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物馆观后感8篇:开启奇妙之旅

博物馆观后感8篇:开启奇妙之旅

博物馆观后感8篇:开启奇妙之旅在很多人的心中,博物馆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因为它收藏着世间早已消失了的“宝藏”!也许只是一幅画、也许只是一件器皿……这些在我们生活中看不到的事物,无不在惊艳着我们的眼球,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如果你有参观过博物馆的话,你就一定能感受到生命的奇迹,生活中的不可思议。

而这也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段奇妙之旅。

一、《博物馆观后感300字》今天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心里很高兴,也很兴奋。

首都博物馆真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从外面看就非常壮观,进入大厅后,感觉里面真的很高、空间很大。

馆内收藏和展出的展品也很丰富、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我和同学们认真地观赏、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当老师问:“有谁知道唐三彩在古代是作什么用的?”我大声地回答:“是陪葬用品。

”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真高兴。

通过参观,我知道北京有悠久的历史,深远的文化,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去了解,需要我们去学习。

我自豪,我是一个北京人,我自豪,我是一个中国人。

二、《博物馆观后感500字》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这次我们参观的展览是“古代中国”。

我从小就喜欢历史,这次参观是我期待已久的。

在参观前我从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是以王朝为线索的,从远古时代到近代文明,完整记录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里参观的人很多,“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整整分为八个部分,我看到了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和古朴的图腾,商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陶器,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和战国七雄,秦汉时期的强盛和文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乱后,中华文明迎来了隋唐的鼎盛繁华,无不让我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

其后的宋元明清,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慢慢落伍了,这个展览好像是一幅历史长卷,记载着华夏文明从诞生发展到繁荣衰落,对比博物馆楼上的“复兴之路”的展览,正体现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和科技,到我们这一代人,正承担着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

我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会重新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三、《博物馆观后感600字》随着公交车的缓缓行驶,我们来到了烟草博物馆的馆前。

随着电梯的缓缓上升,我们游览过了一个有一个的小馆。

随着导游亲切、清晰的话语中,我们似乎见证了历史。

当我们在公交车上谈论时,我却发现了这么一件事……当我不经意间回头一瞥时,我发现雷国鸣,陈武,高昌浩三个人沉沉叠叠的坐在了一个座位上,我不须多问,我也可以想象他们三个人的友谊发生了变化,一个细微的动作却见证了他,们的友谊更加坚固了,我想或许经巍然不动,他们细微一个动作的背后得有多大的信任啊!友谊就是这样,在你毫无察觉时,它已经在向你挥手了!友谊来临了,礼貌也是这样的静悄悄。

记得浏览结束时……“同学们今天的浏览结束了,请大家自觉遵守秩序的下楼梯,下楼梯只要几分钟,让我们为这个游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导游所说,我们很自觉的遵守秩序,不过真正令我刮目相看的还是……“同学们再见,下次有空在来参观哦!”“知道”同学们有的礼貌回应当我们迈出最后一步时,我们个个都说“导游再见”“阿姨再见”无一个人不说一个简简单单的回应,也见证了我们已长大。

当在公交车上,我们都在回忆讨论着。

“这个游览好好玩,蜡像做得和真人一样,要不是我仔细看,还以为是真人呢!”“这个不是真人吗?我一直以为是真人呢!”我们的欢声笑语在每一层楼里徘徊,似乎声音就像一个漂流瓶永远得静止在了博物馆里,也荡漾在每人心底的那个角落里。

即使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游览,可是我们每个人却在这个游览中寻得了珍贵的友谊,也寻得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与礼貌。

四、《博物馆观后感700字》博物馆游览记今天,我和弟弟还有外婆,来到龙泉山脚下的博物馆。

一来到博物馆,我感到一股古老文化的氛围。

一进去就看见了《烟水万人家》,这一幅景象,这是一个渔翁,他身穿箬笠,手上拿着一根长竹,仿佛是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在捕鱼。

再往前走,我们又看到河姆渡人的文化。

他们的石斧、石锤等东西,让我开了眼界。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古代人民晒盐的景象。

这是由三维立体电影放的,我们的面前还放着古代晒盐的用具;还有耕织的道具;茶具和余姚古代传统服装等。

我们走过“通济桥”,来到了二楼。

二楼的景色更美了,一走上去就能看到余姚夜间美丽的景色,没想到在这幅美丽的景色后面是电梯。

在往里走,就能看到我们余姚的四大名人的介绍了,我还看到了严子陵的石像呢!马上,你又能看到孙家和虞家的介绍,那介绍仿佛是一本巨大的古书。

一旁还有青瓷器、秘色瓷、等瓷器。

再向左走,你就能看到用蜡做的人,正惟妙惟肖地唱着姚剧呢!一旁还有介绍毛竹节的电影。

哇!这里的果蔬可真多啊!琳琅满目,数也数不清,这些果蔬都是泡沫做的,是我差点分不清了。

在果蔬的一旁你还可以看见渔夫打鱼的工具。

如果你抬头,还能看见大桥上有许多蜡人在舞狮子呢!桥下还有许多人抬着一个身穿长袍,头带官帽的人。

当然,也是蜡做的。

它们惟妙惟肖,和真的一样。

两旁还有假人在卖动西呢!有丝绸店、中药店,还有茶馆……啊!沧海桑田,岁月流逝,七千年前的文明圣火,照亮着姚江儿女勤劳智慧,开拓创新的坚实脚步。

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余姚,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古今文明交相辉映,经济更具实力,文化更富特色,环境更加优美,民生更为殷实,正向着和谐宜居城市目标迈进。

