽。 必须开横孔时,孔边要倒圆。在重要的结构中,可采用卸 载槽B(图14-16a)、过渡肩环(图b)或凹切圆角(图c) 增大轴肩圆角半径,以减小局部应力。在轮毂上做出卸载 槽B(图d),也能减小过盈配合处的局部应力。
轴向力较小时,零件在轴
上的固定可采用弹性挡圈 或紧定螺钉。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大多采用键、花键或过盈配合等
联接形式。采用键联接时,为加工方便,各轴段的键槽 应设计在同一加工直线上,并应尽可能采用同一规格的 键槽截面尺寸(图14-13)。
图14-13
键槽在同一加工直线上
四、改善轴的受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与零件毂孔过盈配合的轴段,配合边缘处也存在着应力
集中。为了减小因配合带来的应力集中,可在毂上或轴 上开卸载槽,或是增大配合轴段的直径,如下图所示。
减小过盈配合处应力集中的措施
§14-4 轴的强度计算
轴强度计算的目的 在于验算经结构设计初步得出的轴
能否满足强度要求。 工程上常用的轴强度计算方法有
同,可有不同的结构。如图所示是两种不同装配方案得
出的两种不同的轴结构。 在拟定装配方案时,一般应考 虑几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与选择。
一、制造安装要求
为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常将轴做成阶梯形。
对于一般剖分式箱体中的轴,它的直径从轴端逐渐向中 间增大。如图 14-7 所示,可依次将齿轮、套筒、左端滚 动轴承、轴承盖和带轮从轴的左端装拆,另一滚动轴承
心轴 光轴
则正好与光轴相反。因此,光
轴常用作心轴和传动轴,阶梯 轴常用作转轴。
转轴 阶梯轴
轴一般都制成实心的(实心轴)。
只有在因机器结构要求,需要 在轴中安装其它零件或是减轻
轴的质量具特别重大作用时,
才将轴制成空心的(空心轴) 。
空心轴
曲轴 用以将旋转运动与往复 直线运动相互转变。
软轴 是由几层紧贴在一起的钢丝层构成的 , 它能把回转运 动灵活地传到任何位置,主要用于两传动轴线不在同一直 线或工作时彼此有相对运动的空间传动,也可用于受连续 振动的场合,具有缓和冲击的作用。
特殊要求的轴 。如高速重载轴;受力大而又要求尺寸小、
重量轻的轴;处于高温、低温或腐蚀性介质中的轴等。
值得注意的是 :在一般工作温度下,碳钢和合金钢的弹 性模量相差不大,因此, 欲选用高强度合金钢来提高轴 的刚度并无实效 。另外, 合金钢对应力集中敏感性高 , 所以 设计合金刚轴时,必须要有合理的结构形状,尽量 减少应力集中源,并要求轴表面的粗糙度较低, 否则, 采用合金钢并无实际意义。 轴的材料除了碳素钢和合金钢外,还有球墨铸铁和高强 度铸铁等。 铸铁材料具有易于作成复杂的外形,且吸振
§14-2 轴的材料
轴的常用材料主要是碳素钢和合金钢。
轴的毛坯一般多为轧制圆钢和锻件。
碳素钢具有足够的强度,比合金钢价廉,对应力集中的敏 感性较低,并且可通过正火或调质处理获得较好的综合机 合金钢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但价格较贵,常用于制造有
械性能,故应用广泛 ,其中以 45 号钢经调质处理最为常用。
直径D估算,d=(0.8~1.2)D;各级低速轴的轴径可
按同级齿轮中心距a估算,d=(0.3~0.4)a。
二、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通过结构设计,轴的主要结构尺寸、轴上零件的位置、外 载荷及支反力的作用位置等均已确定(参见图14-17) ,这 时可按下述步骤(参见图14-18)进行弯扭合成强度校核计 算。
承处的水平支反力RH 、垂直
支反力RV。 (2) 作出水平面H及垂直面V上 的弯矩图MH 、MV。
根据求出的水平面H及垂直
面V上的的各力,即可分别
作出水平面上的弯矩图MH和 垂直面上的弯矩图MV (见图
14-18 b、c)。
(3) 作合成弯矩图M
合成弯矩 M
2 2 MH MV
可近似认为合成弯矩按线性变化(图e)。
对于既受扭矩又受弯矩作用的转轴,也可用此法来估算轴
的强度,但必须把轴的许用扭转剪应力[τ]适当降低(见表142),以考虑弯矩对轴的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是用这种方法 来初步估算轴的直径,并由此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将降低后的许用应力代入上式,并改写为设计公式
