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讲地图

第二讲地图

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 •在一张地图上,同在60° N纬线上的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33.3厘米, 已知两地的地方时相差2小时。

则此图的比例尺为()C. 1 : 1 000 000D. 1 : 500 000解析:由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可知,两地经度相差30°, 60°N纬线长度为1赤道的一半,故两地距离为30X 111X2= 1 665千米,根据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可计算出,此图比例尺为1 : 5 000 000。

答案:A2. (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

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②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③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④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地图三要素的相关知识。

甲、乙两图中同一城市面积在甲图中大,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大,即比例尺大,①项正确,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②项正确。

答案:A3.右图中,属于注记的是()第二讲地图A. 1 : 5 000 000B. 1 : 10 000 000▲天堂寨I 729②1 729 ③天堂寨④▲和1 729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图中▲是图例,1 729”和“天堂寨”分别是数字注记和文字注记。

答案:B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河水自西向东流),读图,回答4〜5 题。

4 •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A. 110° 线B. 30°N 线C. a线D. b线5.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他因素)太阳能最丰富的是()A. a线南坡B. 30°N线以南C. b线南坡D. 110°线以东解析:根据图中河水自西向东流可知a线为山谷,因为河流流向与山谷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b处为山脊,是分水岭,其南坡为阳坡,接收太阳辐射多于北坡。

答案:4.C 5.C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7题。

6.图中河流交汇处以下河段的大致流向是()A .由西北向东南B.由西向东C.由东南向西北D.由东向西7•关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描述正确的是()A .甲地麦浪滚滚B.乙地两山对峙C.丙地梯田层层D. 丁地茶园青青解析:第6题,河流形成于河谷中,其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由此可确定出河流的流向。

第7题,乙地位于河谷之中,因而可体现出两山对峙的景观;该地区为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丙地太陡,不宜建梯田;丁地较平坦,可种植粮食作物。

答案:6.D 7.B图甲为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乙为沿图甲中AB、CD、EF、GH四条剖面线中的某一条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8〜9题。

8. 图乙所示的地形剖面图对应图甲中的剖面线是()A. AB 线C. EF线D. GH 线9. 图甲中沿EF 线行进,所能到达的最高点的海拔可能为()A. 450米B. 550米C. 650米D. 700米解析:第8题,从图乙中的剖面看,最高处超过了海拔600米,左侧起点海拔低于200米,因此只有AB线符合。

第9题,沿EF线行进,可看到与该线相交的最大等高线是600米等高线,说明所能到达的最高点的取值范围在600米到700B. CD 线乙米之间。

答案:8.A 9.C、综合题10. 我国南方某市进行旅游调查后计划在本市某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 为旅游规划图。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市新规划建设的别墅度假村位于城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2 0001 KTM)1 60D1 4WI 200I 000»(»(3)在观景台M、N之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在I、U两方案中较合理的是________ ,简述理由。

(4)在观景台M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

解析:第⑴题,通过指向标,很容易确定出新规划建设的别墅度假村位于城区的西北方向。

第(2)题,N观景台西侧两等高线相交在一处,说明有陡崖存在,又因该处有河流流经,因而有瀑布的存在。

根据图中穿过陡崖的等高线可以判断出瀑布底部所处海拔的范围。

第(3)题,根据两条线路经过地区等高线的疏密,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第(4)题,主要考查剖面图的绘制。

答案:⑴西北(2)瀑布400〜600米(3)n I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陡,线路坡度大,不易施工;u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相对平缓,线路坡度较小,易于施工。

下图(2) N观景台可欣赏的景观最可能是________ ,该景观底部所处的海拔范围600300、加旷帑岛握121观址台Q湖泊分带林負剧霍度很村(4)不能。

、选择题(2013年高考重庆文综)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读图回答下题。

21.2520甲.1424411A15*11 yf*科桂谅丙・L64T.23J—盛彳亍凤向*粘逍雄工1 •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A .东B.南C.西D.北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的选择,以及地图上方向的判断能力。