五、《博物馆观后感800字》今日,风和日丽,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简称博物馆游。

在教学楼边,一大排大巴车已经原地待命。

上了车,我的心像一只飞奔的快马,希望着笨重的车体赶快开动,在途中,我总情不自禁地向外眺望着,迫切的希望能看到那“北京自然博物馆”几个大字。

到了博物馆,我们第一站来到了原始哺乳动物展,讲解员阿姨先后为我们介绍了大象、马与犀牛的进化过程,讲述他们从矮小到笨重在逐渐走向灵活,随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机器,它可以测出你的体重,并与史前的生物做比较,于是我们几个重量级的人物一起上秤,与马门溪龙做了对抗,竟然还是差了它200多倍,我们又看到了中国的第一朵花,他小巧玲珑,虽然是个化石,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生命力旺盛。

之后,我们来到了水生动物的房间,看到了史前生物,如三叶虫等,通过一个镜子,我们看到了几个水生动物的种种变化,虽然叫不上来名字,但我们都津津有味地看了半天,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惊叹。

然后,我们上到了二楼,正直走过去,看到了蕨类植物繁荣时期的景象,一株株形态各异的高大树木呈现在我们眼前,在树的旁边,我们可以看见一只只音箱大的蜻蜓,异常可怕。

继续向前走去,我们渐渐地从远古走向了现代,我们看到了现代动物的巢穴,例如海狸,它把它那圆圆的脑袋露出水面,友好的向我们招呼,随后,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陆生动物,例如狼、鹿、虎的家园,虽然他们繁殖能力强,但因认了的肆意破坏,他们的数量正在逐步将少,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最后,我们往楼下走,来到了一个现代生物的房间,体验了猫头鹰的视觉,触摸了现代的种种奇怪生物,但没多久,集合时间到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慢慢走回去集合。

这次参观博物馆,使我了解了许多的生物的结构特点,进化过程,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来,但是这次我依旧感到很新奇,巩固了知识,不过遗憾的是我没有去参观恐龙的房间,不过如果有时间,我一定会再来这个博物馆来了解更多的生物奥秘。

六、《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昨天,在书社和团委的组织带领下,参观了首都博物馆,感慨万千。

走进馆内,心中顿生一种空旷,久远,浑厚,庄重之感。

穿过曲缓的走廊,我们逐层观阅。

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

踏着清缓流转的音乐,走进了明清绘画作品展。

昏黄的灯光下,一幅幅巨大的山水泼墨画,或挂立,或横铺,笔墨工细,设色淡雅,诗画相融。

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肆意挥洒出意境深邃,飘逸,清幽,惟美的世外桃源。

而这形神兼备的绘画艺术足以展示古代封建文化鼎盛时期的独特魅力。

往上走,是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

中国书法艺术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一,可谓中华文化艺术之“大雅”与“大美”。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有如无声的诗,无音的歌,一寸毫锥,挥洒气韵风骨,爱恨离愁,书写着人们最本质的精神世界。

有“集书之大成者”美誉的着名书画家文徽明书法造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

适笔遒劲流畅,法度严谨,笔峰挺秀,自成一体。

令人拍案称奇。

第四层是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

有各种兵器,如直内短胡——穿戈,柱脊短剑,长铤箭镞,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争战不休的社会状况。

也陈列着许多生活用具,如饮酒纹鼎,礼仪上用于客人洗手的双耳蝉联纹盘和装饰的鸠权杖首饰。

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见光明的器物,尽管有些是锈迹斑斑,但以其丰富的器类,高超的工艺技术,超凡的艺术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鲜明的特点早已闻名于世。

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光芒的青铜器体现了古人模仿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形态的珍贵材料。

最引人注目的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它们千奇百态,温润透彻,令人赏心悦目。

而各种玉璋、玉制诗洗、翡翠雕龙带钩和李莲英戴的翡翠扳指以及从他墓中掘出的大量金、银、玉器也反映了皇室的奢华和清朝晚期的腐朽衰败。

最后一站是“元代青花瓷展览”。

周杰伦的一首绝美的《青花瓷》把人们对瓷的喜爱演绎得淋漓尽致。

置身于这色彩纷呈,灵巧秀逸,精致独特的瓷海中,仿佛隔着千年的烟雨,望着“袅袅的炊烟”,体验到古人淡雅的情思及对美的追求。

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这样一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化身。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中华文化的逐渐势微、凋落已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在展览中,参观人数最少的当数字、画展了。

中华的书法、字画不再受到关注,由此联想到没落的中医,凋零的戏曲,传统节日的迷失以及西洋节日的盛起。

国家在文革之后就没有形成一种文化体系,而导致现有状况。

尽管近年来不断出现“祭祖大典”,“孔子祭典”之类活动,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所以我们不但要懂得珍惜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应该竭力将其发扬光大,让它走出记忆,活在当下,重新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七、《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