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 7 章 低频功率放大器

第 7 章 低频功率放大器


vi 正半周,vb1 > 0,V1 导通(V2 截止),iC1 流过负载RL;vi
负半周,vb2 > 0,V2 导通(V1 截止),iC2 流过负载 RL。在输入
信号 vi 一个周期内,两管轮流工作,RL 上得到完整的放大信
号。
交流通路:
7.4.2 互补对称式推挽 OTL 功放电路
一、电路结构
V2、V3 为特性对称的异型功放 管;V1 为激励放大管,推动 V2、V3 功放管。
这是由于两管交接导通过程中,
基极信号幅值小于门槛电压时
管子截止造成的。故称为交越
失真。
动画 交越失真
二、输出功率和效率 由于两管特性相同,工作在互补状态,因此图解分析时, 常将两管输出特性曲线相互倒置。
1.作直流负载线,求静态工作点。 静态时,管子截止 IBQ= 0,当 ICEO 很小时,ICQ 0。过点 VG 作 vCE 轴 垂 线 , 得 直 流 负 载 线 。 它 与 IBQ = 0 特性曲线的交点 Q,即为静 态工作点。
Re1 和 Re2 为电流负反馈电阻,稳 定静态工作点,并减小非线性失真。
输入变压器用作信号倒相耦合, 在次级 N1、N2 上产生大小相等、相 位相反的信号 vb1 和 vb2。
CL 为耦合电容,作用是隔直通交,并兼作 V2 管的电源。
二、工作原理
静态时,A 点电位为 VG / 2。由于 CL 隔直流,则 RL 上无 电流。
7.4 无输出变压器的推挽功率放大器(OTL)
7.4.1 输入变压器倒相式推挽 OTL 功放电路 7.4.2 互补对称式推挽 OTL 功放电路
7.4.1 输入变压器倒相式推挽 OTL 功放电路
一、电路结构 V1、V2 为参数一致的 NPN 型功 率管。R1、R2 和 Re1 为 V1 的偏置电 阻;R3、R4 和 Re2 为 V2 的偏置电阻, 保证管子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以 克服交越失真。
7.5.1 OCL 功放电路简析
一、中点静态电位必须为零(VA = 0) 为防止因输出端 A 与负载 RL 直接耦合,造成直流电流对 扬声器性能的影响,则 A 点静态电位必为零。采用的办法是:
1. 双 电 源 供 电 : 电 压 大 小相等,极性相反的 正负电源。
2. 采用差分放大电路。
二、最大输出功率 输出最大功率时,集电极电压和电流的峰值分别为
I cVc e
Icm 2
Vcem 2
1 2
Icm Vcem
可见,输出信号越强,输出功率 Po 越大。
为不产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忽略
VCE

S
ICEO 时,则
功放管不失真条件为
Icm ≤ ICQ
Vcem ≤ VG
在输出信号最大且不失真时,有 Icm ICQ ,Vcem VG于 是功放管不失真最大输出功率为
Vcem VG 则最大输出功率
Icm
VG RL
Pom
1 2
VG RL
VG
V
2 G
2RL

Pom
V
2 G
2RL
式中在输出变压器的一次线圈匝数为 N1,二次线圈匝数为 N2时,
则 式中 n = N1/N2。
RL
1 2
N1
2
N2
RL
1 4
n2
RL
4.效率
理想最大效率为 m= 78%。若考虑输出变压器的效率 T,
2.作交流负载线,画交流电压和电流幅值。 过点 Q 作斜率为 -1/RL′的直线 AB,即交流负载线。其中 RL′为单管等效交流负载电阻。在不失真情况下,功率管 V1、V2 最大交流电流 iC1、iC 和交流电压 vCE1、vCE2 波形如图所示。
3.电路最大输出功率
若忽略管子 VCES,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幅值分别为
解 (1)因为
Pc Ic2 RL
所以
RL
Po
/
I
2 c
140 mW
/
31 mA 2
146
(2)因为
RL n2 RL
所以
n RL / RL 146/ 8 4 3
二、电路工作原理 当 vi = 0,电路处于静态,iC = ICQ。因 T2 隔直作用,RL 中无电流,放大器无信号输出。
当 vi ≠ 0,则 vi → vbe→ ib → ic。经 T2 耦合,RL 有电流 iL, 放大器有信号功率输出。
= ·T
通常只有 30% ~ 35%。
结论,甲类功放电路优点是输出波形失真小;缺点是无信 号时,电源供给功率全部转换成热能,因此效率低。
工程应用
1. 功率放大器有一部分电能消耗在功放管上,产生损耗使功 放管发热,热的积累将使晶体管性能恶化,甚至烧坏,为 保证功放管安全可靠地工作,通常功放管集电极有金属散 热外壳,另外通常需要给功放管安装散热片和采取过载保 护措施。
7.2.2 输出功率及效率
一、输出功率 图解分析: 1.作直流负载线: 过 VG 点作直流负载线,与 IBQ 之交点,得静态工作点 Q。
2.作交流负载线: 过 Q 点,作交流负载线 AB。
3. 画 vCE、iC 波形: 得源自弦信号的最大值分 别为 Icm和 Vcem,则功放管集 电极输出功率为
Po
最佳负载电阻为
RL n2 RL
式中,n N1 是变压器的匝数比,称 为变比。 N2
合理选择 n,可得管子最佳负载电阻 R'L。
[例 7.2.1] 图中,负载 RL = 8 ,晶体管集电极输出功率 Po=140 mW,集电极电流 Ic = 31 mA。求:(1)输出变压器 T2 的初级等效电阻 R'L=?(2)要使负载 RL 获得理想的最大功率, T2 的变比 n =?
Vcem VG 则最大输出功率为
I cm
Vcem RL
VG RL
Pom
1 2
IcmVcem
1 VG 2 RL
VG

