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角巾折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角巾折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出处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 传·郭太〉~2225~:
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 仕进者,对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 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
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閒行遇雨, 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 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 「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 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 不知其它」。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用典 卢照邻 咏史四首之二:
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干戈及黄屋, 荆棘生紫宫。 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时来命不遂, 脱身归山东。 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清风。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直发上冲冠, 壮气横三秋。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天子玉槛折, 将军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归来教乡里, 童蒙远相求。
相关人物: 郭太宗。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出处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 传·郭太〉~2225~: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 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 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 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 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 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 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 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 神仙焉。
全文: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用典 卢照邻 咏史四首之二: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全文: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 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 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廷议斩樊哙, 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 唯唯何足荣。
国文·小学·典故: 角巾折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相关典故:
垫一角巾 垫吾巾 垫角巾 垫金 学 林宗 巾一角 巾垫林宗 巾残垫角 巾 角垫 巾角折 巾角争垫 折巾郭 折角 巾 折鸟巾 林宗巾 林宗野外巾 林巾 乌纱折角 细雨垫巾 纶巾折 葛巾乖角 角巾沾雨 护得纶巾角 雨中折角。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用典 卢照邻 咏史四首之二: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直。雍容谢朝廷, 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诸侯不得友, 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悠悠天下士, 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公业负奇志, 交结尽才雄。 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一为侍御史, 慷慨说何公。 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仲颖恣残忍,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出处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 传·郭太〉~2225~:
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
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 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 数。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用典 李益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 镇未至以诗招之: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用典 卢照邻 咏史四首之二:
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何必疲执戟, 区区在封侯。 伟哉旷达士,知用典 钱起 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
全文: 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潢污三径绝, 砧杵四邻稀。 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惭君角巾折, 犹肯问衡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