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行政中心区安置小区工程
回填土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时间:2013年7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准备 (2)
3.1施工进度计划 (2)
3.2组织机构 (2)
3.3劳动力准备 (2)
3.4材料准备 (2)
3.5机具、机械准备 (2)
3.6作业条件 (2)
4、施工方法 (3)
5、验收标准 (3)
5.1主控项目 (3)
5.2一般项目 (4)
6、主要保证措施 (4)
6.1质量保证措施 (4)
6.2成品保护 (4)
6.3职业健康与安全保证措施 (5)
6.4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5)
七、施工记录 (6)
1、编制依据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本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投标文件;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部分框支剪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二层,塔楼位置为筏板基础。
裙楼部分为柱下独立基础加抗水板。
东面为金花茶大道,西面为防城港市林业局新址大楼,南面为灵秀路,
29轴的地下室剪力墙全长为146.6 m×2,南、北面的○A轴北面为拟建工地。
东、西面的○1轴和○
和○Y、○Z轴的地下室剪力墙全长为90.5m×2。
地下室剪力墙厚度400mm,地下一层高为4.200 m,地下二层高度为3.800m。
由于回填部位在竣工后是属于小区道路,回填的高度需要考虑到小区道路的施工,故回填的标高为12.7m,回填土量约为6500m3。
回填土方的采点距离本工程为10公里。
回填时采用东风汽车拉运,挖掘机装车,运到填土部位的附近地点后采用推土机推运进行回填,局部采用手推车配合运土。
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为0.9。
3、施工准备
3.1施工进度计划
回填土施工计划在15个日历天完成,施工日期时间为2014年2月20日至2014年3月6日。
3.2组织机构
回填施工由工长何家华负责组织实施,其它工长配合。
回填土所需的劳动力计划均由工长何家华负责编制,材料员周莉负责组织进场。
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由工长何家华负责。
3.3劳动力准备
施工共需工人20人,其中6人分二组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
3.4材料准备
l、土料:填土的颜色为褐黄、红黄、灰褐色,主要成分为三合土,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2、淤泥和淤泥质土禁止用作回填土料。
3.5机具、机械准备
1台推土机(75KW以内)、1台挖掘机(1m3)、5辆自卸汽车(5吨)、20把铁锹、10台手推车、3台蛙式打夯机(200kg)等。
3.6作业条件
1、回填土前应清除回填土中的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并排除填土部位的积水,并在回填上表面设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
2、施工完的基础和防水工程要填写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经监理方检查验收、签证认可。
混凝土应达到规定强度。
3、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部位采用油漆做好水平标记。
4、施工方法
1、回填顺序:先东面,后南面,再由北向西面。
东面和西面回填时均从○A轴→○Z轴。
2、填土前应检查其土料。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大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
3、回填土要分层摊铺和夯打压实。
本工程采用蛙式打夯机(200kg)进行夯实,分层厚度为200mm,每层夯实遍数为3-4遍。
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4、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5、推土机等施工机械在回填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碰撞砼面。
6、土方回填,应安排在晴天,并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回填过程中,遇雨时,用塑料布覆盖,防止雨水淋湿已夯实部分。
雨后回填前认真作好填土含水率测试工作,含水率较大时将土铺开晾晒,待含水率测试合格后方可回填。
5、验收标准
5.1主控项目
1、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夯实系数不小于0.9。
不合格干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
5.2一般项目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6、主要保证措施
6.1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选用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
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可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2、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严禁汽车直接向基坑中倒土,并禁止用浇水方法使土下沉,代替夯实。
3、机械夯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应用细粒土料回填,并仔细夯实。
4、回填土后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雨天不宜进行回填施工,必须回填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砂土、石屑等填料,周围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
6.2成品保护
1、回填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原有定位标准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损坏或下沉。
2、基础的混凝土要达到规范规定强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损坏。
3、夜间作业,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防止铺填超
厚和挤坏基础。
4、已完填土应将表面压实,做成排水设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浸泡地基。
6.3职业健康与安全保证措施
1、基坑回填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
2、回填土时用车辆运土时,要对道路进行检查,以保证交通道路畅通安全。
车与车的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车辆上均应装设制动闸。
3、用于推车运土回填,不得放手让车自动翻转卸土。
4、按公司有关规定做好漏电保护器和蛙式打夯机的金属外壳接零保护。
5、非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准擅自动用机电设备。
使用蛙式打夯机时,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胶皮线。
操作夯机人员,必须戴胶皮手套,以防触电。
打夯时要精神集中,两机平行间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行路线上,前后距离不得小于lOm。
6、夜间作业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设施,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7、运输车辆进出要用铁铲和扫把清理车轮上的泥土,车上土的堆放高度应以运输过程中不会掉落为宜。
8、对运输道路及时进行清扫并洒水湿润防止扬尘。
6.4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1、随时收集施工垃圾,并运至现场设立的废物临时贮存场地。
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施工垃圾应使封闭吊运,严禁凌空抛散造成扬尘。
2、运土车辆出施工现场时必须在洗车平台进行清洗,以保证城市道路不受污染。
确保土方运输沿线道路清洁,在运输道路两旁派专人及时清扫运土车遗落的尘土,保持市政道路清洁。
车辆出口外20m内设专人清扫马路、洒水,防止扬尘污染。
派专人沿途巡视,发现遗洒立即组织人员清扫。
3、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严禁所有人员在中午12:00至2:30,晚上22:00至6:00
大声喧哗和施工。
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
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4、现场使用的夜间照明设施宜采用定向可拆除有罩型,使用时应防止光污染。
七、施工记录
1、施工日记
2、回填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回填土压实土工试验报告
4、密实度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