准确获取指向标及图例是关键,不能正确认识图例“断道施工”易错选B。

选择最短距离应把道路长度数字累加,比较得出C项正确答案:C(2013年北京朝阳模拟)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仲位:米)。

读图,回答2〜3题。

2. 仅考虑地形条件,图中所示四处聚落中规模扩大的可能性较大的是()提升题组A. aB. b3. 站在乙处,最有可能看到全貌的聚落是()A . aB . bC . cD . d解析:第2题,从图中等高线分布的特点看,四地中,a 聚落所在的位置地 形比较平坦开阔,其规模扩大有较大的空间。

第3题,从图中乙地向四个聚落分 别连线,看其所经过的地形的变化,可以看出,由乙向 a 聚落看,地势是逐步降 低的,可以一览无余;由乙向b 聚落看,沿途甲处地势变高,对观测b 聚落产生 视觉障碍;乙处相对于c 、d 聚落来说,其位置在一条山脊的背面,根本就看不 到这两个聚落。

答案:2.A 3.A(2013年高考四川文综)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 图中相 邻等高线之间高差约为30米。

读图回答4〜5题。

4.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鞍部B . 山谷C . 山脊D .山顶5.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咼差可能是( )A . 156 米B . 178 米C . 220米D . 255米解析:第4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林木 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是关键,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条件好的地区,林木生长茂 盛,山谷地区水分条件最好,因此 B 项正确。

第5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 读及应用。

由上题可知,东西两侧最低处位于东侧,最高处位于西侧,中间有 7 条等高线,其最大高图例 j 等硏线(非,差是(7 + 1)d,d为等高距,即最大高差小于240米,因此C 项正确。

答案:4.B 5.C(2013年江苏六市模拟)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6〜7题raw Q 吧e —河说一杯進6•有关甲、乙、丙、丁四点的视线范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可以互望B.乙丙可以互望C.乙丁可以互望D.甲丙可以互望7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当地法规规定:河道200米范围内为水源保护区,且地面坡度(坡度=两地高差/水平距离)大于40%以上的地区为崩塌危险区,不准开发。

有一位牧民希望寻找一处理想的场所建牧场,在符合法规的同时欣赏牧场朝阳,则该牧场可能位于()A .甲B.乙C.丙D. 丁解析:第6题,图中显示甲、乙之间为一个地势相对较低的区域,两地之间没有障碍,故可以互望;可借助画地形剖面图方法来判读其他三地,均不能互望。

第7题,依题意,距离河道200米之内不能建牧场,则可排除丙地;地面坡度大于40%以上的区域不准开发,可排除丁地;还能欣赏朝阳,要求牧场地势要西高东低,乙地东侧有山脊,不符合条件,甲地地势西高东低,符合要求,故选A 项。

答案:6.A 7.A二、综合题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 ⑥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 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 用数字表示)。

(4)____________ 小河流向。

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 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理由是。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是陡崖(如图中的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

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峰(如图中的⑤、⑦);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如图中的①)。

等高线的曲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如图中的③);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图中的④)。

两个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为鞍部(如图中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⑥)。

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垂直距离,实际上是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

已知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根据公式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结果应是厘米,要把它转化成所要求的单位千米。

小河流向应注意箭头和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

AC和BC的引水问题,不要被距离远近所迷惑,而应选择水是从由高处向低处流的AC。

开辟梯田,应考虑平缓的坡度、灌溉水源和修水库后可能被淹没等条件,所以选择在甲处开辟梯田,要比乙处适宜。

答案:(1)①盆地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⑤山顶⑥鞍部(2) 11 4.6(3) 1 : 100 000(4) 东北AC ;因为A 处比C 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 处比C 处低,往高处引水较困难。

(5)甲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是在建坝后,乙处会被淹没,甲处濒临水库,灌溉方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