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表面粗糙度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表面粗糙度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表面粗糙度习题参考答案
1、填空题
⑴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表面出现的许多间距较小的、凹凸不平的微小的峰和谷。

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越光洁。

⑵取样长度用_l_表示,评定长度用_ln_表示;轮廓中线用_m__表示。

⑶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高度参数和间距参数两项。

⑷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应在满足表面功能要求情况下,尽量选用__较大_的表面
粗糙度数值。

⑸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_小于_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⑹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其代号、符号可在图样右上角统
一标注。

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用_Ra表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用_Rz表示;轮廓
最大高度用_Ry表示。

⑻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应标注在__可见轮廓线_、_尺寸界线_或其延长线
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_指向__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方向必须
与_尺寸数字方向__一致。

2、问答题。

⑴简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由于零件的表面粗糙不平装配后,引起实际间隙的增大
或减小了实际过盈,从而引起配合性质的改变或降低了配合的边接强度。

2)对耐磨性的影响。

因零件表面粗糙不平,两个零件作相寻运动时,会影响它
们之间的磨擦性能,并且粗糙的表面会主生较大的磨擦阻力。

影响运动的灵活性,使表面磨损速度增快,亦使消耗的能量增加。

3)对抗疲劳强度的影响。

零件表面越粗糙,表面上凹痕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越
严重。

当零件承受交变载荷时。

容易引起疲劳断裂。

4)对抗腐蚀性的影响。

粗糙的表面,它的凹谷处容易积聚腐蚀性物质,造成表
面锈蚀。

⑵规定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或减弱表面波度的影响;规定评定长度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反映轮廓的真实情况。

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哪些?优先采用哪个评定参数?
答: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z。

优先选用Ra。

⑷表面粗糙度与形状误差有何区别?
答:形状误差属于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一般由机床、刀具、工件所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所造成的。

而表面粗糙度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指加工后,刀具在工件表面留下的波峰和波长都很小的波形。

3、综合题:
⑴解释如下表5-1中所示表面粗糙度标注符号的意义。

表5-1
代号意义代号意义
解:
表5-1
代号意义代号意义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
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
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
3.2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
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
为3.2μm
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
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
3.2μm,Ra的下限值为1.6μm3.2μm,Ra的最小值为
1.6μm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
度,Rz的上限值为3.2μm糙度,Rz的最大值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
粗糙度,Rz的上限值为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为
3.2μm,Rz的下限值为1.6μm3.2μm,Rz的最小值为
(在不引起误会的情况下,也1.6μm
可省略标注U、L)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
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
3.2μm,Rz的上限值为1.6μm3.2μm,Rz的最大值为
1.6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
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
3.2μm,传输带0.008-0.8mm3.2μm,取样长度0.8mm,
评定包含3个取样长度⑵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下图5-1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圆柱面φd3,R a最大允许值为3.2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孔φd1,要求R a最大允许值为3.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A,要求R y最大允许值为3.2μm。

4)其余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要求R a允许值均为25μm。

图5-1 解:参考答案如图5-1所示。

参考答案图5-1 ⑶指出图5-2中标注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图5-2
解:参考答案如图5-2所示。

参考答案图5-2
⑷如图5-3所示,零件的各加工面均由去除材料方法获得,将下列要求标注在图上。

1)直径为φ50的圆柱外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2)左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1.6μm;
3)直径为φ50的圆柱的右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4)直径为φ20的内孔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为0.8μm,下限值为0.4μm;5)螺纹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1.6μm,最小值为0.8μm;
6)其余各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25μm。

图5-3
解:参考答案如图5-3所示。

参考答案图5-2
⑸判断下列各对配合使用性能相同时,哪一个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高?说明理由。

1)φ50H7/f6与φ50H7/h6。

2)φ20h7与φ80h7。

3)φ20H7/e6与φ20H7/r6。

4)φ30g6与φ30G6。

解:1)φ50H7/h6要求高些,因为它是小间隙配合,对表面粗糙度比大间隙配合的φ50H7/f6更敏感。

2)φ20h7要求高些,因为φ80h7尺寸较大,加工更困难,因此应放松要求。

3)φ20H7/r6要求高些,因为是过盈配合,为了连接可靠、安全、应减小粗糙度,以避免装配时将微观不平的峰、谷挤平面减小实际过盈量。

4)φ30g6要求高些,因为精度相同时,孔比轴难加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