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基本理念
本册教材立足学生社会生活,突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引领。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正确处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尊重学生即生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整体生活出发,强调基于学生的生活、为了学生的生活和拓展学生的生活。
教材从学生渐次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提炼教育主题,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等,围绕这些主题构建结构、选取素材、设计活动,避免了以知识逻辑编排教材窠臼,体现了“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设计理念,较好地处理了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的关系,保证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又有切实抓手。
例如,第九课讲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教材首先从“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切入,过渡到“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
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由此逐步落地,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真切体会国家安全对个体的意义和价值,借以实现教育目标。
二、教材结构体系
(一)第一单元主要内容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不断增强,处于由家庭和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着急剧变化。
全球化以其无形的力量,使世界上不同地域、种族、民族的数十亿人卷入到它的巨大洪流之中。
同时,通过互联网的沟通、连接,世界呈现出“地球村”图景。
当代中学生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享受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时代福利,又面临着各种物质诱惑、文化冲突、技术风险等。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进步,为人类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不良网络信息、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
青少年学生要充分感受网络技术的发展,树立科学信念、科学精神,同时应该在网络生活中把握自我,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做网络的主人。
(二)第二单元主要内容
本单元从社会规则的功能切入,意在引导学生懂得社会规则对个人、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理解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在社会生活中,只有每个人认识社会规则、学习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才能形成安定、文明、有序
的社会生活。
对初中学生来说,社会规则并不陌生。
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各种社会规范的过程。
社会生活中的社会规则主要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不同的社会规则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从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他们正处在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中,既能够明白社会规则对自我、他人的约束和意义,又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偶尔会出现言行不一现象,也就是心目中的“我”与实际表现出来的“我”存在差异。
立足上述情况,本单元设计了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做守法公民”。
(三)第三单元主要内容
第三单元以“社会责任”为主题,重点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懂得因社会角色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责任,明确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理解责任的承担和履行对个人、社会的意义,培养责任意识。
帮助学生理解承担责任的结果可能会获得回报,也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理性对待承担责任过程中的得与失。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的关爱,理解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
引导学生思考服务和奉献的意义,了解服务和奉献社会的途径,培养服务意识。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来源于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
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而且意味着可能会受到责备甚至处罚。
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回报。
我们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正确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
同时,对于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自觉承担。
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勇于承担责任。
(四)第四单元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等更是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各种敌对势力对中国发展的敌视和破坏丝毫没有减弱。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让每位公民意识到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无疑是我们居安思危、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
总体国家安全观丰富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指导新时期关键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理念。
强化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是国家安全的固本之策和长久之计。
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明确自己作为祖国一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感受国家利
益看似抽象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认识我们的幸福生活要靠国家的总体安全来保障,认识总体国家安全是事关国家各方面发展的系统工作,维护国家安全不是个别国家机关的事情,它与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由此,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自觉意识,知道每个社会成员包括自己都可以为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有所作为。
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增强“为国家尽责”的意识和自觉性,形成和强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总和。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高度统一。
维护国家利益,要从思想上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在行动中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必要时能够牺牲自己的一切,坚决同一切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国家团结稳定。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构建国家安全体系。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关心国家发展,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