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及案例分析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及案例分析


案例二
某水泥厂将用于生产的放射性物质钴6。封存于山洞,但该厂疏于管理, 而且并未作出具体警告以告知其危害性等,致使该物质被附近一村民甲 误以为贵重物品偷走并藏于该村一旧屋中。钴源造成核污染,致使该村 民甲及附近的十户村民健康状况下降,乃至生病住院治疗。 【问题】 (1)对于该村无辜受害的村民,其损失由谁赔偿? (2)偷盗钴源的村民甲应承担何种责任?同时有何权利?
(1)显然,本案中无辜村民的受害是因为水泥厂的管理不当和甲的偷 盗藏匿行为造成。水泥厂管理疏忽和告示不详细是根本原因;甲将 其作为贵重物品偷窃,此行为违法,但也不能使水泥厂免责。因此 应由水泥厂和甲对受害村民负连带赔偿责任。

(2)甲虽然自身行为违法应受法律制裁以外,在作为第三人与水泥厂 负连带赔偿责任同时,也是一个受害人。无疑对其自身的损害结果, 很大部分是他自己的偷窃行为引发的。但这一行为能否使水泥厂免 除对甲的责任,还应考虑水泥厂的警告、甲的行为等具体情节后才 能确定。不过至少水泥厂对甲不会承担全部责任,按混合过错原则, 双方应各自承担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第四条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 企业事业单位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 放污染物的,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时,还应当写明超过污染 物排放标准的原因及限期治理措施。
案例三
光明造纸厂位于某河流中上游。1998年6月,环境监测站对该造纸厂 的污水进行监测,发现该厂 对所排放的污水的净化处理不够,多种 污染物质的含量严重超标。遂向该厂提出限期治理的要求,但光明纸 厂不予理会,没有采取任何净化措施。1998年10月,市环保局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向其征收排污费,但该厂领导却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 拒绝缴纳。 环保局在多次征收未果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光明纸厂缴 纳应缴排污费。 问题:市环保局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
第十六条 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应当向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 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治理计划,并定期报告治理进度。 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检查被责令限 期治理的排污单位的治理情况,对完成限期治理的项目进行验收。 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因不可抗力 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必须在不可抗力情形发生后1 个月内,向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延长治 理期限申请,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审查决定。
(1)环保局的处罚是有法律依据的。首先,该厂未执行“三同时”规定,违 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其次,该厂排放噪声及震动 等已严重超标,违反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 条例》。 (2)该调解属于行政调解,不具强制执行力。当该厂拒不履行时,甲可以 到法院起诉该预制板厂。当然甲必须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第三十四条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 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 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 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 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应当设 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放射源上能够设置放射性标识的, 应当一并设置。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
案例一 养鸡场经营者甲发现自她所在市某公司在她鸡场附近修建预制板厂以来, 小鸡纷纷死亡,产蛋鸡也不再下蛋,经济损失达数万元。同时,其住宅出 现裂缝,家人住院。主要原因是各种设备产生的震动和噪声。据环保局监 测,其住宅及养鸡场噪声已达80分贝和95分贝。该厂自规划以来,未履行 “三同时”手续,也未安装任何消声防震措施。环保局在调解同时,对该厂 罚款3万元,并要求补办“三同时”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前不得生产。 【问题】 (1)环保局的处罚有无法律依据? (2)该厂若拒不履行调解协议时,甲有何救济?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及案例分析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保 护 条 例
例排 污 费 征 收 使 用 管 理 条 置放 安射 全性 和同 防位 护素 条与 例射 线 装
防中 治华 法人 实民 施共 细和 则国 水 污 染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二十三条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 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试生产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 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 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第十二条(四)依照环境噪声超标声级缴纳排污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