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 专业实践能力 口腔修复学 牙体缺损修复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 专业实践能力 口腔修复学 牙体缺损修复

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修复口腔修复学开口度:3.7~4.5cm,下颌最大侧方运动范围:12mm松动牙:牙槽骨吸收达到根2/3以上,牙松动达Ⅲ度者拔除固定义齿基牙: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RPD基牙: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牙松动不超过Ⅱ度牙槽骨修整,一般在拔牙后1个月左右修整双侧上颌结节肥大的情况,常常只需修整一侧缺牙部位剩余牙槽嵴情况Ⅰ型:高圆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均足够Ⅱ型:刃状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无明显吸收或轻度吸收,宽度中至重度吸收Ⅲ型:低圆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均中度吸收Ⅳ型:地平状或凹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宽度均呈重度吸收或吸收到基骨或基骨以下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原则正确地恢复形态与功能牙体预备过程中注意保护软硬组织健康修复体龈边缘设计应合乎牙周组织健康的要求修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修复体龈边缘可设计龈下边缘:龈边缘距龈沟底至少0.5mm(牙周要求1mm)√龋坏、楔状缺损达到龈下。

√邻接区到达龈嵴处。

√修复体需要增加固位力。

√要求不显露修复体金属边缘。

√牙根部过敏不能用其他保守方法消除。

抗力形——咬不碎√牙咬不碎——没有薄壁弱尖无基釉√修复体咬不碎——材料、厚度、形状固位形——掉不下来√约束力——形状√摩擦力——密合、平行、点线角清楚、接触面积√粘接力——粘接面积、材料、厚度、稠度烤瓷合金氧化膜——化学结合金属热膨胀系数略高——压应力熔点显著高于陶瓷机械结合范德华力减轻(牙合)力减小(牙合)面面积——减少颊舌径边缘嵴内收,加大外展隙降低牙尖斜度——降低侧向力加深食物排溢沟,增加副沟减牙嵌体——银汞合金充填的替代禁忌症年轻恒牙和乳牙缺损过小或过大磨耗重根管治疗后的无髓牙√洞深应大于2mm;轴壁均应相互平行或外展2°~5°,与就位道一致。

√洞缘有斜面:45°,宽度约0.5~1mm。

去除洞缘无基釉,预防釉质折断。

增加嵌体的洞缘密合性与封闭作用。

▽邻(牙合)面嵌体鸠尾,防止嵌体水平移位,峡部宽度一般不大于(牙合)面的1/2。

箱(盒)状洞形、片切洞形高嵌体——想象全冠只有(牙合)面1mm4个钉洞,钉洞应避开牙尖和髓角,分散于近远中窝及颊舌沟内深度超过釉牙本质界,一般为2mm,直径1mm,相互平行。

全冠禁忌症:年轻恒牙、牙体过小过矮金属冠:(牙合)面预备1.0mm,轴面聚合度2°~5°,0.5~0.8mm肩台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1)对颌牙要么咬在金属上,要么咬在瓷上,不能咬在金瓷结合处2)咬合紧、覆盖小、(牙合)力大——金属3)金-瓷90°对接或深凹槽4)金属基底部分0.3~0.5mm瓷颈环:美观,适用于前牙、前磨牙唇颊侧龈沟浅,要求不显露金属的患者。

0.8mm以上的肩台金属颈环:适用于后牙及前牙舌侧,0.5mm宽,1.0mm高金-瓷混合颈环PFM牙体预备上前牙切斜面斜向腭侧,下前牙切斜面斜向唇侧预备量切端或(牙合)面至少预备出1.5~2.0mm的间隙轴壁金属0.5mm+瓷0.85~1.2mm 聚合角度2~5°肩台唇颊侧或全冠边缘为烤瓷:直角或135°凹面,宽1mm龈下边缘者:肩台位于龈缘下0.5mm。