Pom
VG2 2 RL
OCL输出级示意图
7.5.2 OCL 实例电路
一、电路组成说明
OCL 功放电路实例
1.用复合管提高功率输出级的电流放大倍数
V4、V6 组成 NPN 型复合管,V5、V7 组成 PNP 型复合管。 二者组成复合互补功率输出级。从而提高了输出级的电流放大 倍数,同时也减小了前级的推动电流。
一、以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位置分类
1. 甲类功放:Q 点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电路特点:输出波形无失真,但静态 电流大,效率低。
2. 乙类功放:Q 点在交流负载线和 IB = 0 输出特性曲线交点。 电路特点:输出波形失真大,但静态 电流几乎为零,效率高。
3. 甲乙类功放:Q 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略 高于乙类工作点处。 电路特点:输出波形失真大,静态 电流较小,效率较高。
2. 功放管检测与普通三极管类似,但功放管工作电流比较大, 因而其 PN 结的面积也较大。PN 结较大,其反相饱和电 流也必然增大。所以,若像测量中小功率三极管极间电阻 那样,使用万用表的 R 1 k 挡测量,必然测得的电阻值 很小,好像极间短路一样,所以通常使用 R 10 k 或 R 1 k 挡检测功放管 。
二、以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特点分类 1.有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 2.无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OTL 功放电路)。 3.无输出电容功放电路(OCL 功放电路)。 4.桥接无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BTL 功放电路)。
7.2 单管功率放大器
7.2.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7.2.2 输出功率及效率
7.2.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RP1 作 用 是 调 节 A 点 电 位 保 持 VG/2。RP2 作用是调节 V2、V3 管偏 置电流,克服交越失真。
C4 为自举电容。使 V2、V3 工作 时为共射组态,提高功率增益。
R4 为隔离电阻:对交流而言, 把 B 点电位和“地”点电位分开。
二、信号的放大过程
输入信号 vi 负半周时,V1 输 出正半周信号,V2 导通(V3 截止), i2 通过 RL;vi 正半周时,V1 输出 负半周信号,V3 导通(V2 截止), i3 流过 RL。在 vi 一周期内,V2、 V3 轮流导电,RL 上得到完整的信 号。
一、电路组成 V 为功率放大管,Rb1、Rb2 和 Re 为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 电路,Ce 为射极旁路电容,RL 为负载电阻,T1 和 T2 为输入、 输出变压器,统称为耦合变压器。
耦合变压器的作用,一是隔断直流耦合交流信号,二是阻 抗变换,使功率管获得最佳负载电阻 R'L,以便向负载 RL 提供 最大功率。
动画
三、最大输出功率
因 C3 的作用,单管电源电压为 VG/2。则输出最大功率时, 输出管的集电极电压和集电极电流峰值分别为
Vcem
1 2
VG
;Icm
Vcem RL
VG 2 RL
忽略饱和压降和穿透电流,则
最大输出功率为
Pom
1 2
Icm
Vcem
1 2
VG 2RL
1 2 VG

Pom
VG2 8 RL
Pom
1 2
ICQ
VG
二、效率 1.电源供给功率为
PG = ICQ VG
可见,电源供给功率与信号无关。
2.功放管最大效率为
m
Pom PG
1 2
ICQVG
ICQVG
1 2
50%

= 90%
可见,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仅为电源供给功率的一半,效率
很低。
若考虑 VCES 和 ICEO,则功率管的效率 仅为 40% ~ 45%, 如果再考虑变压器的效率 T(0.75 ~ 0.85),则甲类功放总效率为
第 7 章 低频功率放大器
本章学习目标 7.1 低频功率放大器概述 7.2 单管功率放大器 7.3 推挽功率放大器 7.4 无输出变压器的推挽功率放大器(OTL) 7.5 无输出电容功率放大器(OCL) 7.6 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简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