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管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综合管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xx东二路Ⅱ标段综合管沟全长约1192m,标准断面尺寸(净尺寸)B×H 为3.85m×2.9m。

分水管仓和电力仓两个仓。

每个仓净尺寸B×H为1.8m×2.9m。

综合管沟位于新建xx东二路北侧人行与非机动车混行道下,其结构外侧距道路北侧红线0.5m。

共同沟共有自然通风口4个,投料口6个,机械通风口7个。

各路口按需要设管线引出端,合计电信支管引出端8个,电力支管引出端6个,给水支管引出端6个,热力支管引出端6个。

综合管沟过河人行通道处均按倒虹设计,共计过河倒虹段3处。

综合管沟与垂直向综合管沟相交处设交叉节点,共计节点3处。

工程名称:xx市xx东二路Ⅱ标段综合管沟工程建设单位:xx市市政前期办公室建设地点:xx市东部新城设计单位:xx勘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xx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质监单位:xx市市政质监站二、基坑围护概况共同沟典型区段及机械通风口部位:采用重立式水泥搅拌桩支护形式。

共同沟节点部位:采用钻孔灌注桩+一道钢筋砼支撑支护形式。

同沟倒虹段部位:采用钻孔灌注桩+一道钢筋砼支撑支护形式,外加水泥搅拌桩嵌桩止水。

三、进入共同沟的管线进入xx东二路共同沟的管线有10孔电信,12孔10KV电力,DN500给水,DN300预留中水,DN200热力管,另需在电力仓布置DN300消防水管和DN150消防支管。

第二章、施工部署一.施工总体布署1.施工段的划分:1.1本工程各施工阶段施工段的划分如下:1.1.1搅拌桩基施工阶段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流程:根据伸缩缝区段分施工段施工,本工程共有42条伸缩缝,拟分成四个施工流水段,搅拌桩基施工阶段四个区段同时施工。

1.1.2主体砼施工阶段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流程:主体砼施工拟分成三个施工流水段,大流水作业。

每个倒虹段、节点段以结构实际长度为一工作面进行流水施工。

标准段分两个流水工作面,每个流水工作面长20米。

2.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的简要说明:2.1经过综合比较,本工程拟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2.1.1搅拌桩围护工程:采用二台SJB-Ⅱ双头深层搅拌桩基,二喷二搅。

2.1.2钻孔桩围护工程:采用三台KQ-1500钻孔桩机施工围护钻孔桩。

2.1.3土方工程:采用分段、分层均衡满堂开挖、分流程施工的方法,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土方,人工配合修坑,跟进浇筑砼垫层的施工方法。

2.1.4模板工程:模板采用18mm厚的多层板,用φ48钢管作为支撑, 42×68的方木横档。

2.1.5钢筋工程:水平钢筋φ12以下采用绑扎连接,φ14以上钢筋加工接头采用闪光对焊连接,立筋φ14以上全部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φ14以下采用绑扎连接。

2.1.6砼工程:共同沟结构采用商品砼,用1台臂长36m的汽车泵浇注。

2.1.6脚手架工程: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及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落地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以上施工方法均为简要的说明,详细的施工方案及措施如下:第三章.共同沟结构施工一、砼材料1、共同沟及附属工程结构砼强度等级为C30防水砼,抗渗标号为S6。

水泥采用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

2、碎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3、砂采用淡化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4、拌制砼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以上的质量要求。

二、砼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

2、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掺和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 kg/m33、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1:2.5;4、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三、砼的拌制和浇注过程控制如下:1、拌制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共同沟施工时每工作班检查两次。

2、砼浇注的坍落度,每工作班检查两次。

坍落度试验符合规范要求。

3、防水砼抗渗性能,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砼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

试件在浇注地点制作。

4、连续浇注每500m3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5、共同沟防水砼的施工质量检查,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 m2,结构细部构造按全数检查。

四、素混凝土垫层1、基槽验收合格后,立即组织混凝土垫层的浇筑工作。

混凝土垫层施工前应先在槽壁上每隔2~3m 钉上水平桩,控制人工清槽深度,平整度和混凝土垫层厚度及表面平整度,不足宽度处应修整。

2、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前,试验室根据现场供应材料,做配合比试验,开出正式配合比,供施工使用。

