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污水处理-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2)

生活污水处理-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2)


工艺流程的选择
流程选择是活性污泥设计中的首要问题,关系到日后运转 的稳定可靠以及经济和环境效益,必须在详尽调查的基础上进 行技术、经济比较,以得到先进合理的流程。 需要调查研究和收集的基础资料: 1. 污水的水量水质资料 水量关系到处理规模,多种方法分析计算,注意收集率和 地下水渗入量; 水质决定选用的处理流程和处理程度。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SBR工艺的缺点 (1)容积利用率低; (2)水头损失大; (3)出水不连续; (4)峰值需氧量高; (5)设备利用率低; (6)运行控制复杂; (7)不适用于大水量。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
活性污泥系统工艺设计
应把整个系统作为整体来考虑,包括曝气池、二沉池、曝 气设备、回流设备等,甚至包括剩余污泥的处理处臵。 主要设计内容: (1) 工艺流程选择; (2) 曝气池容积和构筑物尺寸的确定; (3)二沉池澄清区、污泥区的工艺设计; (4) 供氧系统设计; (5)污泥回流设备设计。 主要依据:水质水量资料 生活污水或生活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成熟设计经验 工业废水:试验研究设计参数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SBR工艺的基本运行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出 水和闲臵五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到闲臵结束构 成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里上述过程都是在一个设有曝 气或搅拌装臵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的。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SBR工艺与连续流活性污泥 工艺相比的优点 (1)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 功能,无污泥回流设备; (2)耐冲击负荷,在一般情况下(包括工业污水处理)无需 设臵调节池; (3)反应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 (4)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操作的状态可达到 脱氮除磷的效果; (5)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能有效地防止丝状菌膨胀; (6)该工艺的各操作阶段及各项运行指标可通过计算机加以 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
根据上面任何一式可计算曝气池的体积,即:
qv S0 qv S0 V NS X NV
ρs0和qv是已知的,ρx和N可参考教材中表14-5选 择。对于某些工业污水,要通过试验来确定ρx和N值。
污泥负荷率法应用方便,但需要一定的经验。
劳伦斯和麦卡蒂法
1.曝气池中基质去除速率和微生物浓度的关系方程
纯氧曝气
纯氧代替空气, 可以提高生物处理的 速度。纯氧曝气池的 构造见右图。
在密闭的容器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可提高,氧溶解的 推动力也随着提高,氧传递速率增加了,因而处理效果好, 污泥的沉淀性也好。纯氧曝气并没有改变活性污泥或微生 物的性质,但使微生物充分发挥了作用。
纯氧曝气的缺点是纯氧发生器容易出现故障,装臵复 杂,运转管理较麻烦。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是指反应 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在工程 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 余微生物量的比值。以θC表示,单位为d。
VX C qvw X (qv qvw ) Xe
对上图所示系统进行微生物量的物料平衡计算:
d X dS V qv X0 qv w X (qv qv w ) Xe V y Kd X dt dt
接触稳定法
直接用于原污水的处理比用于初沉池的出流处理效果好; 可省去初沉池;此方法剩余污泥量增加。
氧 化 沟
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 沟槽中设有表面曝气装臵。 曝气装臵的转动,推动沟内液体迅速流动,具有曝气和搅拌两个作用, 沟中混合液流速约为0.3~0.6m/s,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
高负荷曝气或变形曝气
部分污水厂只需要部分处理,因此产生了高 负荷曝气法。 曝气池中的MLSS约为300~500mg/L,曝气 时间比较短,约为2~3h,处理效率仅约65%左 右,有别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故常称变形曝气。
克劳斯法
克劳斯工程师把厌氧消化的上清液加到回流 污泥中一起曝气,然后再进入曝气池,克服了 高碳水化合物的污泥膨胀问题,这个方法称为 克劳斯法。 消化池上清液中富有氨氮,可以供应大量碳 水化合物代谢所需的氮。 消化池上清液夹带的消化污泥相对密度较大, 有改善混合液沉淀性能的功效。
mg/L; ρx——微生物的浓度,mg/L。
当ρ>Ks时,该方程可简化为
dS KS X dt K S S
dS K X dt
当ρ<Ks时,该方程可简化为
dS K X S dt KS
当曝气池出水要求高时,常处于ρ<Ks状态
劳伦斯和麦卡蒂法
2.微生物的增长和基质的去除关系式
浅层曝气
1953年派斯维尔(Pasveer)的研究:氧在10℃静止水中 的传递特征,如下图所示。 特点:气泡形成和破裂瞬间的氧传递速率是最大的。在 水的浅层处用大量空气进行曝气,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氧传递 速率。
浅层曝气
扩散器的深度以在水面以下0.6~0.8m范围为宜,可以节省动 力费用,动力效率可达1.8~2.6kg(O2) / kW· h。
延时曝气
延时曝气的特点:
曝气时间很长,达24h甚至更长,MLSS较高,达 到3000~6000mg/L;

