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测试项目定义及测试目的
4.1 发射机特性测试指标
发射机特性测试项目覆盖UE发射功率(最大输出功率、频率稳定度、输出功率动态范围、射频发射、发射互调特性、发送调制等6个方面。
其中输出功率动态范围包括: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最小输出功率、输出功率的失同步处理、发射关功率、发射开/关时间模板等6个小项。
射频发射包括:信道带宽、频谱发射模板、邻道泄漏抑制比、杂散发射等4个小项,其中信道带宽属于带内发射,其它属于带外发射。
发送调制包括:误差矢量幅度、峰值码域误差。
(1UE最大发射功率(单码道
定义:UE最大发射功率是指UE在无线接入模式下,最少在码片速率(1+α倍频带内能发射的最大功率。
测量时长是不包括保护时段的发射时隙。
测试目的:验证UE的最大发射功率误差不超过容限值。
UE最大发射功率过大会干扰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而UE最大发射功率过小会缩小小区的覆盖范围。
(2频率稳定度
定义:频率稳定度是指一个UE射频发射的已调载波频率与BS射频发射的已调载波频率之间的差值。
测试目的:验证UE的发射机载波调制的精确度。
该项目测试考察UE接收机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获取正确频率信息的能力,获取的频率信息会被UE发射机使用。
(3上行开环功率控制
定义:上行开环功率控制是设置UE的UpPCH的发射电平到特定的值。
UE 开环功率定义为在一个时隙或者发射机开机时间内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测量的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验证UE开环功率控制的容限是否超过指标要求。
该项目测试强调UE接收机在接收动态范围内正确测量接收功率的能力。
(4上行闭环功率控制
定义:上行闭环功率控制是指UE发射机根据在下行链路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功率控制命令(TPC而对UE发射机输出功率作出调整。
测试目的:验证UE闭环功率控制步长符合指标要求,考察UE是否能够正确地获得TPC命令。
(5最小输出功率
定义:最小输出功率是指功率控制设置为输出功率最小值时的UE的发射功率值。
该功率为不包括保护时段的一个时隙内的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验证UE最小输出功率是否小于-49 dBm,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最小输出功率会增加对其他信道的干扰和减小系统容量。
(6输出功率的失步处理
定义:UE靠监视DPCH的质量来探测物理层中信号是否丢失。
测试目的:验证UE检测DPCH信道的质量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其发射机的开或关的能力。
(7发射关功率
定义:发射关功率是指当UE发射机关闭时,在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一个码片上测得的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验证UE的发射关闭功率是否小于-65 dBm。
超过指标要求的发射关功率会增加对其他信道的干扰和减小系统容量。
(8发射开/关时间模板
定义:UE发射机从打开到关闭,以及从关闭到打开的过程中,发射功率电平变化所对应时间的变化。
对于单一时隙发射,该发射时间不包含该时隙的保护间隔。
对于连续时隙发射,该时间由发射的第一个时隙起始时间至最后一个发射时隙的结束时间,但不包含最后一个时隙的保护间隔。
测试目的:验证UE发射开/关的过程与时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超过指标要求的发射开/关响应误差会增加对其他信道的干扰或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9占用带宽
定义:占用带宽是指以指定信道的中心频率为中心,包含总发射功率99%能量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
TD-SCDMA基于1.28 Mchip/s码片速率的占用带宽为1.6 MHz。
测试目的:验证UE的占用带宽是否符合指标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占用带宽增加对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的干扰。
(10频谱发射模板
定义:UE的频谱发射模板要求应用于载波频率以外0.8 MHz到4 MHz范围内的频段。
带外发射的基准是相对于1.28 MHz带宽上用户终端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滤波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考察UE的发射功率是否超过标准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频谱发射模板增加对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的干扰。
(11邻道泄漏抑制比
定义:邻道泄漏抑制比(ACLR是指配信道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滤波后的平均功率与相邻信道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滤波后的平均功率之比。
