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doc

沪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doc

沪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单元主题第一单元过年的回忆课题名称第1 课节日夜空2 知识要素色彩的明度和纯度2 技能要求学习多种表现手法2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通过欣赏,发现各种焰火造型和色彩的美实践与创造通过焰火的表现,创意出节日的夜空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表达出创作后的感受2 教学重点焰火的表现方法2教学难点焰火的造型2 教学过程一.讨论与导入1.课件展示节日夜晚的情景,在欣赏中师生谈谈过年的事,引出节日的夜空。

2.课件展示节日夜空的情景,特别是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焰火。

3.学生讨论表现焰火的方法,对其中有创意的想法要加以介绍。

4.揭示课题。

二.欣赏与尝试1.欣赏书本中表现焰火的范例,了解表现焰火的其他方法。

2.师生对其中的一些方法做示范,如吹,刮等。

3.学生选择用一种方法尝试表现焰火。

4.交流,谈感受(着重在焰火的色彩,造型上交流)。

三.制作与指导1.背景屏幕滚动展示燃放的焰火。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节日的夜空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现。

4.教师要发挥巡视指导的作用。

四.交流与评价1.展示作品。

2.小组讨论,发表对自己和同学作品的看法。

3.学生谈谈创作后的感受。

4.运用自评,互评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5.再次欣赏节日夜空的美妙景象,隐性渗透情感教育。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过年的回忆课题名称第2 课快乐的新年2 知识要素情节想象、构思构图2 技能要求学习吹塑纸版画2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制作的乐趣,了解新年的风俗活动实践与创造回忆过年的情景,表现过年的活动欣赏与评议欣赏和评议自己和他人的作品2 教学重点版画的制作过程和表现方法2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安排和人物的动态2 教学过程一.交流与导入1.了解学生过新年的各种活动,让学生谈谈活动时有趣的故事和场景等。

2.通过多媒体课件,扩充新年活动的内容。

如军民同欢,写春联,贴窗花吃年夜饭,拜年等,启发想象题材。

3.揭示课件。

二.作业与指导1.构思草图可选择一两个典型形象(能表现出过年的动物)进行描绘。

2.在吹塑版上描绘草图。

3.用浓厚的水粉色(单色或多色)刷或滚在吹塑版上4.压印后揭开,作业完成。

5.指导中要注意草图的构思与构图,以及涂色中的技巧等制作环节。

6.可向套色版画拓展,介绍或示范套色版画的基本方法。

三.回忆与创作1.了解色彩版画的制作,教师演示。

2.欣赏同学作品后,学生构思画面表现什么新年活动活动的场面是怎样的快乐吗3.交流草图。

4.课件出示作业要求,理解要求。

5.学生创作。

四.交流与评价1.展示作品,欣赏作品。

2.交流制作后的感受发现了什么3.评论自己或同学的作品。

4.欣赏课件,感受新年的气氛,重温过年的情景。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现代建筑课题名称第3 课做建筑模型2 知识要素理解用几何体块组成新造型2 技能要求粘贴组合与创造2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欣赏现代建筑图片,感受变化的造型美实践与创造用纸设计制作建筑模型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切挖欣赏与评议感受现代建筑的新颖,独特的设计美2 教学重点用纸制作一组以六面体为主的建筑模型2 教学难点各个形体以及添加,切挖后变化与整体的把握2 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现代建筑的相关资料。

2.分小组或搬家形式进行资料的交流,介绍自己搜集的现代建筑(可以是自己的感受,建筑的背景,造型特点等)。

3.教师出示优秀现代图片,请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4.教师小结现代建筑造型新颖,简洁,以几何形体为主,同时又具有变化丰富的特点。

二.启发与尝试1.出示一张建筑照片,请学生讨论,分析这幢建筑是由哪些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又进行了哪些添加和切挖(可以分小组进行,每组分析一幢建筑。

)2 .讨论,交流各种形体进行组合的时候怎样才能兼顾既有丰富变化又有整体感。

3.小结组合的形体数量不要太多。

大小有变化,但要突出主体。

适当添加和切挖,不要太零散。

4.绘制草图,交流设计意图,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三.想象与实践1.回忆以往学习制作现代雕塑,设计路灯等作业,遇到过的制作难题及讨论解决方法。

2.全班交流好的构思,设计草图。

3.创意制作① 折制几个主要的几何形体;② 在粘贴前制作需要切挖的部分;③ 粘贴固定几何形体;④ 添加装饰部分,并进行调整。

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

2.互评,教师评议① 创意如何,模型是否具有现代感② 几个形体的组合是否有变化又能突出主体③ 添加和切挖的部分是否有现代感④ 作为纸工作业,作品折制得是否光挺,整洁⑤ 各个形体粘贴,固定是否牢固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现代建筑课题名称第4 课小小设计师2 知识要素理解与感受三维空间2 技能要求表现立体效果2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观察自己的建筑模型,发现不同角度的美实践与创造写生模型,并加以想象欣赏与评议感受创意,设计的过程2 教学重点模型立体感的表现2 教学难点造型的添加和立体感的表现2 教学过程一.尝试与体验1.出示一较简单的建筑模型。

改模型由几个几何形体组合,有一定的添加和切挖2.学生尝试用线描的方法快速表现3.展示,交流。

交流自己的写生感受,以及自己感觉比较难表现的地方4.教师小结(难点处予以演示)写生时,注重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角度不同会直接影响立体感的呈现。

仔细观察经过添加和切挖处的立体感如何表现二.启发与尝试1.展示上节课自己设计折制的建筑模型。

请学生自己或由其他学生对原有模型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2 .教师演示或出示范作,提出再设计的要求和方法3 .欣赏现代建筑实物照片。

