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稿]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桃花源记》.docx

[定稿]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桃花源记》.docx

201()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二)
八年级上册:■(二)桃花源记陶渊明
1、作者:陶渊明,朝代:东晋诗人,散文家。

木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III居》(具三)《饮酒》《五柳先牛传》等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吋I'可先后
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Z地。

鲜美:鲜艳美丽(3)一字多义:志:处之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4)重点词:欲穷具林穷:穷尽。

具答之:详尽。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來问讯:都。

黄发(老人)垂轡(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冇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了。

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

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

没有人來问渡口。

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

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木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木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來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5)木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屈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
的句了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悄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

村中闻有此人,
(7)木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尼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岀焉。

6、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
福;
民风淳朴。

(2)木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
“无
人问津”可知。

(4)虚构冃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7、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为
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

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山牛活)
3、渔人离开桃源后,述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耒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①增添神
秘色彩。

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一、词语解释
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其异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
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辔: 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
具答乙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 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英家:邀请处处志作标记
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
二、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山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黄发垂辔并怡然H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來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5、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
啊。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8、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
朝, 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课文分析:本文媲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 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
富,民风淳朴;这里没冇压迫、没冇战争,和平安定。

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白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旬(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岀现的三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了是(用原文):黄发垂看,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牛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岀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漁人的句了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专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