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应急处理晕厥

临床应急处理晕厥

✓突转头/衣领过紧均可诱发。可能与脑血 管机能不全有关。
• (3)排尿性晕厥: • 多见于中年男性病人,偶见于老年人。 可发生于排尿前、时、后。
• 多在夜间醒后起床(清晨或午睡后起床 小便也可发生,饮酒后尤其容易诱发)排 尿之时,或刚排完尿后突然晕厥发作、多 无先兆。
• 发作时病人突然意识水平降低晕倒,持 续约1~2分,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后遗症状 ,晕厥可有复发。
• 3、心源性晕厥(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 指任何心脏疾患导致心排血量突然降低或排血暂 停,进而引起脑缺血。
• 正常人(尤其在卧位),可耐受35~40/分心率,低 于或超过此数时,则可发生脑循环功能障碍,即晕 厥。病人可在任何体位发作,但在卧位发生晕厥者 ,几乎全是心脏病引起。
• 比较少见,占晕厥总病例数的 10%~20%。
• 体征:
• 晕厥者一般心率先加快然后减慢,而血压逐渐 降低,一般收缩压降至70mmHg以下时,即出现 晕厥(此时,心率通常40~50/分)。血压下降通常 收缩压较舒张压下降明显,故脉压差减少。
• 平卧后,患者很快清醒,症状亦很快消 失。
• 恢复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病人意识丧失 仅数秒/数分,可伴有苍白、冷汗、脉弱且 缓、瞳孔扩大。少数病人可有尿失禁。醒 后可有无力、头昏等不适,重者醒后可有 遗忘、精神恍惚、头痛等,持续1~2天恢复 )。
• 其发作常可因暗示而终止或加强。其特点是具有 精神诱因、暗示性、多变性。
• 惊厥(convulsion)
• 指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强直性或阵挛性 的抽搐,是一类临床非常常见的不随意运 动,易于同晕厥相混淆。
• 因为惊厥可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而 晕厥后(10秒钟或更长时间),亦可发生惊厥 。所以对于惊厥伴有意识障碍者要高度警 惕。
• 维持正常清醒状态的脑血流量的临界水平 :
• 为不能低于30ml/100g脑/min或供氧不能 低于3.5ml/100g脑/min ;
• 心脏供血暂停/脑缺血3秒以上,可发生近 乎晕厥,5秒以上可发生晕厥,超过10秒则 发生抽搐(阿-斯综合征)。
• 猝死:脑缺氧 4 - 6 分鐘即可能腦细胞死亡。
• (7)胆绞痛性晕厥
• 神经系统介导的反射性晕厥,临床最为 多见,约占晕厥总病例数的40%左右。
• 2、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 正常人从卧位/蹲位突然起立时,因重力引起血 液郁积在下肢,其血压降低可通过:
• ①反射性小动脉及动脉收缩; • ②主动脉弓及颈动脉窦反射使心率增快; • ③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增高; • ④肌肉活动及小静脉反射性收缩使静脉回流增 加等机制,以维持一定水平的血压及脑灌注压。
[此外,血液成分异常及脑本身器质性病 变或功能紊乱也都可引起晕厥。]
三、鉴别诊断 • 昏迷(coma) • 是一种持续性意识丧失状态,而且意识的 恢复较慢,并且较难。
• 晕厥的特点则是突发性和暂时性。
• 眩晕(Vertigo)
• 是患者对位向(空间定向感觉)的主观体验 错误,或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移动,或感 觉自身在旋转/摇晃。
• 惊厥临床常见类型: • 癫痫 • 高热惊厥
• 癫痫与晕厥鉴别: • 癫痫者的发作性惊厥先于意识丧失,而晕厥者 的意识丧失先于惊厥。
• 癫痫大发作时,患者面色略发绀、血压正常; 晕厥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血压减低。
• 咬破舌头、尿失禁等现象,在癫痫患者多见, 而晕厥者少见。
• 癫痫发作时的抽搐通常持续约50秒,而晕厥引 起的惊厥历时极短,通常在15秒以下。
• 先兆症状:
• 晕厥发作前常有全身或上腹不适、头晕 、目眩、耳鸣、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 等先兆症状。
• 预后: • 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 • 少数病人的晕厥可能是猝死的先兆表现 ;
• 晕厥发作时可造成外伤。
• 二、晕厥病理生理 • 1、心排血量降低 • 急性心脏功能不全或血容量急剧而大量减少 ,以致心排血量迅速而急剧减少时,内脏、 四肢及皮肤等周围血管的收缩不能充分或及 时补偿,引起血压下降,脑的血液供应得不 到及时的调整。
• 病人可摔倒在地,但无意识丧失,其脉 搏、血压通常正常。
• 睡眠(sleeping) • 老年人在椅子上打瞌睡,看起来象晕厥 ,但无晕厥时面色苍白等症状和脉搏、血 压的变化。
• 且无意识丧失,容易唤醒。
• 但对突然出现的打瞌睡现象,应警惕,因为有 可能是晕厥的征象。
• 另外要注意和发作性睡眠病相鉴别,其特征是 病人不论在正常人较易入睡的情况下,如乘车时 、饱食后、静坐时,还是不易入睡的情况下,如 进食、骑车或工作时,均出现不可抑制的睡眠。
• 亦可因大笑、用力大便、快速上楼、举重或闭 口呼气试验(Valsalva’s效应,深吸气后掩鼻闭 口用力呼气15秒)诱发。
• (5)前列腺性晕厥 • 立位作前列腺检查过程中发生晕厥。
• (6)舌咽神经痛性晕厥(吞咽性晕厥) • 咽痛病人因吞咽—迷走反射(使孤束核侧 支兴奋进而迷走神经兴奋)致心脏产生迷走 性反射抑制。
