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想国》导读2019尔雅答案100分

《理想国》导读2019尔雅答案100分

1.1
1
在和斯巴达战争之前,雅典的政体是(A)。

A、民主制
B、独裁制
C、君主制
D、寡头制
2
公元前399年,(B)被以“败坏青年”和“不虔诚”的罪名处死。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亚西比德
3
柏拉图是雅典人。

(√)
4
阿卡德米学院在柏拉图死后没多久就消失了。

(×)
1.2
1
(D)不属于《俄瑞斯忒亚》三部曲。

A、《阿伽门农》
B、《奠酒人》
C、《欧墨尼得》
D、《美诺》
2
《理想国》是对话体。

(√)
1.3
1
《理想国》的主题是(C)。

A、和平
B、审美
C、正义
D、友善
2
阿喀琉斯代表的德性是(B)。

A、虔敬
B、勇敢
C、节制
D、智慧
3
《理想国》中正义首先是指(C)。

A、政治制度
B、政治思想
C、生活方式
D、生活情感
4
特洛伊城信奉的神是赫拉。

(√)
5
阿里斯托芬的《云》在古希腊的戏剧节上获得过大奖。

(×)6
《理想国》里所有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

(√)
1.4
1
剑桥学派注重(A)。

A、语境
B、文本
C、哲理
D、人物
2
讲《理想国》可运动的解释方式有(BCD)。

A、理性的解释
B、哲学史的解释
C、施特劳斯派
D、剑桥学派
3
施特劳斯派特别注意文本。

(√)
1.5
1
《理想国》的译名是由(C)学者定的。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韩国
2
《理想国》被译为“国家篇”,可能是受(C)影响。

A、英文
B、法文
C、德文
D、日文
Politeia可翻译为政制。

(√)
2.1
1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是(B)。

A、荷马
B、修昔底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2
《理想国》对话发生在(D)期间。

A、三十僭主
B、罗马帝国
C、希波战争
D、伯罗奔尼撒战争
3
斯巴达是海洋性国家。

(×)
2.2
《理想国》对话发生在(A)。

A、雅典城
B、比雷埃夫斯港
C、港萨洛尼卡港
D、塞得港
2
《理想国》的结构是(C)。

A、总分结构
B、并列结构
C、上下结构
D、分总结构
3
雅典的穷人可能无法进入雅典陆军。

(√)
2.3
1
比雷埃夫斯港这些人的政治倾向是(D)。

A、和平和友善
B、专制与独裁
C、保守和封闭
D、民主和平等
2
诸神中(B)是最平等的。

A、太阳之神
B、死亡之神
C、海洋之神
D、智慧之神
3
本狄斯是希腊人的神。

(×)
2.4
1
少数服从多数是(C)的原则。

A、君主制
B、寡头制
C、民主制
D、独裁制
2
《理想国》的正题是在(A)开始的。

A、夜晚
B、清晨
D、响午
3
《理想国》中第一个说的是奴隶。

(√)
2.5
1
(C)是第一个被介绍的客人。

A、苏格拉底
B、格老孔
C、色拉叙马霍斯
D、吕西阿斯
2
出场人物中最后被描写的是克法洛斯。

(√)
2.6
1
爱荣誉对应(A)政制
A、斯巴达—克里特政制
B、寡头
D、僭主
2
爱平等对应(C)政制
A、斯巴达—克里特政制
B、寡头
C、民主
D、僭主
3
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共进行三轮讨论。

(×)
2.7
1
双重的“理想国”包括言谈构造的和(A)的。

A、戏剧描述
B、现实存在
C、神话中
D、历史中
2
《理想国》中讲的“城邦”包括(ABC)。

A、雅典
C、克法洛斯家
D、斯巴达
3
第二卷到第十卷中的理想国具有双重含义。

(√)
3.1
1
克法洛斯虔诚的因为他(B)。

A、非常信奉神
B、做坏事太多
C、见过神灵显现
D、有朋友的引导
2
克法洛斯认为正义是(D)。

A、强者的利益
B、人与人的平等
C、对神的虔诚
D、欠债还债
3
年老这个话头是克法洛斯最先挑起来的。

(×)
4
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著名的喜剧作家。

(×)
5
正义在克法洛斯那里是以否定形态出现的。

(√)
3.2
1
《理想国》中正义不包含(D)。

A、政治制度
B、个人品质
C、行为对错
D、个人财富
2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权”的反义词是(C)。

A、义
B、民
C、经
D、天
3
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做合法的事。

(√)
4
习俗礼是唯一的“法律”的来源。

(×)
3.3
1
玻勒马霍斯认为欠敌人的是(B)。

A、正义
B、恶
C、善
D、公平
2
玻勒马霍斯的思考世界是(A)。

A、城邦式
B、幻想型
C、现实型
D、商人式
3
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是(D)。

A、强者利益
B、守诚信
C、公平
D、助友攻敌
4
玻勒马霍斯并没有完全继承他父亲的观点。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