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某小区智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北京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X月目录第1章概述 (8)第2章设计思想 (10)第3章设计宗旨 (13)第4章设计依据 (15)第5章综合布线系统 (17)5.1 概述 (17)5.2 设计标准依据原则 (19)5.2.1 设计标准 (19)5.2.2 安装及调试依据 (20)5.2.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20)5.3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25)5.4 产品选型 (26)5.4.1 选型基本要求 (26)5.4.2 选型功能要求 (26)5.5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7)5.5.1 用户需求分析: (27)5.5.2 设计目标 (30)5.6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31)5.6.1 水平子系统 (32)5.6.2 管理间子系统 (34)5.6.3 垂直干线子系统 (38)5.6.4 管理子系统 (39)5.6.5 建筑群子系统 (40)5.6.6 国际互联网网络拓扑图 (41)5.7 桥架管槽线缆铺设设计 (41)5.7.1 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方式 (41)5.7.2 线管布线 (43)5.8 综合布线验收测试 (44)5.8.1 验收测试标准 (45)5.8.2 测试仪器设备 (45)5.8.3 测试项目 (49)第6章网络系统工程 (53)6.1 建网背景 (53)6.2 需求分析 (53)6.3 建网目标 (54)6.4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54)6.5 方案技术选型 (55)6.5.1 网络技术比较 (55)6.5.2 网络骨干的技术选型- 千兆以太网 (58)6.6 方案总体设计 (60)6.6.1 网络系统特点 (60)6.6.3 网络需求具体分析 (64)6.6.4 网络设备选型 (65)第7章楼宇自控系统 (75)7.1 工程简介 (75)7.2 设计依据和标准 (75)7.3 需求分析 (76)7.4 系统设计说明 (79)7.4.1 概述 (79)7.4.2 主要设备选型 (80)7.4.3 系统通讯网络 (81)7.5 监控功能说明 (81)7.5.1 中央站监控功能 (81)7.5.2 与相关子系统接口 (82)7.5.3 冷热源系统 (82)7.5.4 空调通风系统 (88)7.5.5 给排水系统 (90)7.5.6 电力系统 (90)7.6 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特殊说明 (91)7.6.1 最先进的软件EBI 系统 (91)7.6.2 分布式模块控制器 (91)7.6.3 节能控制 (92)7.7 集成界面以及接口协议要求 (92)7.8 系统性能介绍 (93)7.8.1 中央站功能 (93)7.8.2 节能效果技术分析 (96)7.8.3 节能及能源控制软件 (98)7.9 DDC 功能 (100)第8章数字监控系统 (107)8.1 建设目标 (107)8.2 建设原则 (107)8.3 设计依据 (109)8.4 方案综述 (109)8.5 系统功能 (110)8.5.1 实时跟踪功能 (110)8.5.2 图像存贮及回放功能 (110)8.5.3 联网的能力 (110)8.5.4 定时编程功能 (110)8.5.5 监控点分布 (110)8.5.6 终端显示部分 (113)8.6 数字化监控系统介绍 (114)8.6.1 数字化监控系统特点 (114)8.7 数字化监控系统功能 (115)8.7.1 监视功能 (115)8.7.2 录像功能 (116)8.7.4 网络功能 (116)8.7.5 同时处理功能 (116)8.8 设备选型 (117)8.9 数字硬盘录像监控主机主要功能与特点 (117)8.10 系统选型和配置说明 (118)8.10.1 数字硬盘录像机 (118)8.10.2 9.10.2室内智能球机 (119)8.10.3 彩色半球摄像机 (120)8.10.4 彩色红外摄像机 (120)8.10.5 矩阵主机 (121)第9章巡更巡检系统 (124)9.1 用户需求分析 (124)9.2 巡更子系统设计 (124)9.2.1 系统前端设计 (124)9.2.2 系统设计特点 (125)9.2.3 巡更子系统功能效果 (126)9.2.4 系统生成报表 (128)9.3 巡更子系统设计原理图 (130)第10章停车场管理系统 (131)10.1 系统设计方案总则 (131)10.1.1 系统功能概述 (131)10.1.2 该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132)10.2 系统设计目标 (133)10.2.1 设计原则 (133)10.2.2 管理体制 (133)10.3 本方案设计依据: (134)10.4 系统的构成与设计 (135)10.4.1 系统拓朴结构 (135)10.4.2 网络拓扑图 (135)10.4.3 进场示意图 (137)10.5 系统主要设备简介 (139)10.5.1 自动道闸 (139)10.5.2 车场出入口机箱 (139)10.5.3 道闸控制器 (140)10.5.4 读卡器 (140)10.5.5 自动出卡机(入口) (140)10.5.6 中文显示屏 (140)10.5.7 语音提示 (141)10.5.8 电源 (141)10.5.9 车辆检测器 (141)10.5.10 图像采集卡 (142)10.5.11 摄像机自动光圈镜头、支架、护罩、射灯 (142)第11章门禁系统 (144)11.2 项目实施的目标 (144)11.3 设计依据 (145)11.4 设计原则 (145)11.5 门禁系统安装 (146)11.6 