• 发作分以下三型: ✓ 心脏抑制型(迷走型) ✓ 出现晕厥时伴有反射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AVB)可用阿托品对抗; ✓ 心臟抑制型(CIS):晕厥伴心动过缓,心率下 降≥20%和/或心脏停搏≥3秒
✓血管抑制型 ✓无心动过缓,晕厥全由血压过低引起脑 缺血性晕厥,可用肾上腺素对抗;
• 许多发作性睡眠病人也可猝倒,似晕厥,但该 类病人并无意识丧失,易唤醒。
• 癔病(hysteria) • 常见于女性,可有“癔病性晕厥”,其本质上不 是晕厥,其表现的意识障碍并非真正的意识丧失, 而是意识范围的缩窄。
• 病人确切地讲是表现为一种朦胧状态或昏睡。 • 这种病人无面色苍白,也无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晕厥”时常以优美的动作倒地为特征,而摔倒在 地,通常不会引起摔伤。
• 失神小发作
• 失神小发作几乎总是在儿童期起病,为 突然发生突然终止的意识障碍,表现为突 然发作性凝视,常伴有眼睑和面部的轻度 痉挛性运动,手持物件可能落下,极少倾 跌,发作时间仅5-30秒钟,但每日常有十 余次至百余次的发作。
• 低血糖状态 • 低血糖状态在空腹时出现,常伴有极度 饥饿感、虚弱感,同时伴有脸色苍白、大 汗、心慌、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严 重时出现意识障碍。
心源性晕厥的常见原因: • (1)心律失常: ✓ 完全性AVB和阿斯综合征(完全性AVB伴晕厥/心率 <40/分伴晕厥);
✓ 其它心动过缓型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 房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 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心率>180/分)、房 颤/房扑、室颤/室扑。
临床应急处理晕厥
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
一、定义: • 晕厥(syncope/faint): • 是由于一过性脑血流减少(脑缺血/缺氧 )引起的突发性、短暂性意识丧失状态。发 作时患者自主体位丧失(不能保持肌张力 和维持站立姿势而晕倒); • 发作历时数秒至数分钟。
• 近乎晕厥(near-syncope)/晕厥前期( pre-syncope)
• 2、周围血管阻力丧失 • 由于各种病因所引起周围血管张力的反射 性或被动性丧失时,周围小血管迅速广泛地 扩张,虽心排血量的减少不明显,但血压显 著降低,脑灌注压相应下降,致使脑的血供 不足,引起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 3、脑血管阻力增加 • 在脑血管有闭塞性疾病或痉挛时,脑血 管阻力增加。在血压有轻微降低时,由于 丧失了脑血管的正常调节作用,可引起脑 血供不足而致晕厥。
• 机制: • 应激→肌肉反射性张力消失、血管扩张 →回心血量下降、血压下降→心搏量下降 →脑灌注压下降→脑供血不足→晕厥
• 常发生于立位/坐位时。
• 先兆症状: • 晕厥发作前可有短时先兆症状,如出现短 暂的头昏、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恶心 、出冷汗、心慌无力症状(严重者仅有10到 20秒先兆症状)。
• 如上述反射代偿功能(内环境稳定机制/ 血压调定机制)发生障碍(如脊髓损伤患者 ),则当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出现血压急 速下降,从而导致晕厥。
其特点: • 发作无先兆,仅以体位改变为诱因; • 平卧可促使意识迅速恢复; • 占晕厥发作总病例数 20%以上。
• 临床分类:根据血管运动反射(交感神经反射)系统有无 损害,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类。 • 功能性(一时性/短暂性): ✓ 病后恢复期; ✓ 卧床过久; ✓ 孕妇; ✓ 久站; ✓ 疲乏/饥饿; ✓ 利尿、呕吐、腹泻、出血等因素导致循环血量下降; ✓ 药物反应:神经节阻滞剂、胍乙啶、酚噻嗪、左旋多巴 。
• (2)颈动脉窦性晕厥(颈动脉窦综合征/颈动脉窦 过敏):
• 病人一侧或双侧颈动脉窦受刺激,即引起显著 的脉搏减慢,血压下降甚至晕厥。
• 颈动脉窦过敏多见于老年男性病人,与颈动脉 硬化,近颈动脉窦处外伤,炎症与肿瘤压迫及使 用洋地黄与拟副交感神经作用的药物作用有关。
• 临床病人突然扭转头部,坚硬的衣领或过度伸 展颈部可促发晕厥。
• 器质性(慢性):
• 是由于血管运动反射损伤/缺乏所致。
✓ (1)特发性:
✓ 是一种特殊的综合征,首先由Bradbury和 Eggleston报告,男为女的4倍,常合并阳萎和无 汗。
✓ 这种病人还可有其它异常,如肌肉强直、震颤 、固定不变的心率、基础代谢率低、轻度贫血和 BUN轻度升高。当这些病人站立时,因交感神经 反射不能相适应,引起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但 心率并不增快(这些病人即使晕厥,EKG也无变化 。)
✓血管抑制型(VDS):晕厥伴收缩压< 70mmHg,和/或舒张压<50mmHg和/或平 均压下降≥25%;
【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特点】
✓脑型 ✓刺激颈动脉窦后3~4秒即可发生意识丧失 ,但无明显的血压/心率改变,阿托品/肾 上腺素都不能对抗。晕厥可伴有对侧肢体 感觉/运动障碍的特点,发作时有EEG改变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