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指南(试行)2012-4-12 公布公布之日起实施安徽省环境爱护厅公布目录1. 前言 (1)2. 适用范围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2)4. 术语 (3)4.1 环境监理 (3)4.2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 (3)4.3 项目总监 (3)4.4项目总监代表 (3)4.5 环境监理工程师 (3)4.6 环境监理员 (4)4.8 环境爱护达标监理 (4)4.9 环保设施监理 (4)4.10 生态爱护措施监理 (4)4.11 环境治理监理 (4)4.12 环境监理工作方案 (4)5. 环境监理工作程序 (5)5.1环境监理遵循的差不多原则 (5)5.2环境监理工作程序 (5)6. 环境监理机构及其设施 (9)6.1 环境监理机构 (9)6 .2环境监理设施 (9)7. 环境监理工作内容: (9)8. 环境监理制度与工作方法 (10)8.1环境监理工作制度 (10)8.2环境监理工作方法 (12)9. 设计时期环境监理工作 (13)9.1 设计时期应收集的资料 (13)9.2 设计时期环境监理内容 (14)9.3 编制环境监理方案 (14)10. 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 (15)10.1 项目建设全方位环境监理 (15)10.2 工业类建设项目 (15)10.3 生态阻碍类建设项目 (17)10.4编写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 (20)11. 试运行(运营)时期环境监理工作 (20)11.1 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环境监理 (20)11.2 生态爱护措施环境监理 (21)11.3 其他环境监理 (22)11.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监理 (22)11.5 环境治理的监测打算环境监理 (23)11.6 编写试生产时期环境监理报告 (23)12. 环保事件及重大污染事故处理 (23)12.1 环保事件报告 (23)12.2 重大污染事故处理 (24)13. 文件档案资料治理 (25)13.1 环境监理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25)13.2 施工时期的环境监理月报应包括以下内容: (25)13.3 环境监理工作方案 (26)13.4 施工时期环境监理报告 (26)13.5 环境监理总报告 (27)13.6 环境监理资料的治理内容 (27)附录环境监理工作差不多表式 (28)1. 前言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以下称“环境监理”)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验收监管的重要辅助手段,可实现环境爱护行政治理机关的环境治理工作由事后治理向全过程治理转变,由单一环保行政监管向行政监管与第三方监管相结合的转变,对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治理、提升环评有效性和完善性可起到积极作用。
为确保我省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环境爱护问题(包括潜在问题)得到及时发觉、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点环境爱护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满足竣工环境爱护验收条件;并指导我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加强和提高环境监理技术服务质量与治理水平,促进全省环境监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进展,特制定本指南。
本技术指南规定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技术指南由安徽省环境爱护厅首次公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本技术指南要紧起草人:田丰、张宽德、姚五八、席天功、赵光慧、周筱庆、王振祥。
本技术指南由安徽省环境爱护厅解释。
2. 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适用于涉及环境敏感区、施工周期长、阻碍范围广、存在潜在环境风险或可能造成重大污染阻碍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具体项目包括:1.涉及饮用水源、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建设项目;2.环境风险高或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包括石化、化工、火力发电、农药、医药、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生活垃圾集中处置、水泥、造纸、电镀、印染、酿造、味精、钢铁、有色及其他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3.施工期环境阻碍较大的建设项目,包括水利水电、煤矿、矿山开发、石油天然气开采及集输管网、铁路、公路、都市轨道交通、码头、港口、航道、风电等建设项目;4.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批复中,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项目。
3. 规范性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价法》,2003.9.1;(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爱护区条例》,1994.12.1;(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爱护法》,2004.8.28;(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2004.8.28;(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02.1.1;(13)《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8.28;(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7.1;(1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爱护法》,2007.12.29;(17)《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10.1;(18)《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1.1;(1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爱护条例》,1997.1.1;(20)《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1998.11.18;(2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爱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国发[2011]35号文),2011.10.17;(22)《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