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管插管通道的应用解剖

气管插管通道的应用解剖


犁骨

固有鼻腔 Proper nasal cavity
蝶筛隐窝
(4)外侧壁
上中下鼻甲
主要结构 •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 •上、中、下鼻道 •蝶筛隐窝 •下鼻道前部有鼻 泪管的开口
上中下鼻道
2. 固有鼻腔的粘膜
嗅区
上鼻甲及 位 所对应的 置 鼻中隔粘 膜 •活体淡黄 特 或苍白色 点 •含嗅细胞 功 能
3. 两个裂隙 (1)前庭裂 Rima vestibuli --位于两侧前庭襞之间,比声门裂宽
前庭裂
声门裂
喉腔冠状切面
(2)声门裂 Fissure of glottis(声门Glottis)
位置 --喉腔中部,两侧声襞 与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 分部 •膜间部:为前2/3,位于 两侧声襞之间 •软骨间部:为后1/3,位 于两侧杓状软骨基底部 之间 特点 --是喉腔最狭窄的部分
(一)腭 palate 硬腭 Hard palate 软腭Soft palate •腭帆Velum palatinum •腭垂Uvula •腭舌弓palatoglossal arch •腭咽弓palatopharyngeal arch
腭帆 腭舌弓 腭咽弓
软腭
腭垂
硬腭
咽峡★ Isthmus of fauces
二、鼻 Nose
(一)外鼻External nose 组成
--鼻骨+鼻软骨+皮肤 +粘膜
分部 •骨部 •软骨部 结构
A.鼻根 B.鼻背 C.鼻尖 D.鼻翼
(二)鼻腔 ★ Nasal cavity
构成 --骨+软骨+粘膜+ 皮肤;被鼻中隔分 为左、右两腔 交通 •向前经鼻孔通外界 •向后经鼻后孔通咽 分部 --借鼻阈分2部 •鼻前庭 •固有鼻腔
麻醉医学本科《麻醉解剖学》
Applied anatomy of passage tracheal intubation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Luzhou Medical College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管插管经口、鼻、咽的解剖
第三节 气管插管经喉与气管颈部的解剖
(一)喉软骨
3. 会厌软骨 Epiglottic cartilage
•位于舌骨体后方,呈上宽下窄的树叶状 •其表面被覆粘膜称会厌,吞咽时喉上升前移,会厌遮盖喉口
(一)喉软骨
4. 杓状软骨 Arytenoid cartilage
•成对,位于环状软骨板上缘两侧 •尖朝上,底朝下有2个突起——肌突、声带突