试验室配合比可根据现场砂、石含水量调整为施工配合比。

五、共同沟底板底板施工顺序如下:垫层面轴线引测、弹线→底排钢筋绑扎→地梁钢筋绑扎、保护层垫块固定→预埋管道安装及固定→“Z”形撑脚固定→上排筋绑扎→内、外墙板的绑扎及固定→外墙板及底板外侧模板支设→外墙板止水带安装→隐检、钢筋、模板整理→底板砼浇捣→养护。

底板外侧模选用多层板,方木支撑。

钢筋的搭接方法,竖向筋Φ18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Φ18以下采用绑扎搭接,水平筋一般采用电弧焊及闪光对焊,尽量减少搭接接头。

板内上下排筋之间设置Φ16钢筋马凳。

为确保绑扎钢筋位置正确,应预先弹线,墙板竖向筋一次到顶,固定在外侧模板上或钢管架上,以防倾覆。

底板砼采用泵送商品砼,一次成品,不设施工缝。

浇捣速度考虑每小时30m3,浇捣方式采用从一端开始,一个坡度(自然流淌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

六、共同沟模板1、模板要求1.1、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注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2、在浇注砼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注砼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1.3、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注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浇注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1.4、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的隔离剂。

1.5、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1.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1.7、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共同沟模板支模架整体做法如下图示:φ共同沟模板示意图2、共同沟墙板共同沟墙板顶板一次性浇注,不留水平施工缝,钢筋模板选用多层板、钢管支撑,在墙板模板支设前,先把顶板支模架搭好,先支内模,钢筋隐检后支外模,内外模板用Φ12穿墙螺杆(带止水片螺杆),“3”字形扣件加钢管方木楞固定,螺杆间距@500纵横。

具体做法如下图示:φ(500*600)M12螺母墙板钢筋绑扎前,必须把墙板竖向筋按墙板边线校正,使两边保护层一致,墙板中部绑扎砼垫块一道,墙板上部模板尺寸固定后,用绑扎铁丝把墙板钢筋固定在模板上口,使两边保护层厚度一致。

墙板砼的浇筑,先浇外墙板及与之相连的内墙板,后浇内墙板,浇捣方式,从伸缩缝一侧往前推进,每次浇筑高度控制在500mm 左右,一个坡度(自然流淌),往复覆盖前面一皮砼,三点震捣要到位、及时、防止漏震。

3、共同沟柱、顶板顶板模板采用多层板,钢管支模架,立杆间距标准段为800×800纵横(其余为600×600),设三道牵杠,组成井字形顶面铺放42×68小方木,间距为300中一中,面铺多层板。

柱模为多层板加42×68方木定制而成,柱截面大于750×750mm 的设对拉螺杆,间距@500mm ,外加钢管柱箍@500一道。

梁底模用多层板外钉42×68小方木,梁宽250~300的梁底模钉2根42×68小方木,大于300钉3根小方木,梁侧模均钉42×68小方木@300确保梁、柱接头方正、清晰,柱在梁搁置部位开与梁截面同的缺口,另做梁柱模套。

示意图如下:图三:板厚300mm 以上的模板示意图mm mmφφ图四:板厚300mm以下的模板示意图42*68方木@300,图二:柱模板及柱箍示意图七、钢筋工程1、钢筋工程要求1.1、在浇注砼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为力学性能检验. 1.2、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1.3、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规范要求。

1.4、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1.5、钢筋调直采用机械方法。

1.6、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起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1.7、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为性能检验,且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1.8、钢筋的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1.9、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教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1.10、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接面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9.1、在受拉去不宜大于50%。

1.9.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1.9.2、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1.10、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安装的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2、共同沟工程中钢筋工程主要包括底板、侧壁和顶板三个方面。

2.1、基础钢筋工艺要求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劳,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绑扎。

有1800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向下。

2.2、板钢筋工艺要求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