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初稿)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5年8月15日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初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三章教职工竞争上岗、聘用、考核的组织领导、………教职工竞争上岗制第四章定岗原则、竞岗条件和竞岗程序………………………………………教职工聘用合同制第五章聘用办法、期限……………………………第六章聘用合同的订立………………………………………第七章受聘人员受聘人员、未聘人员、缓签聘用合同人员、解除聘用合同人员、受聘人员的退休待遇……………第八章聘用合同的变更、终止和解除………………………第九章违反和解除聘用合同的经济补偿……………………第十章关于待岗进修人员、转岗人员、试岗人员、拒聘人员、下岗待聘人员、辞退人员的处理办法’’’’’’’’’’……………第十一章提前退养和因病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第十二章强化培训,提高教职工素质第十三章人事争议处理………………………………………教职工绩效工资制第十四章实行绩效工资制的分配原则,绩效工资的构成…………………………………………………………………第十五章绩效工资中干部兼课量,教学岗位工作量,教学、行政岗位系数规定………………………………………………………第十六章教职工绩效工资计算办法……………………………第十七章附则………………………………………………2、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附件:(1)昆明市第二职业中专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办法(试行)(2)昆明市第二职业中专管理人员教育质量考核评价办法(试行)(3)昆明第二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达标、班级管理考评办法(试行)(4)关于成立昆明第二职业中专第聘任委员会的决定(5) 关于成立昆明第二职业中专聘用监督领导小组的决定(6) 关于成立昆明第二职业中专聘用制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决定(7)关于成立昆明第二职业中专教育教学督导考评领导小组的决定(8)2005年9月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设岗及职责表(9)昆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关于节假日及病事假处理意见(10)昆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奖励办法……………………(11)昆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设岗报告(12)昆明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教师应聘意向书…………………(13)昆明第二职业中专学校管理人员应聘意向书…………………(14)昆明第二职业中专教职工请假报告单(15)昆明第二职业中专课时、工时统计说明……………………(16)云南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初稿)第一章总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体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为激活教育管理机制,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校竞争力和办学活力。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根据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昆发[2005]12号文件《关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昆教改[2005]3号文件《关于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包括教职工竞争上岗制、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和绩效分配制三大部分。

第二章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一条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组部、人事部、省、市人事、劳动部门以及市教育局有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一系列文件为依据,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中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根据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昆发[2005]12号文件《关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昆教改[2005]3号《关于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的要求,在总结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合理使用教育资源,强化竞争机制,按照竞争上岗、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在确定编制、岗位的基础上,实行教职工竞争上岗制和聘用合同制;根据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繁简、难易程度,建立和推行岗位责任制。

打破分配的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和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和完善绩效分配制,建立优质、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全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为在“十一五”期间把我校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重点建设示范职业高级中学而努力奋斗。

第二条改革的目标:以创新和深化学校人事、分配机制为重点,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职务能上能下,聘用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运行机制,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

第三条改革的主要任务:加强编制和人员管理,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

实行校长负责,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实行教职工竞争上岗制、聘用合同制、绩效分配制,逐步实现教职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动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学校用人转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第四条改革的基本原则: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成败与得失的原则;2、坚持竞争择优原则。

采取竞争、聘任、选举、委任等形式任用副校长及中层领导干部,在全校实行副校长、中层领导干部任期制;对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服务人员,根据岗位要求和任职条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聘用;引入竞争机制,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可以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

3、坚持聘用制原则。

把聘用制作用为我校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破除教职工身份终身制。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学校与所有教职工签定聘用合同,确定学校与教职工的人事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聘用制实现我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学校用人转变。

4、坚持精简高效原则。

合理设置机构,归并职能,理顺关系,避免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建立适应学校工作及开展需要的、精简高效的教学法业务机构、党政管理机构和教学辅助服务机构;科学设岗、教学业务部门编制数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70%左右,党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服务部门编制数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30%左右。

教学业务部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0%左右,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0%左右,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0%左右。

党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服务部门中层正副职领导岗位控制在管理人员的25%左右,普通岗位占管理人员的75%。

第三章教职工竞争上岗、聘用、考核的组织领导第五条组织领导1、学校成立“昆明第二职业中专聘任工作委员会”,由校领导及党政办、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的负责同志组成,校长任组长,负责指导、审查各部门的聘任工作。

各部门成立“聘任工作领导小组”,由部门领导组成,由部门负责人任组长,负责聘任本部门人员。

2、成立“昆明第二职业中专聘用监督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我校聘用制工作。

“监督领导小组”由党、政、工负责人和教职工代表等7人组成,党总支书记任组长。

3、成立“昆明第二职业中专聘用制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对本校教职工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进行调解。

“调解委员会”由工会负责人、党政办负责人、人事干部、教务处负责、政教处负责人及教职工代表3人组成,工会主席任组长。

5、督导考评领导小组由学校教研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校级干部等组成,校长任组长。

以上各小组成员的产生由学校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教职工竞争上岗制第四章定岗原则、竞岗条件和程序第六条定编、定岗、定量、定员、定性根据云政办发〔2002〕5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由上级有关部门根据学校实际核定编制。

每学年或每学期结束,学校根据新学年班级数,设置教学、行政、后勤岗位,确定设岗人员数额,公布各岗位职责和岗位条件。

凡教师系列人员,原则上必须在教学一线或教学辅助岗位参加聘任,若在教学岗位不胜任工作,则转岗在行政和后勤岗位参加聘任。

坚持以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为依据,建立适应不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和岗位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和考核评价体系。

1、2005年9月-2006年2月岗位数、定员人数及职责我校实际在册教职工198人,实际上班196人(除校内病休2人),按因事设岗、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原则设置岗位数和人员数。

(具体岗位设置详见附件八 )2、职称岗位设岗数按照我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的标准制定昆明第二职业中专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设岗规划。

(详见附件十一)3、2005年9月教职工岗位设岗及职责情况。

(详见附件九)第七条岗位设置的原则1、因事设岗、按岗聘任:学校根据每年班级规模和教育教学工作及后勤工作需要设立岗位,按岗位聘任,坚持定编、定岗、定量、定员、定性,杜绝因人设岗。

(详见附件五)2、民主公开、择优聘任:坚持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优化组合,严格考核的原则。

3、在编为主、社会为辅:聘任对象以在编人员为主,教学人员优先聘任本校具有教师资格的同志,并向社会招聘少量学校急需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教师职务资格或相当于中级职称技术资格的教师;行政后勤人员以内部消化为主,优先聘任本校行政后勤人员,也可向社会招聘少量学校急需的后勤管理人员。

4、双向选择,遵守聘约:学校根据教职工的工作情况,有聘任、缓聘、解聘、不聘的权力,教职工有择聘、受聘和拒聘的权利;双方签订聘约后,不得无故违约。

5、任人唯贤,实行任职回避:学校在聘用人员过程中,受聘人员凡与学校领导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姻亲关系矣,不得被聘用从事学校人事、劳资、财务、纪律检查岗位的工作,也不得在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工作。

聘用工作组织成员在办理人员聘用事项时,遇有与自己上述亲属关系的,也应当回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