9.55 10 6 d 3 0.2
无法采用套简或套简太长时,可
采用圆螺母加以固定 ( 图 14-8) 。 图14-9所示是轴端挡圈的一种型 式。
采用套筒、螺母、轴端挡圈
作轴向固定时,应把装零件
的轴段长度做得比零件轮毂 短2~3 mm,以确保套筒、螺 母或轴端挡圈能靠紧零件端 面(图14-7,14-8)。
为了保证轴上零件紧靠定位面(轴肩),轴肩的圆角半径r 必须小于相配零件的倒角C1或圆角半径R,轴肩高h必须大 于C1 或R。
第 14 章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轴
轴的功用和类型 轴的材料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强度计算 轴的刚度计算 轴的临界转速的概念
§14-1 轴的功用和类型
轴是组成机器的重要零件之一,用来支承旋转的机械零件。 轴的功用: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 轴的分类: 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三类。
从右端装拆。为使轴上零件易于安装,轴端及各轴段的
端部应有倒角。
轴上磨削的轴段,应有砂轮越程槽(图 14-7 中⑥与⑦的
交界处);车制螺纹的轴段,应有退刀槽。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轴的形状和尺寸应力求简单, 以便于加工。
二、轴上零件的定位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方式主要是轴肩和套简定位。
阶梯轴上截面变化处 叫做 轴肩 ,起轴向定位作用。在图 14-7中,④、⑤间的轴肩使齿轮在轴上定位;①、②间的 轴肩使带轮定位;⑥、⑦间的轴肩使右端滚动轴承定位。 有些零件依靠套简定位,如图14-7中的左端滚动轴承。
Me e W M 2 (T ) 2 1b (MPa ) W
(6) 校核轴的强度(或计算危险截面轴径)
(14 5)
对于实心圆轴,抗弯截面系数W≈0.1d3 [σ-1b]──轴的许用弯曲应力,MPa,见表14-3 。
在进行轴的强度校核时,通常选取几个较危险的截面分别进行校核。另 外,为使计算简便,当危险截面有键槽时,其抗弯系数W仍按W≈0.1d3 计算,但需将轴径适当减小,单键时,减小3~4%,双键时,减小7%。
(1) 作轴的计算简图
作计算简图时,可用集中力代替分布力。传动零件上的载 荷可以认为集中作用在轮毂(或相应轴段宽度的中点),支
反力的作用点一般可认为集中作用在轴承宽度(或轴颈)的
中点,但由角接触轴承支承的跨距较小的轴,应按压力中 心点计算(见图16-8)。
画出轴的空间受力图(如图
14-18a),并把载荷分解到水 平面H和垂直面V上,求出支
两种 ━━按扭转强度计算和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一、按扭转强度计算
这种方法 适用于只承受转矩的传动轴的精确计算 ,也可
用于既受弯矩又受扭矩的轴的近似计算。 对于只传递转矩的圆截面轴,其强度条件为
T 9.55 10 6 P (MPa) 3 WT 0.2d n (14 - 1)
合理布置轴上的零件可以改善轴的受力状况。
例如,图14-14所示为起重机卷筒的两种布置方案, 图a的结构中,大齿轮和卷筒联成一体,转矩经大 齿轮直接传给卷筒,故卷筒轴只受弯矩而不传递 扭矩,在起重同样载荷 W时,轴的直径可小于图 b 的结构。
再如,当动力从两轮输出时,为了减小轴上载荷, 应将输入轮布置在中间,如图14-15a所示,这时轴
三、轴上零件的固定
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常采用轴肩、套简、螺母或轴端挡
圈(又称压板)等形式。在图14-7中,齿轮能实现轴向双 向固定。齿轮受轴向力时,向右是通过④、⑤间的轴肩, 并由⑥、⑦间的轴肩顶在滚动轴承内圈上;向左则通过套 简顶在滚动轴承内圈上。带轮的轴向固定是靠①、②间的 轴肩以及轴端挡圈。
1)
2)
3) 4)
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