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B、理想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现行标准成本2、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3、甲公司是一家模具制造企业,正在制定某模具的标准成本。
加工一件该模具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加工操作时间为90小时,设备调整时间为1小时,必要的工间休息为5小时。
正常的废品率为4%。
该模具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是()小时。
(★★)A、93.6B、96C、99.84D、1004、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准备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5、甲公司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
某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3元/小时,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小时。
2019年9月,该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00件,实际工时为25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000元,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元。
(★★)A、150B、200C、250D、4006、在标准成本管理中,成本总差异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
其计算公式是()。
(★)A、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B、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预算产量下实际成本C、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预算产量下标准成本D、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预算产量下标准成本7、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每千克40元。
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千克/件,标准价格为45元/千克,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元。
(★)A、360000B、320000C、200000D、-1600008、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支出与按实际工时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相乘得的预算数之间的差额是()。
(★)A、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B、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C、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能量差异9、下列因素中,一般不会导致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是()。
(★★)A、工资奖励制度的变动B、工作环境的好坏C、工资级别的升降D、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10、企业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时可以使用三因素分析法。
下列关于三因素分析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C、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D、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1、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
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6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
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2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A、100B、150C、200D、300二、多项选择题()1、甲公司制定产品标准成本时采用现行标准成本。
下列情况中,需要修订现行标准成本的有()。
(★)A、季节原因导致材料价格上升B、订单增加导致设备利用率提高C、采用新工艺导致生产效率提高D、工资调整导致人工成本上升2、甲公司制定产品标准成本时采用基本标准成本。
下列情况中,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有()。
(★)A、季节原因导致材料价格上升B、订单增加导致设备利用率提高C、采用新工艺导致生产效率提高D、工资调整导致人工成本上升3、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正常标准成本低于理想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的主要用途是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C、基本标准成本与各期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可以反映成本变动的趋势D、现行标准成本可以作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进行计价4、在确定直接人工正常标准成本时,标准工时包括()。
(★★)A、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B、必要的工间休息C、设备调整准备时间D、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5、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中,()。
(★★)A、价格差异的大小是由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用量高低所决定的B、价格差异的大小是由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用量高低所决定的C、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D、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6、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形成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相似B、正常标准成本从数额上看,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水平C、标准成本制度对服务类企业通常不适用D、在标准成本系统中,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指预计下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材料市价7、下列各项原因中,属于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形成原因的有()。
(★★)A、材料运输保险费率提高B、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增加C、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增加D、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增加8、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通常把变动成本差异分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和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种类型。
下列标准成本差异中,通常应由生产部门负责的有()。
(★★)A、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B、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C、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差异9、下列关于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考核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水平时以预算数作为标准,不管业务量增加或减少,只要实际数额超过预算即视为耗费过多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C、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高低取决于生产能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已利用生产能量的工作效率两个因素D、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的差额为耗费差异三、计算分析题()1、B公司生产乙产品,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资料假定B公司实际生产乙产品100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25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550000元。
要求:(1)计算乙产品标准工资率和直接人工标准总成本。
(2)计算乙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2、乙公司生产M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
月标准总工时为23400小时,月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84240元。
工时标准为2.2小时/件。
假定乙公司本月实际生产M产品75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15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7000元。
要求:(1)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
(3)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4)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5)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四、综合题()1、某企业5月份计划投产并完工A、B两种产品,预计A、B两种产品的数量分别为160件和180件,耗用甲材料的标准分别为8千克/件和4千克/件,甲材料标准单位成本为17元/千克,5月份实际生产A、B两种产品的数量分别为150件和200件,实际耗用材料分别为2100千克和840千克,其实际成本总共为33600元。
要求:(1)根据产品所耗用的实际产量下标准材料耗用量分配A、B产品应分摊的实际材料费用。
(2)根据(1)的结果计算A产品材料费用的标准单位成本和实际单位成本。
(3)计算分析A产品材料费用的成本差异:①A产品直接材料费用总差异;②A产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③A产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2、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工时用量标准为1000小时,制造费用均按人工工时分配。
(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要求:(1)填写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表格中用字母表示的数据;(2)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3)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4)计算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人工效率差异;(5)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6)采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
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预计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因此选项A错误;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设备调整准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因此选项B错误;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选项C正确;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并且两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选项D错误。
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设备调整准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
因此该模具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90+1+5)/(1-4%)=100(小时)。
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标准工时包含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必要的时间,而不包含偶然或意外发生的时间,选项A、C、D均不正确。
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1000/250-3)×250=250(元)(U)。
6、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成本总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选项A正确。
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直接材料用量差异=(32000-8000×3)×45=360000(元)(U)。
8、正确答案:A根据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基本计算公式,可知选项A正确。
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直接生产工人升级或降级使用、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工资率调整、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等,因此,选项B不会导致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会导致直接人工效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