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读本》课程开设及教材有关情况一、关于课程设置
(一)培养目标
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礼貌、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地方课程
《国学教育读本》是地方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
各学科也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国学》课程开设的社会背景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而当前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试图通过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进而希望通过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
三、《国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及价值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示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四、《国学》课程的特点
五、《国学读本》的内容、特点及体例介绍
内容:
小学高年段分册(小学下册)----以“养志”为主题,选取了《礼运大同篇》《论语》(上)《朱子家训》《千家诗》(节选)脍炙人口的经典之言。
特点:
1、主旨鲜明、内容丰富
2、思想性好、科学性强
3、明线为主、暗线为辅
4、立足诵读、整合应用
5、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6、教材体系结构灵活多样
六、教学设计与建议
(一)教学设计基本框架
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
2、教学课时(2-4)课时为合适
第1课时读一读
第2、3课时学一学说一说
第4课时背一背
3、教学准备根据教学需要准备教具或课件课件要体现国学古色古香的风格.
4、教学方法: 故事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方法。
5、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