舌侧金属冠边缘处肩台宽度0.5mm1.桩核冠修复时机牙髓正常或牙髓炎未累及根尖:3天根尖周炎:1~2周,无临床症状有瘘管:瘘管愈合后根尖病变广泛:缩小或愈合2.桩核冠的固位形与抗力形要求a.桩的长度:根尖部保留3~5mm的充填材料作为根尖封闭;桩的长度为根长的2/3~3/4;b.桩的长度大于等于临床冠的长度;桩处于牙槽骨内的长度大于根在牙槽骨内的总长度的1/2c.桩的直径和形态:桩的直径应为根径的1/3d.冠与根面的关系:冠边缘能包绕剩余牙体组织高度不小于1.5mm,牙本质厚度不小于1mm——牙本质肩领3.桩核冠的牙体预备a.去腐及充填物b.全冠预备体,去除薄壁弱尖c.去除薄壁弱尖,形成牙本质肩领d.根管预备:X线片,牙胶尖慢速,循序渐进部分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1)患牙颊舌面是完整的,且保留该面不用并不会使修复体的固位与抗力不足2)牙冠各部位的径较大,尤其唇舌径大且龋坏率低者3)某些倾斜基牙固定桥修复的固位体4)恢复咬合或(牙合)面改形2.前牙3/4冠牙体预备1)邻面预备:相互平行或在切端方向稍聚合2°~5°。

预备的间隙一般不少于0.5mm,唇侧边界止于自洁区。

2)切斜面预备:上前牙切斜面由唇侧斜向舌侧,下前牙由舌侧斜向唇侧。

近、远中方向形成平面,与牙长轴成45°角。

0.5mm以上的间隙3)舌面:分两部分4)邻轴沟预备:与牙冠唇面切2/3平行,位于邻面唇1/3与中1/3交界处,深度为1mm,由切端向龈端逐渐变浅。

平行,稍向切端聚合。

龈端小肩台,无棱角。

5)龈边缘预备及精修完成6)切端沟预备:在切斜面舌1/3处,做一顶角为90°的沟。

沟的唇侧壁高度是舌侧壁的2倍,与邻沟相连。

3.后牙3/4冠牙体预备1)(牙合)面预备:1.0mm间隙,颊侧(牙合)缘嵴外形成小斜面或小肩台。

2)(牙合)面沟预备:1mm3)邻轴沟预备:邻面颊1/3、中1/3交界处,沟深和宽度均为1mm暂时冠制作1.暂时冠的作用(1)保护牙髓(活髓牙)(2)保护牙周组织(3)维持修复间隙,多个临时冠还可保持咬合关系和垂直距离的稳定。

(4)恢复功能(5)诊断作用修复体试合1.冠就位的标志①冠的龈边缘到达设计的位置,有肩台预备的颈缘应与冠边缘密合无明显缝隙②咬合应基本合适③无翘动现象2.细牙线检查邻接:牙线勉强通过3.金合金用氧化铁抛光剂抛光,其他合金用氧化铬抛光剂固定义齿固定桥的组成连接体的设计固定连接体:整体铸造/焊接,接近切端或(牙合)面1/2的部位,其面积不应小于4mm2。

