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11 洁净空调与通风本工程为赣州章源钨业高性能、高精度涂层刀片一期年产1000万片技术改造项目,本次设计为全厂各生产厂房及主楼暖通、空调设计。

11.1 专业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设计技术规范(YS5017-2004)11.2 工程概况(1)本次技术改造项目全厂各生产厂房空调面积:14528m2,其中混合料车间:1682.1m2、压制车间:1243.5m2、烧结车间:1729.4m2、研磨珩磨车间:1873.5m2、CVD化学涂层车间:1063.5m2、PVD物理涂层车间:1063.5m2、模具切削实验中心:1710m2、主办公楼:5747m2。

考虑到年产400吨棒材项目棒材车间(计算空调面积:1293.3m2)空调冷(热)源由本次技术改造项目统一输送,则全厂各生产厂房空调面积增为17514m2。

空调夏季总冷负荷约为:7029.1kW,空调冬季总热负荷约为:4912.7kW。

按工艺对冷冻循环水温度要求,设置中温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一座,低温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1一座,低温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2一座。

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亦同时考虑年产400吨棒材项目棒材车间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容量。

(2)设计范围:本工程暖通专业设计范围:全厂供暖、通风、空调及暖通管网设计:a.对工艺有要求的场所设置通风、事故排风装置、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洁净空调系统设计。

b.按空调冬、夏季负荷要求设置空调冷(热)媒循环水主机站房,利用生产工艺循环水余热经水源热泵空调机组余热利用系统提升温度后,向全厂有微正压温湿度控制要求及洁净空调要求的生产车间、库房等提供空调热源,并进行空调供回水管网设计。

c.按工艺对冷冻循环水温度要求,设置工艺中、低温冷冻循环水制冷站,并进行工艺冷冻循环水管网设计。

(3)设计内容:a. 混合料车间混料区、压制车间、PVD物理涂层车间设置微正压洁净空调系统,洁净度要求达到N9级;烧结车间、研磨珩磨车间、CVD化学涂层车间、模具切削实验中心设置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混合料车间磨制区和喷干区采用直流式空调系统;所有工艺车间空调系统均按工艺要求保持室内微正压。

主楼一层展厅、管理部等设置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空调系统;主楼二层压坯、混合料等仓库对环境相对湿度有较高要求,设置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质检室、包装部、成品仓库以及环形走廊等生产周转区域设置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主楼三层及四层化验检测中心、研发中心、技术设计室、工艺技术室、计算机中心等区域设置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空调系统。

b. 对各车间一层辅助生产区域设置机械排风;对空调主机房、工艺中低温冷冻循环水制冷机房、空压机站等动力站房设置机械排风;对高、低压变配电室设置机械排风。

c. 对混合料车间磨制区喷干区、CVD化学涂层车间、PVD物理涂层车间设置事故排风;对制氮站、柴油发电站等设置事故排风。

d. 对特气站含酸腐蚀性气体间排风设置负压集中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尾气超屋面排放,并设置区域事故排风。

对特气站惰性气体间、易燃易爆气体间气瓶室等设置负压事故排风系统,稀释后超屋面排放。

e. 对主楼一、三、四层中心区域的内置展厅、质检中心、计算机中心、环形走廊等,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

f. 根据冬、夏季空调负荷要求,并针对本项目无第二热源特点,空调主机选用水源热泵空调机组,利用工艺循环水作为冬季热源水,降低冬季空调系统运行能耗;春、夏、秋三季利用工艺循环水余热作为各车间组合式空调机组相对湿度调控热源,实现全厂空调系统低碳运行。

g. 中温工艺冷冻循环水最大循环量为:226.7m3/h,最大计算冷负荷为:1901kW。

按中温工艺冷冻循环水使用区域分区要求,设置中温25/17℃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一处。

低温工艺冷冻循环水仅有二个车间使用,最大循环量分别为:38.9m3/h和8m3/h,最大计算冷负荷分别为:361.7 kW和74.42kW。

按低温工艺冷冻循环水使用区域分区要求,在研磨及珩磨车间和压制车间各设置一处低温15/7℃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

11.3 赣州市室外气象计算参数表11-1 室外气象计算参数11.4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各生产厂房空调室内设计参数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其中洁净度级别按照主工艺区—辅助工艺区—辅助过渡区进行逐级级配,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10Pa;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应不小于20Pa;同时兼顾空调室内温度梯度设置。

主楼各管理、技术、设计及生产周转区域设置集中空调系统,其生产周转区域温湿度与各车间工艺辅助过渡区尽量相同或接近。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1-2:表11-2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表说明:a.洁净度N9级对应于空气中≧0.5um的粒子数不大于35200000个/m3。

b. 各生产厂房内办公室、更衣辅助间等辅助用房室内参数按邻近工艺生产车间兼顾温度梯度设置。

11.5 空调冷、热源设备选型11.5.1 空调冷源拟选用4台LSR1840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按一期工艺达产配置3台,预留1台位置待二期工艺达产时购置投运,制冷站二期总装机制冷量7364kW。

热泵机组单机额定制冷量Q L=1841kW,采用R22冷媒,制冷机能效比COP值为4.64,夏季空调系统冷媒水量V LM=344m3/h,冷媒水进出口温度:12/7℃;冷却水量V LQ=414m3/h 进出口温度32/37℃。

