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航空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航空概论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适用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学分:3总学时:48(理论学时数:28,实践学时数:20)考核方式:考查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一个适用于航空运输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也是一门进入民航行业的基础课,它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民航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从感性上认识民航,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航空运输和快递物流工作服务岗位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一门学科,通过讲授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过程.按照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使用型人才为原则,教学组织以技能为为目标,以素质为基础,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达到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目的,真正培养专业和专长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课程和《物流基础》、《物流地理》课程并行,为后续的《航空货物运输》《运输管理》等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民用航空的基本概念、研究民用航空的目的和方法、系统学习航空器的装备情况;航空器活动的环境及导航;空中交通管理;航空运输;及通用航空等基础知识的全面了解。
系统掌握航空服务工作所应具有的文化知识,以及这些相应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业务能力和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增强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为从事快递物流方面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1)专业能力●民航运输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航空运输生产组织的运营和管理;●民用航空基本概念;●掌握航空公司的基本构成及各部门基本职能;●掌握航空运输业的基本特点●掌握民航客运业务和货邮运输业务。
2)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发现新问题并进行系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自主探究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市场资源进行产品和专业资源选择和积累,学习使用各种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理解交流能力;●具备创新能力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团体意识和团对协作精神。
四、整体教学设计思路从传统观点来看,航空概论是一门理论性为主的知识性课程,基本没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因此,制定航空概论课程标准应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和使用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兼顾职业能力标准实施。
以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使用型本科人才为原则,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知识、技能、实际使用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达到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目的。
五、课程内容、要求及课时安排1.课程单元和教学目标项目名称任务描述具体任务参考学时项目一:航空基础知识以航空概论的基本知识为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民用航空基本概念,我国民航系统的基本构架,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维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任务一:民用航空形成和发展412任务二:民用航空组织管理机构4任务三:民用航空器的适航和维修4项目二:航空交通运输以航空交通运输方式为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认识飞机的外部机体,学习飞机的动力装置、操纵系统、电子仪表系统,了解飞机的各部件是如何为飞机安全飞行工作的;飞机飞行基本原理;了解各天气现象对航班运营的实际影响程度;认识航空运输业的基本特点,了解航空公司的基本构成及各部门基本职能,学习民航客运业务和货邮运输业务,了解国际航空运输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国际航运中的联运和结算。
任务一:飞机的结构和系统319任务二:飞行的基本原理3任务三:航空气象知识4任务四:航空运输9项目三:空中交通管理以空中交通管理方式为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了解空中交通管理的概念、历史及发展,学习空中交通飞行规则,学习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构成、基本程序及其实施方法,学习航行情报,了解空域流量管理认识及认识新航行技术系统;学习机场概述,机场的建设管理基本知识,了解机场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了解通用航空发展概况,学习农业航空,工业航空,驾驶员培训基本内容任务一:空中交通管理817任务二:机场管理 5任务三:通用航空 4 合计482.教学内容和安排2.1项目一:航空基础知识1)知识要求:●民用航空基本概念●我国民航系统的基本构架2)能力要求:●能够分析航空器维修的生产管理●能够我国民航系统的基本构架2.1.1 任务一:民用航空形成和发展教学目的通过该项任务,使学生掌握民用航空基本概念,世界民用航空的发展历史及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概况,了解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和发展及民用航空器的分类使用概况教学重点和难点民用航空基本概念,世界航空技术的兴起和进步,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概况,民用航空器的分类使用。
中国民航的历史及其发展,民用航空器的分类使用。
教学内容及要求1)民用航空器的分类2)民用飞机的分类3)民用航空器的使用概况和使用要求2.1.2 任务二:民用航空组织管理机构教学目的通过该项任务,使学生了解国际上重要的民用航空相关官方机构和民间组织,并重点学习ICAO、IATA、ACI、start alliance、sky team alliance和one world组织,结合多媒体案例了解各组织的不同性质、职能及机构设置。
了解我国的民航主管机构CAAC、CATA、CCAA等,并通过各单位的不同职能学习我国民航系统的基本构架。
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民航组织机构、我国民航组织机构。
教学内容和要求国际民航组织国内民用航空机构组成2.1.3 任务三:民用航空器的适航和维修教学目的通过该项任务,使学生认识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维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民用航空器的维修管理。
教学内容和要求1)航空器维修的生产管理2)适航管理分类2.2项目二:航空交通运输1)知识要求:●航空运输业的基本特点●航空公司的基本构成及各部门基本职能●民航客运业务和货邮运输业2)能力要求:●能够根据货物类型选择合适的运输线路●能够确定国际航运中的联运和结算2.2.1 任务一:飞机的结构和系统教学目的通过该项任务,使学生认识飞机的外部机体,学习飞机的动力装置、操纵系统、电子仪表系统,了解飞机的各部件是如何为飞机安全飞行工作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飞机外部机体、动力系统、操纵系统、电子仪表系统。
教学内容及要求1)飞机的机体,掌握机翼、机身、尾翼、起落架的位置2)飞机电子仪表系统2.2.2 任务二:飞行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空气动力学基本知识,了解飞机飞行基本原理并学习飞机飞机受力情况和部分飞行技术指标,了解飞机的平衡和安定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气流特性、飞机受力、飞机的平衡安定性和操纵性、高速气流特性。
教学内容和要求1)飞机的平衡安定性和操纵性2)伯努利定理2.2.3 任务三:航空气象知识教学目的通过该项任务,使学生了解航空气象知识的基本要素及其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了解各天气现象对航班运营的实际影响程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天气类型,危险天气。
教学内容和要求1)天气类型2)危险天气2.3项目三:空中交通管理1)知识要求:●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构成、基本程序及其实施方法●了解空域流量管理认识及认识新航行技术系统●学习机场概述,机场的建设管理基本知识,了解机场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了解通用航空发展概况2)能力要求:●能够分析机场构成●能够分析机场的建设和管理等●能够分析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构成、基本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等2.3.1任务一:空中交通管理教学目的通过该任务,使学生了解空中交通管理的概念、历史及发展,学习空中交通飞行规则,学习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构成、基本程序及其实施方法,学习航行情报,了解空域流量管理认识及认识新航行技术系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空中交通飞行规则,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构成、基本程序及其实施方法,航行情报教学内容和要求1)空管工作的构成、程序、方法,航行情报。
2)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
2.3.2任务二:机场教学目的通过该任务,使学生学习机场概述,了解机场构成及其发展规划,并学习机场的建设管理基本知识,了解机场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机场现况,机场构成,机场信息系统教学内容和要求1)我国机场管理体制2)机场信息系统2.3.3任务三:通用航空教学目的通过该任务,使学生掌握了解通用航空发展概况,学习农业航空,工业航空,驾驶员培训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用航空发展概况,驾驶员培训教学内容和要求1)通用航空的业务范围2)通用航空组织和运营六、课程实施条件1.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重点是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构成、基本程序及其实施方法,航空运输业的基本特点,航空公司的基本构成及各部门基本职能,国际航运中的联运和结算。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空气动力学基本知识,飞机飞行基本原理,飞机的动力装置、操纵系统、电子仪表系统, 航空气象知识的基本要素及其对飞机飞行的影响。
解决办法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和物流相关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再配以课外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完善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增强软硬件的投资建设,尤其是软件的投资建设,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企业更深层次的认识能力;建设和完善课程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渠道的便利条件;加强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其教学能力等。
2.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主题讨论法、头脑风暴、搭档拼图等多种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航空快递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主题讨论法:不定期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此过程中一定注意教师的身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
通过主题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搭档拼图法: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先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两人互相教授对方所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