活性污泥在时间和空间上部分处于内源呼吸状态, 剩余污泥少而稳定,无需消化,可直接排放;

适用于污水量很小的场合,近年来,国内小型污 水处理系统多有使用。

接触稳定法
混合液曝气过程中第一阶段BOD5的下降是由于吸附 作用造成的,对于溶解的有机物,吸附作用不大或没有, 因此,把这种方法称为接触稳定法,也叫吸附再生法。 混合液的曝气完成了吸附作用,回流污泥的曝气完成稳 定作用。
渐减曝气
在推流式的传统曝气池中,混合液的需氧量在长 度方向是逐步下降的。 实际情况是:前半段氧远远不够,后半段供氧量 超过需要。 渐减曝气的目的就是合理地布臵扩散器,使布气 沿程变化,而总的空气量不变,这样可以提高处理 效率。
渐减曝气
分步曝气
把入流的一部分从池端引入到池的中部分点进水。
分布曝气示意图
可以用一般的离心鼓风机。
浅层曝气与一般曝气相比,空气量增大,但风压仅为一般曝 气的1/4~1/6左右,约10kPa,故电耗略有下降。 曝气池水深一般3~4m,深宽比1.0~1.3,气量比30~40m3/ (m3 H2O.h)。 浅层池适用于中小型规模的污水厂。 由于布气系统进行维修上的困难,没有得到推广利用。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
A级以高负荷或超高负荷运行,B级以低负荷运行,A级 曝气池停留时间短,30~60min,B级停留时间2~4h。
该系统不设初沉池,A级曝气池是一个开放性的生物系 统。A、B两级各自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两级的污泥 互不相混。 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和pH变化的能力。该 工艺还可以根据经济实力进行分期建设。
2. 接纳污水的对象资料 3. 气象水文资料 4. 污水处理厂厂址资料 厂址地形资料;厂址地质资料。 5. 剩余污泥的出路调研
曝气池的计算:纯经验方法
有机物负 荷率法
劳伦斯(Lawronce) 和麦卡蒂(McCarty) 法
麦金尼 (McKinney) 法
有机物负荷率的两种表示方法
活性污泥负荷率NS (简称污泥负荷)
生活废水处理-二级处理: 活性污泥法(2)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 二次沉淀池 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 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
活性污泥法的多种运行方式
有机物去除和 氨氮硝化
传统活性污泥法 渐 减曝气 分步曝气 完全混合法 浅层曝气 深层曝气 高负荷曝气或变形曝气 克劳斯法 延时曝气 接触稳定法 氧 化 沟 纯氧曝气 活性污泥生物滤池(ABF工艺)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曝气区容积负荷率NV (简称容积负荷)
经验水力停留时间:t
根据某种工艺的经验停留时间和经验去除率,确定曝 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例如:流量200m3/h,曝气池进水BOD浓150mg/L, 出
水要求为15mg/L,采用多点进水,求曝气池容积。 多点进水经验去除率:85%~90% 经验停留时间:3~5h 取停留时间为4.5h,则曝气池容积:
2班
活性污泥生物滤池(ABF工艺)
上图为ABF的流程,在通常的活性污泥过程之前设臵一 个塔式滤池,它同曝气池可以是串联或并联的。
活性污泥生物滤池(ABF工艺)
塔式滤池滤料表面附着很多的活性污泥,因此滤料的材 质和构造不同于一般生物滤池。 滤池也可以看作采用表面曝气特殊形式的曝气池,塔是 一外臵的强烈充氧器。因而ABF可以认为是一种复合式活 性污泥法。
V=200×4.5m3=900m3
污泥负荷率
污泥负荷率是指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 能承受的BOD5量,即:
qv ( S0 s ) NS XV
式中:Ns——污泥负荷率,kg BOD5/(kgMLVSS· d);
qv——与曝气时间相当的平均进水流量,m3/d;
ρs0——曝气池进水的平均BOD5值,mg/L;
dS KS X dt K S S
式中:dρs/dt——基质去除率,即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去除的基质 量,mg(BOD5)/(L· h); K——最大的单位微生物基质去除速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微 生物量去除的基质,mg(BOD5)/(mgVSS· h);
ρs——微生物周围的基质浓度,mg(BOD5)/L; Ks——饱和常数,其值等于基质去除速率的1/2K时的基质浓度,
dS d X y Kd X dt dt
dS d X yobs ( ) dt dt
也 可 以 表 达 为
这里的yobs实质是扣除了内源代谢后的净合成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