系统配置空调循环水泵4台(一期三用一备配置,二期工艺达产时4台投运),单机流量Q=346m3/h,扬程H=60m,电机功率N=90kW。

系统冷却水由给排水专业结合全厂冷却循环水系统统一提供。

11.5.2 空调热源由上述4台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组成全厂冷却循环水冬季热回收系统,利用全厂冬季工艺冷却循环水作为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热源,热源水最大用量:V RY=1032m3/h,平均用量:V RY=620m3/h。

由水源热泵机组将空调热水水温提升后供空调系统供暖使用,制热能效比COP值为 3.949。

冬季空调系统热水供回水温度为50/45℃,热源水进出口温度32/25℃。

循环泵共用。

冷却后热源水并入全厂冷却循环水系统,降低循环冷却塔工作负荷。

冬季视负荷情况减少机组开启台数,多余冷却水仍由全厂冷却循环水系统集中处理。

为此,既可不再引入第二能源,还可大量节省全厂冬季供暖能耗,实现低碳运行。

空调制冷站设置在研磨及珩磨车间一层辅助设备用房内,与全厂冷却循环水站房毗邻,以便于全厂冷却循环水夏季和冬季热回收利用。

11.6 空气调节混合料车间磨制区和喷干区采用直流式空调系统,其余各生产厂房均为大空间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或洁净空调厂房,空调送风方式需采用全空气低速送风系统。

11.6.1洁净厂房(1)对洁净度要求N9级,室内相对湿度φ<45%洁净厂房(混合料车间混料区、PVD物理涂层车间),选用XCS系列水冷新风独立温湿度控制机组对新风进行降湿处理后,新风送入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再次调整空气状态及空气品质,对洁净厂房送、回风实现温湿度调节。

XCS系列水冷新风独立温湿度控制机组由新风初效过滤+一级水冷表冷器降湿+二级直膨式表冷器降湿+送风机组成。

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由入口初效过滤段(袋式)+混合段+中效过滤段(袋式)+表冷段(6排)+送风机段+扩散段+消声段+中间段+亚高效过滤段+电加热调整段+出风段组成。

(2)对洁净度要求N9级,室内相对湿度φ<50%洁净厂房(压制车间等),新风进入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经一级水冷表冷器降温降湿预处理,再由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再次调整空气状态及空气品质后,对洁净厂房送、回风保证洁净度和实现温湿度调节。

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由新风段+新风初中效过滤段(袋式)+一级水冷表冷器降湿段(4排)+混合段+中效过滤段(袋式)+表冷段(6排)+送风机段+扩散段+消声段+中间段+亚高效过滤段+电加热调整段+出风段组成。

(3)对洁净度要求N9级洁净空调系统各送风点设置保温亚高效(99.9%>η≥95%)送风口,送风方式均为顶送;所有回风点均设置带可抽出平板式过滤回风口,回风方式均为底回。

(4)洁净空调机组的送风机采用变频电机,大风量用于生产时空调送风,小风量用于非生产时,维持洁净室~10Pa正压值。

11.6.2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1)对室内相对湿度φ<45%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研磨、珩磨车间等),选用XCS系列水冷新风独立温湿度控制机组对新风进行降湿处理后,新风送入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再次调整空气状态及空气品质,对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送、回风保证清洁度和实现温湿度调节。

XCS系列水冷新风独立温湿度控制机组由新风初效过滤+一级水冷表冷器(4排)降湿+二级直膨式表冷器降湿+送风机组成。

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由入口初效过滤段(袋式)+混合段+中效过滤段(袋式)+表冷段(6排)+送风机段+扩散段+消声段+中间段+电加热调整段+出风段组成。

(2)对室内相对湿度φ<50%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烧结车间、CVD 化学涂层车间、模具、切削实验中心),新风进入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经一级水冷表冷器(4排)降温降湿预处理,再由组合式空调机组再次调整空气状态及空气品质后,对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送、回风保证清洁度和实现温湿度调节。

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由新风段+新风初中效过滤段(袋式)+一级水冷表冷器降湿段(4排)+混合段+中效过滤段(袋式)+表冷段(6排)+送风机段+扩散段+消声段+中间段+电加热调整段+出风段组成。

(3)恒温恒湿厂房空调系统送风方式均为顶送,所有回风点均设置带可抽出平板式过滤回风口,回风方式均为底回。

(4)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空调机组的送风机采用变频电机,大风量用于生产时空调送风,小风量用于非生产时,维持室内微正压值。

(5)对工艺生产中使用添加剂的混合料车间和使用特种气体的CVD化学涂层车间、PVD物理涂层车间,其净化空调系统或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的所有新风机组、组合空调机组均采用防爆型,并配置相应的防爆风机和防爆电机。

配套送回风管道上配置防火阀。

(6)各车间新风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均设置在相应车间一层辅助设备用房内。

11.6.3主楼空调(1)主楼一层由管理部、培训部、市场部、展厅、餐厅等管理和功能区域组成,三层、四层由研发中心、技术设计室、工艺技术室、计算机中心等技术和和功能区域组成,均设置舒适性空调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