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标准发布范围:公开2010-05-10 14:01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基础医学概论》英文名称:《Essentials of Basic Medicine》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参考学时总计120学时。
辅导和自修参考学时83学时,实验课参考学时23学时,中期测验12学时,考核2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四年制生物技术专业学生。
三、课程性质地位基础医学概论是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自修的课程。
它是概要介绍机体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课程,是一门贯通基础医学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课程。
它突破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融合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0余个学科的课程内容,使基础医学知识体系高度融合,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会对基础医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明晰的、扼要的、逻辑的认识。
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修完本门课程后,学员将进一步学习《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后续专业基础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1、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体现我校培养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卫勤准备需要的,具有较高生物技术应用能力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培养特色。
2、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渗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
施教之功重在启发,贵在引导,授之以“渔”。
突出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3、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让学员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要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
4、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利用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学生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和组合视频录像、电子幻灯、CAI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5、在保持优良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内容、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五、课程设计思路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设计应突出以学员为中心,紧紧围绕四年制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
注重学科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精选、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科学安排教学形式,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自学和辅导等教学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及时融入基础医学新进展,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内容安排《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力求紧密结合非医学类专业医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微观-宏观(正常机体)-异常(病变)-机体保护”,“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将基础医学10余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地融合。
通过各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明晰的、概要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需的知识基础。
2.教学实施《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自修方式。
课程的学习包括学生自修、教师辅导、实验课和网络课程自学辅导等形式。
每章内容学生先自修,而后教师辅导,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实验课。
实验课与学生自修和教师辅导并进,采取学生亲自做实验、教师演示、观看录像或图片等方式,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加深记忆,提高自修效果。
课程在一年内修完,平时安排6次测验,以检查督促学生自学。
网络课程教育已成为教育的新手段、新模式,是教育面向大众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学生通过浏览本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以及相关课程《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实验基础医学》等的网络课程,可更轻松、方便,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自己感兴趣或难于理解的内容。
视频点播可以让学生和在课堂上一样看到老师的讲解并可对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动画可以生动具体地演示抽象复杂的生理现象,具有互动性的教学课件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3.课程评价通过教学督导组专家评价、学员评价和课程平时测验、考核等形式,加强课程教学质量控制。
课程考核是《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
建立基础医学概论试题库,制定规范的命题原则和方法。
课程自修结束后进行,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根据课程标准命题、实施教考分离、设A、B卷,有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以百分制评分,课程最后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学员平时的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课程结束后认真做好学员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和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并按学校要求进行教学档案管理。
本课程切合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特别强调了军医大学学员的军字特色,在具备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六、课程学习策略与建议《基础医学概论》为自修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学员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
学员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先自学,对难以理解的内容,在教员辅导时请教或与同学讨论,教员辅导时应突出重点和难点,以加深学员的理解,强化记忆。
学员在自修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网络课程,观看视频点播,方便、轻松、快捷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积极认真的做好每一项实验,仔细动手操作,熟悉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真对待平时测验,反复复习重点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由于课程内容多且繁杂,学习时间长,这就要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将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反复温习,系统的整体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勤学勤记,更要勤问,对不理解的问题,可以与同学讨论,更要勤问教员。
只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总结自学经验,提高自学能力,肯定能学好本门课程。
大学教育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自修本课程,不断分析、总结学习成效,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学效果。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能够复述现代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发展现状,灵活使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基础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的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并为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分类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基本理论知识(1)说出人体的发生发育、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
(2)阐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病理改变。
(3)解释常用药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4)说出国内外基础医学重要的新进展。
2.基本技能(1)能够运用医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基础实验,具有初步的实验动手能力。
学会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联系理论,撰写正规的实验报告。
(2)具有将所学知识按系统进行串联、归纳、总结提高的综合能力。
(3)初步养成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本门课程为自修课程,通过学员自修,教师辅导,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自学能力,学会学习。
2.通过课内外研讨、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员经历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员、学员的双边互动,养成观察、发现、引申问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
4.通过《基础医学概论》以及相关课程的网络课程学习,拓宽知识面,延伸课堂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兴趣,增强自主学习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运用所学知识对疾病和症状关注和思索的良好习惯,具有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和以后的具体工作中的能力。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
牢记我军宗旨,树立爱岗敬业、爱军习武思想,增强打赢现代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学时分配建议篇、章教学内容讲课实验小计10 10第一阶段细胞概述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第一次阶段测验10 10第二阶段遗传与变异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机体的组织第二次阶段测验10 12 22第三阶段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第三次阶段测验10 4 14第四阶段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第四次阶段测验10 4 14第五阶段生殖系统机体的免疫系统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影响第五次阶段测验8 3 11第六阶段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炎症肿瘤第六次阶段测验考核 2 2合计97* 23 120*注:*本课程为自修课程,参考总学时为120,其中学员自修、教员课堂辅导、测验和考核学时为97,实验课学时为23。
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课第一章基础医学概述基本要求:解释基础医学的概念,能够说出生命的起源过程。
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与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重点:生命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一节 基础医学概述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信息化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等。
主要教学手段:电子幻灯、图片、实物模具、网络课程教学。
一、基础医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和任务说出基础医学的概念二、基础医学的地位、分支学科及与其他医学的关系说出基础医学的地位及分支学科三、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说出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第二节 生命的起源过程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说出原始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 二、生物进化过程 说出生物进化过程 三、生物进化论 描述生物进化论第三节 人体结构概况 一、解剖学姿势 说出解剖学姿势二、常用的方位术语 能够复述常用的方位术语 三、轴和面 能够辨认人体的轴和面 四、人体结构概况能够复述人体结构概况 第四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与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一、生命的基本表现能使用新陈代谢理论解释相关生理现象,举例阐述反应性二、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能够复述神经调节的途径,说出体液调节的特点三、机体活动调节的反馈作用 解释机体活动调节的反馈作用第二章 细胞概述基本要求:描述细胞的膜结构和细胞的分化,概括干细胞形态和生化特征,归纳细胞间信息物质, 阐述受体作用特点。
重点:细胞的分裂周期和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