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下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B. 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C.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D.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答案】 A【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A正确;东南亚中的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B错误;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大部分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错误;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但也会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有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海上要道、地形、地震及危害等,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2.台湾省是我国地震多发区,2019年4月18日花莲县附近(北纬24.13度,东经121.52度)发生6.1级左右地震。

据此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台湾岛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东部B. 西部是迎风坡,比东部降水多C. 河流水流湍急,水能丰富D. 全年高温多雨,森林资源丰富(2)台湾省地震多发频发,主要因为其位于()A. 太平洋的大洋中脊B. 印度洋大陆架附近C. 欧亚板块的内部D. 板块与板块交界附近【答案】(1)C(2)D【解析】【分析】(1)台湾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故A错误;台湾西部是背风坡,比东部降水少,故B错误;台湾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故C正确;台湾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D错误。

故选:C(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台湾省地震多发频发,主要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故选:D。

【点评】(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地势东高西低,人口与城市主要集中于岛屿西部沿海平原。

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等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3.在探究海陆变迁的时候,同学们搜集到了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同学对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进行了归纳,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A. 集中分布在沿海B. 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C. 西北部、西南部和台湾次数较多D. 分布比较均匀(2)同学们对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做了如下解释,正确的是( )A. 主要位于板块内部B. 主要位于板块交界处C. 全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D. 全部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3)以下关于防震减灾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B. 进行防震演练C. 设置紧急避难场所D. 听到地震传言,立即在网上传播【答案】(1)C(2)B(3)D【解析】【分析】(1)读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图分析可知,2018年中国西北部、西南部和台湾地震次数较多;故选:C。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读图可知,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故选:B。

(3)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进行防震演练、设置紧急避难场所等措施能起到防震减灾的作用,切记不能听到地震传言,立即在网上散布谣言;故选:D。

【点评】(1)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3)地震时应不要惊慌,冷静面对。

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4. 2019年4月10日21时,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

据图2EHT (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洞照片分别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其中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A. 西班牙语、日语B. 英语、汉语C. 英语、西班牙语D. 汉语、英语(2)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

对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A. aef 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B. b位于欧洲大陆上C. c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D. d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屿上【答案】(1)B(2)D【解析】【分析】(1)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选项B正确。

(2)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线形状可以判断,aef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选项A正确。

b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属于欧洲的大陆部分,选项B正确。

c所处的位置是南极点,在图中所有望远镜中,纬度位置最高,选项C正确。

d 位于太平洋中的岛屿上,而不是大西洋,选项D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选D。

【点评】(1)汉语主要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新加坡、蒙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朝鲜、韩国、日本、美国西部州和夏威夷州等国家和地区。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汉语是联合国承认的官方六大的工作语言之一。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5.读板块构造示意图,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灾害的原因是()A. 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B.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C. 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D. 地处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答案】 B【解析】【分析】解:根据板块构造示意图可知,台湾省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故答案为:B。

【点评】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6.2018年8月4日,央视记者行走“冰上丝绸之路”,轮船从江苏连云港出发,历时30多天到达荷兰鹿特丹。

读轮船航行路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轮船从连云港出发,经白令海峡进入()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2)“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经过北极地区的海上航线,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轮船出发时正值北极地区的暖季B. 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C. 企鹅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D. 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答案】(1)D(2)A【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轮船从连云港出发,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

故D符合题意。

(2)A.根据题意可知,轮船出发是是8月4日,正值北极地区的暖季,A符合题意;B.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中心,以海洋为主,而“冰雪高原”是指南极地区,B不符合题意;C.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C不符合题意;D.南极地区纬度高,在加上海拔高、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强,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A。

【点评】(1)世界四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平洋,轮廓像“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白令海峡是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也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还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

(2)以北半球为例,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7.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扭曲。

如图“戴马克松地图”,能有效地控制绘制时产生的扭曲。

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面积最大的洲B. ⑤位于西半球C. ④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D. ⑥位于⑤的南侧(2)以人工运河为界的大洲有()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⑥【答案】(1)A(2)C【解析】【分析】(1)依据大洲轮廓和位置,读图可知,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③是南美洲,④是南极洲,⑤是非洲,⑥大洋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