门禁管理系统功能详细说明 (147)11.6.1 门禁控制系统功能 (148)11.6.2 设置操作员级别 (148)11.6.3 信息记录 (148)11.6.4 数据采集 (149)11.6.5 数据结算 (149)11.7 主要设备性能 (149)11.7.1 门禁控制器 (149)11.7.2 电插锁 (150)11.8 系统注意事项 (151)第12章可视对讲系统 (152)12.1 安居宝可视对讲安防系统总述 (152)12.2 系统组成及主要功能 (152)12.3 系统功能与特点 (153)12.4 系统配置原则 (157)12.5 系统主要设备功能与技术指标 (158)12.5.1 管理机 (158)12.5.2 可视单元门口机 (160)12.5.3 主机控制器 (162)12.5.4 可视室内分机 (162)12.5.5 系统电源 (164)12.5.6 视频放大器 (164)12.5.7 户户隔离器 (166)12.6 系统布线及要求 (167)12.6.1 系统采用的结构 (167)12.6.2 系统布线结构: (167)第13章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接收系统 (170)13.1 设计依据 (170)13.2 设计说明 (170)13.3 系统容量和频道配置 (171)13.3.1 系统容量 (171)13.3.2 频道配置原则 (172)13.4 系统组成及信号处理方式 (172)13.4.1 系统组成 (172)13.4.2 信号处理方式 (172)13.5 前端系统 (172)13.5.1 总前端组成 (172)13.5.2 前端技术指标 (172)13.5.3 系统前端设备清单 (173)13.5.4 前端系统拓扑图 (174)13.6.1 各项主要指标 (174)13.6.2 系统指标分配: (175)13.6.3 分配网络设计原则 (175)13.6.4 分配网络设备清单 (175)13.6.5 分配网络拓扑图 (176)13.7 供电与防雷 (176)13.7.1 系统的供电 (176)13.7.2 系统的防雷 (176)第14章水电气三表远程集中抄表系统 (178)14.1 系统综述 (178)14.1.1 系统可远程维护 (179)14.1.2 系统的安全性能强 (180)14.1.3 系统的维护易 (180)14.1.4 系统的抗干扰性,防雷性 (180)14.2 系统方案 (181)14.2.1 小区概况 (181)14.2.2 远传抄表系统设计依据 (182)14.2.3 系统设计 (182)14.2.4 设计说明 (182)14.2.5 设备清单 (185)14.2.6 设备说明 (190)14.3 走线方式及设备安装 (194)14.3.1 采集终端 (194)14.3.2 总线的走线与联接 (196)14.3.3 线联接 (197)14.3.4 集中器安装 (197)第15章会议系统 (201)15.1 扩声系统设计说明 (201)15.1.1 设计依据 (201)15.1.2 设计要求 (202)15.1.3 设计的技术指标 (202)15.1.4 扩声系统设计理念 (203)15.1.5 主要产品技术指标介绍 (203)15.2 数字会议系统 (209)15.2.1 设计目标 (209)15.2.2 设计原则 (209)15.2.3 设计参考规范 (210)15.2.4 会议系统构成 (212)15.3 摄像机自动跟踪系统 (218)15.3.1 混合矩阵 (218)15.3.2 彩色视频会议摄像机 (220)15.4 红外语音分配系统 (223)15.4.1 发射主机 (223)15.4.2 发射单元 (224)15.5 软件系统 (227)15.5.1 基础设置软件模块 (228)15.5.2 视频控制软件模块 (230)第16章网络系统 (232)16.1 网站及虚拟社区系统 (232)16.1.1 当前现状分析 (232)16.1.2 建立新型网络平台的必要性分析 (234)16.1.3 网站设计步进分析 (239)16.1.4 网站功能及拓扑 (244)16.1.5 网站推广 (244)16.1.6 技术方案 (248)16.1.7 服务体系 (258)第17章机房工程 (263)17.1 机房工程 (263)17.1.1 设计概述 (263)17.1.2 方案设计包括的系统 (263)17.1.3 设计原则 (265)17.1.4 工程和设备的技术标准 (266)17.1.5 对房屋结构方面的要求 (267)17.1.6 方案总体介绍 (268)17.1.7 详细设计 (272)17.1.8 UPS 系统 (279)第18章施工组织设计 (294)18.1 工程概况 (294)18.2 劳动力计划、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划 (301)18.3 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303)18.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311)18.5 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及技术措施 (326)18.6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402)18.7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 (418)18.8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428)18.9 施工配合及施工界面的划分 (452)第19章售后服务计划 (464)第1章概述近年来,智能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把智能建筑技术扩展到一个区域的几座智能建筑进行综合管理,再分层次地联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的区域称为智能小区,它己成为建筑行业中继智能建筑之后的又一个热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