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新部编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
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
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
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知识在以前的学习中都遇到过,只是有系统地提出来,
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是个别学生运用起加法结合律来可能有些问题,所以这里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到运算定律主要是为了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口算。

37+22= 128+315= 124+246= 0+150=(老师读题,让学生说出结果)
回顾: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都称作运算,上面
这几组都属于哪种运算?(加法运算)在加法算式37+22=59中37、22和59分别叫什么?(37、22叫加数,59叫做和)
2、引入新课。

在过去的时间里。

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计算的有关知识,其实在运算中,还有一种什么变,什么不变的规律。

我们把它作运算规律。

今天就要进一步学习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今后学习小数和分数有很大的帮助。

3、教学实施。

1、学习加法交换律。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运动对我们的身
体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多运动可以预防疾病...........)今天我们的这位李叔叔就喜欢骑自行车这项运动,他准备骑自行车进行外出旅游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
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符号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
(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出示:
(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
教师板书:(a+b)+c=a+(b+c)
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P28/做一做
P31/4、1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作业:P31/3
板书设计:
加法的运算定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
少千米?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千米)=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学生举例)(69+172)+28=69+(172+28)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155+(145+207)=(155+145)+207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课后小结:
加法运算定律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

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在教学乘法的运算定律,
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
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

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
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

交换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迁移到乘法运
算定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

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
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
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
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具准备:主题图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在多方面发展。

教材希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

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
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

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
导学生充分第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课前谈话(二)教学加法交换律(三)学习加法结合律(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

具体安排如下:
1.谈话引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