境爱护部办公厅环办[2012]5号文),2012.1.10;(23)《关于加强环境阻碍评价治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原国家环境爱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文);(2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爱护验收治理方法》(原国家环境爱护总局令第13号令),2002.2.1;(25)《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爱护监管工作的意见》(原国家环境爱护总局环发[2004]24号文),2004.2.12;(26)《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2011),2012.1.1;(27)《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2009.4.1;(28)《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1994.4.1;(29)《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2010.4.1;(30)《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2011.6.1;(31)《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阻碍》(HJ19-2011),2011.9.1;(3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004.12.11;(33)《安徽省环境爱护条例》,2010.11.1;(34)《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1999.3.1;(35)《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6.6.29;(36)《安徽省环境爱护厅建设项目社会稳定环境风险评估暂行方法》(安徽省环境爱护厅环法[2010]193号文),2010.12.31。
4. 术语4.1 环境监理是指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开工之前,按早期介入、事前操纵原则,托付第三方,依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及其批复文件、环境监理合同等,对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中所提出的各项环境爱护工作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治理、检查指导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活动。
4.2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指独立于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经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业务的单位。
4.3 项目总监指由环境监理单位书面授权,全面负责环境监理托付合同的履行、主持项目环境监理机构工作的环境监理工程师。
4.4项目总监代表可设项目总监代表,负责项目总监指定或交办的监理工作;按项目总监的授权,行使总监理工程师的部分职责和权力。
4.5 环境监理工程师指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通过培训和考试,达到安徽省环境爱护厅相关要求,从事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人员。
4.6 环境监理员指达到一定的培训要求,并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环保部门认可,从事具体环境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
环境监理员属于工程技术人员,在环境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对建设项目开展具体的、现场的环境监理工作。
环境监理员能够由环境监理工程师兼任。
4.8 环境爱护达标监理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各种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理,确认是否满足达到排放要求,是否造成受阻碍范围内环境爱护目标环境质量超标。
4.9 环保设施监理指对项目设计中拟采取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环境风险防范设施按照环境阻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的建设情况开展环境监理;监督检查所使用的材料、施工工序合规性,以及施工布置、施工时序的合理性;跟踪监督环保工程投资落实情况及“三同时”执行情况。
4.10 生态爱护措施监理指对环评文件及批复中所提出的生态环境爱护、减缓、恢复、补偿和重建措施,水土保持措施,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爱护区等环境敏感爱护目标的爱护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环境监理。
4.11 环境治理监理对环保报批手续履行情况,环境治理制度制订与落实情况,环境治理机构建设情况,环境监测监控打算落实情况,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制订与落实情况进行监理。
4.12 环境监理工作方案是环境监理单位同意建设单位托付环境监理,并收到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后,依照项目环境监理托付合同范围和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编制的指导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全面开展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5. 环境监理工作程序5.1环境监理遵循的差不多原则5.1.1 早期介入原则环境监理应体现事前操纵和主动操纵的要求,按早期介入的原则,在工程设计、招投标治理及环境爱护规划时期即应介入。
5.1.2 完整性原则考虑到项目立项文件、环评文件、工程建设的整体性,以及各工程内容间的相关性,环境监理应按照整体工程整体监理的原则托付监理。
5.1.3 全面监理原则环境监理包含环境爱护达标监理、环保设施监理、生态爱护措施监理和环境治理监理等各方面,监理内容包含了项目建设全过程,因此环境监理工作应针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全面监理。
5.1.4 适时调整原则鉴于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阻碍,导致施工方案、施工时序,甚至设计的变更,因此监理过程中应依照施工需要,适时调整环境监理工作方案与内容。
5.2环境监理工作程序依照所确定的环境监理工作应遵循的差不多原则,环境监理工作应按图1所列程序开展。
5. 2.1 环境监理合同签订与备案建设单位与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签订环境监理合同,并报送省级环保部门,环境监理单位依照合同约定的工作范围内开展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