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止血与凝血检查

止血与凝血检查


排除肺栓塞(PE) D-D总体敏感性90-95%,特异性(45%– 68%), 值得纳入诊断标准 D-D阴性, 临床上中低度可疑PE,并且 V/Q造影不确定的患者,可不再进一步 检查。 2
溶栓治疗的监测 溶栓后深静脉血栓两天 内增高2~3倍。急性脑 梗死4~6小时升高2~3 倍,FDP升高10~13倍, 6 以后逐渐下降;到7天时, D-D已低于溶栓前水平, 但FDP仍比溶栓前高5倍。
实验室指标:同时三项以上
1)血小板下降<100×109或进行性下降 或两项以上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β -TG, PF4,GMP-140,TXB2)
2)纤维蛋白原下降<1.5g/L或进行进下降 3)3P试验阳性或FDP>20mg/L或D-二聚体升高 4)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止血和凝血检查
一.血管壁与血小板的检查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出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血块退缩试验

二.凝血的检查
凝血时间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三.纤溶活性的检查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血浆凝血酶时间 ●血浆D-二聚体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Hemostasis
止血和凝血检查
一. 血管壁和血小板检查的试验
二. 凝血检查的试验
三. 纤溶活性检测的试验
止血和凝血检查
亦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 做法 参考值 男性<5个;女性及儿童<10个
止血和凝血检查
CRT (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
止血和凝血检查
1.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与其结构和功能 2.血小板质和量 3. 血浆vWF(血友病因子 )
D-二聚体(D-dimer)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测定
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测定
反映微血管病性溶血的检查
异型或破碎红细胞增多 (正常<0.2%,DIC时>2%)
诊断依据
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2.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1)多发出血倾向 2)难以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3)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和体征 4)抗凝治疗有效 3.实验室指标:同时三项以上
止血和凝血检查
参考值 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超过9min为异常
BT延长
1.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
2.血管功能异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3.药物影响
止血和凝血检查
正常值:(100~300)×109/L
危险
PC<20×109/L
可引起自发性出血
止血和凝血检查
原理 参考值 血块收缩率=〔血清(ml)/全血(ml)× (100%-Hct%)〕×100%, 参考值: 65.8±11% 血块收缩时间: 2h开始收缩 18~24h 完全收缩
止血和凝血检查
2. 检查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实验
PT
PT是监测双香豆素类 口服抗凝药的首选指标
止血和凝血检查
在被检血浆中加入Ca 2+和 组织因子,观察血浆凝固 时间
正常值
11~13S ,较正常对照延长 3s以上为异常。
为检测外源凝血系统 较灵敏和常用的筛选实验
止血和凝血检查
正常值
2~4g/L
增高 降低
妊娠、心梗、急性肾炎、恶性肿瘤等。 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等。
止血和凝血检查
参考值
小于5mg/L
P阳性或增高见于
原发性纤溶、DIC、血栓形成及溶栓等。
止血和凝血检查
在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 凝血酶溶液,测定开始出 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间。
正常值
16~18S,较正常对照延长 3s以上为异常。
DIC、低或(无)纤维蛋白原等
止血和凝血检查
正常值
阴性(乳胶凝集法) 小于200μg/L(ELISA法)

