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六
(一)用第一人称来写; (二)联系自己的实际结合事例谈感受时不能变成记叙 一件事情的习作; (三)除了写读后受到的启示、教育,也可写灵光一闪 时的感悟、联想,也可评点原文中的好词佳句,总之形
式多样; (四)要略写原文内容,重点放在“感”上; (五)标题要合适,可直接拟成《<××>读后感》、
收集鲁迅名言 ⑴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⑵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⑶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⑸一滴水,书笔记。
2 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 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自读习作的那段导语,明确习作的要求。
一、理解与运用
天空中挂着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指名说说这两句话的异同。
(这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但是前面一句比较简单,而后一句就比较具体。)
3.学生再读一读,思考:哪一句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4.指名反馈。
(后一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后一句写出了天空以及圆月的特点,更具体、更生动,使 读者能在脑子里呈现出句子所描绘的景象。)
5、试着运用在句子中增加表示“什么样的”、“有多少(数 量)”、“怎样地”“什么地方”等意思的词语的方法,把下 面的句子写具体。
动词前面的“de”是土字旁的“地”;名词前面的“de”是白字旁 的“的”。
二、拓展与交流
这一单元,我们阅读了不少名著的精彩片段,有鲁迅的《故 乡》,有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凡卡》, 有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 伟大怍品《堂古诃德》,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约 翰·克利斯朵夫》。这些篇章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经典作品的魅力。 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这段时间学习名著的收获和体会。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 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 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 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 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 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 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 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 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学:
快速而认真的阅读,明确要求
阅读《做事要有主心骨——读<爷爷吃鸡蛋> 有感》一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是写读到的内 容(画上圆括号),哪些地方是写读后的感想 (画上方括号),注意:在这两部分中,哪部 分是小作者重点写的?文中的哪句话概括地表 达出了小作者读《爷爷吃鸡蛋》后的最真实的 感受?(画上波浪线)
2、指名分角色读宁宁和丫丫的对话。 3.指名反馈:从宁宁和丫丫的对话中,你们收获了什么?
⑴开头写得精彩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激发读者阅读的 兴趣。 ⑵我们要积极积累名著的精彩片段。 ⑶我懂得了插叙的写作力法。 ⑷写作要善于设置悬念,这样能够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阅读《伸着两个指头》
《 伸着两个指头》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谁收集了有关《儒林外史》的资料,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1 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 读了这篇读后感,你知道我们该怎么来写读后 感了吗?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
1 引,即引出所读的书或文章,简要地叙述原书 或原文内容。
2 议,即对这本书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 内容进行议论。
3 联,即联系生活实际或书籍、电视等媒体上看 到的人或事来谈感受。
4 结,即用一两句精要的话总结自己想要阐明的 感想或见解。
《读 <××>有感》,也可采用正、副标题结合形式;
默读“指南针”的提示:《学写读后感》,并 注意文字后的图画中三个孩子说的话。
学:
认真默读,用心体会。
判断下列读后感的写法哪种正确,在括号里画 “√”。
1 有“读”无“感” ( ) 2 有“感”无“读” ( ) 3 “读”多“感”少 ( ) 4 “感”重于“读” ( )
1 与伙伴说说读了喜欢的文章后的体会。 2 指名2-3人在讲台前说,大家边倾听边思考,
随时指出口述的优缺点
师生共同点评
学生当堂习作,自己修改,教师巡视,酌情个 别指导
一、这一章节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严监生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临终却因为两盏油灯而迟迟不 肯瞑目,直到赵氏挑掉一茎,他才断气。
二、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作者吴敬梓在《儒林外史》 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形象?
(吝啬、小气、贪婪、爱财如命)
四、积少成多
鲁迅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 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