测试目的:考察UE发射时的ACLR值是否超过标准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ACLR增加对邻近一两个信道或其他系统的干扰。
(12杂散发射
定义:杂散发射是指除去带外发射(频谱发射模板和ACLR对应的频段,由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交调以及频率转换等引起的无用发射效应。
测试目的:考察UE杂散发射值是否超过标准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杂散发射在距载波频率4MHz以外的频段内增加对其他系统的干扰。
(13发射机互调
定义:发射互调特性是指有用信号和通过天线进入发射机的干扰信号共同存在时,发射机对由非线性器件产生的互调信号的抑制能力。
对于发射互调特性,其最低要求是:当用户终端相距较近时发射易于产生互调产物,这些互调产物将作为有害信号进入用户终端或者基站的接收频带。
当外来的连续波干扰信号电平小于有用信号的电平时,用户终端互调衰减定义为有用信号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测量平均功率和互调产物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测量平均功率的比值。
测试目的:考察UE的发射互调是否超过指标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发射互调在附近有其他发射机存在时增加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14误差矢量幅度
定义:误差矢量幅度(EVM是指测量波形与理想调制波形之间的矢量差。
两个调制波都通过滚降系数α=0.22,带宽为1.28 MHz的匹配根升余弦滤波器。
两个波形进一步通过选择频率、绝对相位、绝对幅度及码片时钟定时进行调制,从而使误差向量最小。
EVM定义为用平均误差矢量信号功率和平均参考信号功率之比的均方根,用%来表示。
测量时隙为一个间隔。
测试目的:考察UE能否产生足够精确的波形使误差矢量幅度不超过17.5%,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EVM增加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15峰值码域误差
定义:码域误差是按特定扩频因子将矢量误差功率计算到码域。
每个码道的码域误差是该码字矢量误差的平均功率与基准波形平均功率之比,以dB表示。
峰值码域误差是所有码域误差中的最大值。
测量的间隔是一个时隙。
此要求仅限于多码道传输。
测试目的:考察UE的限制码道间的串扰使峰值码域误差是否超过-21 dB,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峰值码域误差增加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4.2 接收机特性测试指标
接收机特性测试项目覆盖了7个指标内容:参考灵敏度电平、最大输入电平、邻道选择性、阻塞特性、杂散响应、接收互调特性、接收机杂散发射。
(1参考灵敏度电平
定义:参考灵敏度是指在误比特率不超过特定值的情况下,UE天线端口处接收的最小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考察UE的参考灵敏电平,避免参考灵敏电平过高减少基站的覆盖距离。
(2最大输入电平
定义:最大输入电平是指在不降低误比特率性能的情况下,UE天线端口处接收的最大输入功率。
测试目的:考察UE在给定条件下(无干扰、无多径传播的最大输入电平,若最大输入电平过低会对UE在基站的近距离的通信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3邻道选择性
定义:邻道选择性是接收滤波器对载波信号的滤波衰减和对相邻信道信号的滤波衰减的比例,体现了终端在邻道有干扰信号存在时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
测试目的:考察UE的邻道选择性性能,避免邻道选择性过大造成本信道解调的干扰。
(4阻塞特性
定义:阻塞特性是指其它频率(除去邻道频率和杂散响应频率存在大的干扰信号条件下,接收机接收有用信号时,控制性能下降不超过给定恶化限值的能力。
测试目的:验证UE接收机在除杂散响应和相邻信道之外的频段上存在干扰信号时对有用信号的解调能力。
(5杂散响应
定义:杂散响应是指存在由其它频段的非调制连续波干扰信号引起的接收机性能下降不超过一个特定值的情况下,接收机在指定信道上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
该无用连续波干扰信号的频率是不满足阻塞特性限制的其它任一频率。
测试目的:验证UE在其它频点上存在CW干扰信号时在载波频点上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
(6互调特性
定义:接收互调特性是指存在两个或多个与有用信号有特定频率关系(它们的互调产物刚好落在有用信号带内的干扰信号的情况下,接收机在指定信道上接收有用信号而性能恶化不超过给定恶化限值的能力。
测试目的:考察UE接收机抗互调干扰信号的能力。
(7杂散发射
定义:接收机杂散发射功率是指UE 的接收机产生或放大的能到达天线接头处的杂散功率。
测试目的:UE接收机抑制接收机中产生或放大的杂散信号功率的能力。
4.3 接收机性能测试指标
接收机性能测试指标主要包括DCH解调和下行功率控制。
其中DCH解调包括一个静态传播条件、三个不同的多径衰落传播条件。
DCH解调测试用于验证接收机在静态传播条件和不同的多径衰落传播条件下接收有用信号、邻道信号和邻小区信号的能力。
下行功率控制考察 UE 接收机以尽可能小的功率达到网络要求的链路质量的能力(关于 UE 终端的相关的测试方法,鉴于相关标准均有详细的描述,可参照3GPP 和相关 YD/T 等标准,本文就不再作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