活动连接体:栓道式活动关节相连接。

栓道在固位体上,栓体在桥体上。

双端固定桥(完全固定桥)固定桥所承受的(牙合)力,通过两端基牙传递至基牙牙周组织。

双端固定桥的桥基牙能承受较大(牙合)力,且两端基牙所分担的(牙合)力也比较均匀。

双端固定桥将基牙连接为一个整体,同样符合牙周组织健康要求。

半固定桥两端基牙所承受的应力不均匀,固定连接端的基牙所受的(牙合)力大于活动连接端基牙,容易使固定连接端基牙受到创伤。

半固定桥一般适用于基牙倾斜度大,采用双端固定桥修复时难于求得共同就位道的病例。

单端固定桥(悬臂固定桥)单端固定桥受力后,桥体处形成力臂,产生杠杆作用,使基牙产生倾斜、扭转,容易引起基牙牙周组织的创伤性损害或固位体松脱。

临床上应严格选择病例:缺牙间隙小,承受(牙合)力不大,而基牙又有足够的支持力和固位力者。

复合固定桥一般包括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牙单位,含有两个以上基牙。

当承受外力时,各个基牙的受力反应不一致,可以相互支持或相互制约,使固定桥取得固位和支持,也可能影响到固定桥的固位而引起固位体和基牙之间松动。

复合固定桥包括的基牙数目多而且分散,要获得共同就位道比较困难。

基牙条件——好最好,不好能修好也行1)临床冠根比例以1:2至2:3较为理想;1:1是选择基牙的最低限度。

2)共同就位道。

3)基牙两端的固位体固位力应基本相等。

4)两端基牙支持力应基本相等。

固定桥修复的生理基础1)牙周潜力(牙周储备力)是指在正常咀嚼运动中咀嚼食物(牙合)力大约只为牙周组织所能支持力量的一半,而在牙周组织中尚储存了另一半的支持能力2)牙周膜面积a.上颌:6>7>3>4>5>1>2b.下颌:6>7>3>5>4>2>1c.Ante法则:基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应等于或大于缺失牙牙周膜面积的总和。

固位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提高固位体的固位力:内聚角度不超过5度、嵌体、3/4冠(邻面沟、切沟);2)基牙两端的固位体固位力应基本相等;3)固位体固位力大小应与(牙合)力的大小、桥体的跨度和桥体的曲度相适应;4)固位体之间的共同就位道;5)防止基牙牙尖折裂(冠内固位体)。

桥体龈端与牙槽嵴黏膜接触关系1.接触式桥体1)盖嵴式桥体:适用于上前牙牙槽嵴吸收较多者。

2)改良盖嵴式桥体:自洁作用好,患者感觉舒适,上下颌固定桥均可使用。

3)鞍式桥体:与牙槽嵴接触面积大,自洁作用差。

4)改良鞍式桥体:美观舒适,自洁作用好。

应用较多。

5)船底式桥体:接触面积最小,容易清洁,易滞留食物。

只用于下颌牙槽嵴狭窄的病例。

2.悬空式桥体1)桥体与黏膜不接触,留有至少3mm以上的间隙,2)有较好的自洁作用,又称为卫生桥。

3)仅适用于后牙缺失且缺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的修复病例。

桥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桥体的(牙合)面——功能加减轻(牙合)力2)桥体的颊舌径宽度一般为天然牙的1/2~2/3。

3)桥体的龈端——尽可能减少接触面积(舌侧),既无间隙存在,又不压迫黏膜。

4)桥体的强度:挠曲变形量与桥体厚度的立方成反比,与桥体长度的立方成正比;牙槽骨修整的最佳时间为拔牙后A.即刻修整B.1个月C.3个月D.5个月E.6个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牙槽骨修整的最佳时间为拔牙后1个月。

正常人的开口度为A.2.5~2.9cmB.3.0~3.5cmC.3.7~4.5cmD.4.6~5.0cmE.5.1~5.4cm『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正常人的开口度为3.7~4.5cm。

以下哪种情况的患牙应拔除A.牙槽骨吸收1/3,牙松动Ⅰ度B.牙槽骨吸收1/2,牙松动Ⅰ度C.牙槽骨吸收1/2,牙松动Ⅱ度D.牙槽骨吸收2/3,牙松动Ⅲ度E.牙槽骨吸收1/4,牙松动Ⅰ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牙槽骨吸收2/3,牙松动Ⅲ度此类牙需要拔除。

修复开始前需要进行的口腔检查包括A.口腔外部检查B.口腔内的检查C.X线检查D.制取模型检查E.细菌培养『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修复开始前需要进行的口腔检查包括口腔外部检查;口腔内的检查;X线检查;制取模型检查。

牙体缺损修复后具有稳定而协调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中(牙合)时,(牙合)面有广泛的接触B.正中(牙合)、前伸(牙合)和侧方(牙合)无早接触C.前伸(牙合)时,上下前牙呈组牙接触,后牙无接触D.侧方(牙合)时,上下颌牙呈组牙接触,非工作侧不接触E.侧方(牙合)时,上下颌牙呈组牙接触,非工作侧有接触『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侧方(牙合)时,上下颌牙呈组牙接触,非工作侧不接触,E叙述是错误的。

其他选项均正确。

在牙体预备过程中,预防性扩展的主要目的是A.去除龋坏的牙体组织B.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C.自洁和防止继发龋D.增进修复体的美学效果E.促进牙周组织的健康『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牙体预备过程中,预防性扩展的主要目的是自洁和防止继发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