欣赏,观察,讨论怎样使自己的作品有变化,更丰富,美观4.小结可以在建筑表面添加装饰,花纹5.请学生尝试用各种线条,方法表现6.提出装饰要求进行适当的添加,花纹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三.创意与设计1.学生自己折制的建筑模型,写生前,先从不同角度观察模型,挑选一个最能表现建筑造型风格,又能呈现出丰富变化的角度进行写生。

写生时注意立体感的表现2.在写生的作业基础上,对建筑的造型进行再设计,再设计的同时仍要注意表现出立体感3 .运用丰富的表现方法,在建筑表面添加装饰等四.展示与设计1.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

2.互评,教师评议① 是否表现出立体感;② 表现方法有个性;③ 再设计的部分是否使原设计更新颖,丰富④ 装潢司部分的添加是否丰富,适当;⑤ 有否运用多种表现方法。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雕塑陈列室课题名称第5 课装饰浮雕2 知识要素了解浮雕的装饰功能2 技能要求学习刻、贴、叠、印等泥工技法2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在造型活动中,体验泥塑过程的快乐实践与创造以浮雕形式塑造自己最喜欢的景物欣赏与评议观摩和评议与众不同的作品2 教学重点浮雕造型概括,夸张2 教学难点物体间前后层次的表现2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欣赏1.欣赏建筑浮雕的图片资料,观察与平时的绘画作品有和不同2.出示绘画作品进行比较。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揭示课题。

二.分析与感受1.出示小浮雕实物欣赏,简单归纳。

2.下发实物,学生进行触摸感受,交流自己发现的感受。

3.介绍浮雕的特征。

4.分析作品的造型层次① 所运用的技法;② 尝试分析制作过程;③ 了解作品表现的内涵。

5.讲解前后的层次排列,着重是叠加关系。

三.制作与指导1.对典型的作品具体分析制作过程A .对学生提出的过程进行小组讨论;B.各组阑述自己的理由。

2.学生示范主要的泥工技法。

3.多媒体演示制作方法① 捏压泥板;② 修整泥板;③ 根据作品捏,塑,堆造型;④ 对作品进行修正,添加;4.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健身活动的场景。

四.展示与评价1.展示小组优秀作品。

2.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3.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评价。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雕塑陈列室课题名称第6 课圆柱装饰2 知识要素感受柱形装饰的美2 技能要求在柱形物体上塑出新形象2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玩泥的快乐,发现造型的新方法实践与创造运用泥条,泥片进行盘搭,堆筑圆柱造型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丰富的图案,评析学生作品2 教学重点泥条拼搭成的图案,泥片外型的捏制2 教学难点泥条卷成圆柱的过程和泥片堆筑的方法2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欣赏1.欣赏多媒体,展示收集的立体圆柱体作品资料,观察与平面浮雕作品有何不同2.出示平画浮雕作品进行比较。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揭示课题。

二.分析与感受1.出示实物欣赏,简单归纳。

2.揭开桌上抹布,学生进行实物观察感受,交流自己的发现,想法。

3.介绍立体圆柱的特征。

4.分析作品的造型及装饰特点 A .所运用到的辅助工具;B .尝试分析制作过程;C.了解作品表现形式及进一步美化的赏析。

5.欣赏课本提供的作品范画。

三.制作与指导1.对典型的泥条盘搭作品具体分析制作过程A对学生提出的过程进行小组讨论B。

各组阑述自己的理由。

2.学生示范主要的泥条盘搭方法。

3.多媒体岩石泥片的制作方法;A .捏压一片泥;B.泥塑泥片的外;C.根据辅助工具捏,塑,堆筑作品;D.针对作品进行修正,添加。

4.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外观的装饰添加。

四.展示与评价1.展示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参与评价。

2.个小组请作者对作品进行讲解。

3.多媒体展示优秀作品欣赏。

4.学生对作品进行投票评价。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雕塑陈列室课题名称第7 课人像雕塑2 知识要素人物五官的夸张变形2 技能要求头部形态及五官表现2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塑造头像的快乐,发现夸张变形的重要实践与创造运用泥工技法制作个人雕塑欣赏与评议欣赏与评析同学作品的个性象征2 教学重点对人物五官的夸张,表现出各种表情2 教学难点圆柱人物头部造型的制作和五官之间的搭配2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欣赏1.欣赏圆柱装饰的作品资料,观察与回忆制作过程。

2.多媒体演示辅助工具的对作品成型的作用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揭示课题。

二.分析与感受1.出示人面雕塑实物欣赏。

2.多媒体展示发实物造型,学生进行观察感受,交流自我发现的感受。

3.学生自己介绍作品的制作过程。

4.分析作品表现的主要部位,技法 A .所运用到的技法;B .尝试分析技法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C.了解作品表现的内涵。

5.设问如何把堆与刻有机的结合起来三.制作与指导1.教师分析课本范作的技法与表现的内涵。

2.学生示范主要的泥工技法。

3.多媒体演示制作方法归纳学生优点的制作过程。

4.鼓励学生表现自己想象中的人物五官造型。

四.展示与评价1.展示小组优秀作品;2.个小组选派代表讲解制作过程及评价;3.学生对作品进行贴五角星评价。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动物天地课题名称第8 课我的朋友2 知识要素体会中国画的笔墨韵味2 技能要求侧锋运用与水份墨色的把握2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笔墨文化,发现鸟的变化规律实践与创造运用变化的笔墨表现自己喜欢的鸟欣赏与评议欣赏,交流,感受大胆用笔的稚拙之美2 教学重点鸟的动态变化2 教学难点运用笔墨表现不同动态的鸟2 教学过程一.认识与交流1.运用多媒体提供鸟类设计供学生欣赏;2.学生交流自己所喜欢的鸟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