什麽是原发性纤溶 和继发性纤溶
止血和凝血检查
止血和凝血检查
结果判断
阴性
止血和凝血检查
DIC
肝病 APTT PT
血友病(A、B、C)
遗传性因子Ⅶ缺乏
APTT
APTT
PT
PT
止血和凝血检查
为什么孕妇易并发DIC
孕3周——妊娠末期
血液高凝状态
血小板增多
凝血因子增多Ⅰ、Ⅱ、Ⅴ、Ⅶ、Ⅸ、Ⅹ、Ⅻ 抗凝物质减少AT-3、t-PA、u-PA 胎盘产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增多
为什么酸中毒易引起DIC
血液高凝状态
损伤内皮,启动凝血
凝血因子的酶活性升高
肝素抗凝活性减弱 血小板聚集性加强
及时联系病房主管医生,高度怀疑继发性纤溶, 但患者最终还是因DIC死亡。
病例分析
病例4: 普外患者,男,27岁,因施工不慎坠楼, 下肢开放性骨折,随即伤口处皮肤溃烂, 捻发音,经微生物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阳性 棒状杆菌感染。 患者DD:3.8mg/L; FDP:5.7mg/L 经西安市检验界专家会诊,高度怀疑气性 坏疽,有DIC倾向,及时对患者进行截肢。 该患者后经微生物鉴定为双酶梭菌感染, 患者保全了性命。
Primary Hemostasis Secondary Hemostasis Fibrinolysis
Blood Vessels
Platelets
Coagulation Factors
Quantity PLTC; Bone Marrow
Quality
ACT; PT; APTT; TCT; Factor Assays; Fibrinogen; Inhibitor Screen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实验室指标:同时三项以上
5)纤溶酶原含量或活性降低
6)AT-Ⅲ含量或活性降低(不适用肝病)
7)FⅧ:C活性<50%(肝病必需具备) (4)疑难病例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
疑难病例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
1)FⅧ:C降低,vWF:Ag升高,比值
2)血浆TAT,或F1+2水平升高
3)血浆纤溶酶与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升高 4)血(尿)纤维蛋白肽 A水平升高
DD的临床应 用
深静脉血栓(VTE) 活动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肺 栓塞时,血浆D-D显著升 高;而陈旧性静脉血栓, 3 D-D往往不增高;动脉血 栓性疾病,如冠心病,动 脉硬化等,D-D增高不如 静脉血栓显著。
心血管疾病(CHD)
5
恶性肿瘤 局部凝血酶和Fib生成,术 后连续观察有助于判断疗 效
4
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 死检出率可达76.9%,不稳定 型心绞痛可达55%,稳定性心 绞痛可达30%。
止血和凝血检查
影响 因素
血小板功能 纤维蛋白原 数量 血浆异常蛋 白 血清析出
CRT (clot retraction test)
止血和凝血检查
止血和凝血检查
1. 检查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实验
CT APTT(KPTT)
APTT 是临床监测肝 素治疗的常用试验
止血和凝血检查
正常值:32~43s,较正常对照延长 10s以上为异常。
D-Dimer; FDP
Bleeding Time; Tourniquet Test
Bleeding Time; Aggregometry; Clot Retraction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
IC
一、概
• 继发的纤溶(与脓血症,肿瘤,烧伤,先兆子痫等
相关)
• 纤溶治疗
DIC的诊断原发性纤溶亢进时,由
于无血栓形成,FDP显著升高,D-D 一般不增高;继发性纤溶亢进时,血 浆D-D显著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利 于提高DIC实验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 异性,尤其对早期DIC的诊断更有意1 义
FDP与D-dimer的临床意义
止血和凝血检查
止血与凝血检查
张国龙 河南省胸科医院
止血和凝血检查
概述
出血性疾病指由于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 血或创伤后出血不止, 这些机制包括血管、血 小板、凝血因子、纤溶功能和抗凝等因素。涉及 上述各方面相应的实验检查,是研究和诊断出血 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所必需的项目。我就止血与 凝血的基础理论、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作一简 述。与大家共同学习!
电话联系临床,高度怀疑静脉血栓,请临 床医生密切注意该患者病情,患者被确诊 为肺栓塞,经及时治疗,康复出院。
病例分析
病例3: 中心ICU患者李某,男,65岁,11月3日因外 伤,昏迷,住院。
11月3日
11月4日
D-D:2.5mg/l,FDP:4.6mg/L,其余结果未见异常
PT:18.1s APTT:131.2s FIB:3.37g/L TT:106.0s DD:12.5mg/L FDP:16.2mg/L
病例分析
紧急电话联系手术室,提醒临床医生高度怀疑 DIC。术中,患者有DIC倾向,经及时救助,顺 利产下一男婴,母子平安。
病例分析
病例2: 呼吸科患者廖某,男,72岁,经化验检查:
PT:12.9 APTT:37.6 FIB:2.78 TT:16.4 DD:32.1mg/L FDP:55.5mg/L
PE/DVT等排除诊断的D-dimer临界值
主要厂家 ROCHE 积水医疗 PE 血栓症 欧美 三菱 SYSMEX 日本
NPV临界值 约0.5ug/ml PPV临界值 约2.0ug/ml
1.0-.5ug/ml 约4.0ug/ml
NPV(阴性预测值) PPV(阳性预测值)
三重大学大学院
DIC 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