鼻前庭 Nasal vestibule
围成 •鼻翼 •鼻尖 •鼻中隔前部 特点 •由皮肤被覆 •长有粗硬的鼻毛 --过滤、净化空气 临床意义 --为疖肿好发部位
鼻前庭疖肿
Ⅱ 1. 境界
固有鼻腔 Proper nasal cavity
筛骨筛板
(1)顶 Roof
--借筛骨筛板与颅 前窝分隔
(2)底Floor --借骨腭(=上颌骨 腭突+腭骨水平板) 和粘膜与口腔分隔
--临床上常于插管前用3%的 麻黄碱滴鼻,以收缩粘膜血 管,使鼻道通畅,减少出血
5.注意两个夹角
•一是鼻前庭与固有鼻腔之
间的夹角,112.3°
•一个是固有鼻腔与鼻咽部 间的夹角,约106.9°
•使用润滑剂可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6. 注意两个弯曲
一个弯曲位于鼻腔与咽
之间,凸向后。 一个弯曲位于咽与喉 之间,凸向前。 操作时应使导管有一定 的弯曲度,且动作要轻 柔,防止损伤鼻腔、鼻 咽部及气管前壁等处的 粘膜。
位置 •喉腔后方 •会厌与C6下缘之间 主要结构 梨状隐窝Piriform fossa •位于喉口两侧 •是异物易滞留处
梨状隐窝
一、喉 Larynx ★
概述
1.位置 --颈前部中份 --平对C3~6 2.上、下界 •上界:会厌上缘 •下界:环状软骨下缘 3.功能 •既是呼吸管道 •又是发音器官
第四节 气管插管路径的应用解剖小结
1. 气管插管术Endotracheal intubation定义
•是将特制的导管经口(或鼻)、咽、喉
插入气管内的方法 •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
•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
2.气管内插管的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 内痰液或血液,防止患者缺氧和 CO2积蓄 •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 •便于全身麻醉药的应用
构成
•环状软骨板的杓 关节面 •杓状软骨底
运动
•绕垂直轴旋转
作用
•开大或缩小声门
(二)喉的连结
4. 方形膜 Quadrangular membrane
位置
•会厌软骨侧缘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与杓 状软骨前内缘间 呈斜方形 其下缘游离称前庭韧带 Vestibular ligament
方形膜
1.解释:咽峡、声门裂 2.简述固有鼻腔的4壁。 3.简述咽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各部主要结构。 4.试述喉腔的结构。 5.经鼻与口气管插管应注意的解剖学要点?
1.鼻咽 nasopharynx 位于颅底与软腭之间 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 主要结构 •咽鼓管咽口(位置) •咽鼓管圆枕(位置形态) •咽隐窝
2. 口咽Oropharynx
位置 交通 •向前:经咽峡通口腔 •向上:通鼻咽 •向下:通喉咽 主要结构 •腭咽弓 •扁桃体窝
•腭扁桃体
3.喉咽Laryngopharynx
前庭韧带
(二)喉的连结
5. 弹性圆锥Conus elasticus
①形态 --是圆锥形的弹性纤维膜 ②附着 •前: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下:环状软骨上缘 •后:杓状软骨声带突 ③声韧带vocal lig. --为弹性圆锥游离增厚上缘 --连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与 声带突之间 --声韧带连同声带肌及粘膜 称声带Vocal fold
4. 喉腔的分部
①喉前庭laryngeal
vestibule
喉前庭
•喉口-前庭裂之间 ②喉中间腔intermedial
cavity of larynx
喉中间腔
•前庭裂-声门裂之间 •喉室ventricle of larynx
③声门下腔infraglottic
cavity
喉室
•声门裂与环状软骨下 缘间 •婴幼儿粘膜下组织疏 松,炎症时易水肿至 喉梗塞
3. 要实施表面麻醉
--因口腔和咽喉部粘膜含有丰 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为了减轻 插管对粘膜的刺激作用,常需 于插管前实施表面麻醉。
是将渗透作用强的局麻 药与局部粘膜接触,使 其渗透至粘膜,阻滞浅 表神经末梢从而产生无 痛的麻醉方法。
口腔粘膜表面麻醉
三、小儿与成人气管插管的解剖差异(了解)
1.小儿经口气管插管时,3条轴线更难重叠成一直线,暴露 声门也更困难。 2.新生儿头、舌相对较大,颈较短,喉较成人相对更高 3.会厌呈U形,硬而挺,不易活动,难度较大 因此,熟悉上述小儿气道的解剖特点,对于选择气管内导 管的内径和长度非常重要(参见教材P118表)。
呼吸区
除嗅区外的
其余大部分
•活体呈淡红色 •有丰富粘液腺 •长有纤毛 •血管丛丰富 净化、温暖及湿 润吸入的空气
嗅觉功能
(三)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
名 称 位 置 上颌窦 上颌骨体内 额窦 额骨眉弓的深面 开 口 中鼻道 中鼻道 前、中筛窦——中鼻道 后筛窦——管 Trachea
1. 起、止
上端:于环状软骨下缘
与喉续连 下端:在胸骨角平面
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气管杈
分杈处称气管杈,其
内面有半月形隆起称 气管隆嵴 ,为支气管
镜检时确认左右主支
气管起点的重要标志
气管隆嵴
2. 构成
--气管由16~20个气管软骨借环韧带连结而成 气管软骨 •呈“C”形 •缺口向后 •由膜壁(由弹性纤 维与平滑肌组成) 封闭
(四)喉腔 Laryngeal cavity
1.喉口 aperture larynx
•为喉的入口。 • 由--、- -和- - 围成。
2. 两对粘膜皱襞
•位于喉腔中部侧壁 •呈矢状位 •上一对称前庭襞Vestibular
fold
--由前庭韧带被覆粘膜构成 •下一对称声襞 Vocal fold --由声韧带被覆粘膜构成
① 4种舌乳头 •丝状乳头(感受一般感觉) •叶状乳头 感受味觉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 ② 舌扁桃体
•位于舌根部粘膜内 •由淋巴组织聚集而成
(4)舌肌 为骨骼肌 分为舌、外肌两种
舌内肌 --起止均在舌内 --分为纵、横、垂直肌 --收缩可改变舌的形态 舌外肌 --起于舌外,止于舌内 --包括:颏舌肌、舌骨舌肌、 茎突舌肌、腭舌肌 --收缩可改变舌的位置
3.气管内插管的适应症 ①全身麻醉
②危重病人的抢救 4.气管内插管的装置
•呼吸衰竭患者 •心肺复苏 •误吸患者 •药物中毒 •新生儿严重窒息
喉镜
气管导管
喉镜 Laryngoscopes
一、口腔 Oral cavity
分部 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 •腮腺管乳头 •与固有口腔的交通 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
筛窦
蝶窦
筛骨迷路内,分前、中、后3群
蝶骨体内
(四)鼻腔的血液供应
1. 动脉★ ①眼动脉
•筛前动脉 •筛后动脉 ②上颌动脉 •蝶腭动脉 •腭降动脉
分布于 鼻腔上部 分布于 鼻腔下部
2.静脉(自学)
(五) 鼻腔的神经支配(自学)
三、咽 Pharynx
是前后略扁的漏斗形的肌性管道 位于C1~6前方,上起颅底,下至 C6下缘续食管 其前壁不完整,自上而下与鼻 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分部(标志?)
二、经口气管插管应注意的解剖学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