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动方案之专业网络课程建设方案

活动方案之专业网络课程建设方案

专业网络课程建设方案【篇一:《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建设方案】《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方案一、课程建设规划1. 总体目标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软件技术类岗位要求,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以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构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资源库。

经过两年建设,完成开发3-5个包含课程核心内容的实践学习项目,与企业软件工程师、学院骨干教师合作开发的配套教学课件,形成体现工学结合、实践为先特色并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与经费一览表3. 建设流程二、课程建设实施方案1. 课程目标建设(1) 课程地位与作用建设通过2年建设使《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软件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专业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在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中起到基础和桥梁的作用。

对本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力求准确、清晰地表述专业课程群的学习所需要的程序设计知识的知识点、技能点。

(2) 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目标与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衔接要更加紧密,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的实际。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明确,职业能力要求具体。

课程目标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具体建设措施1) 由项目负责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共同分析职业岗位(岗位群)能力。

2) 面向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典型岗位调研和调查统计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3) 根据岗位的任务、项目、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形成职业岗位(岗位群)能力分析表。

4) 根据职业岗位(岗位群)能力分析设计本课程的目标:职业技能目标与职业素质目标。

2. 课程内容与结构建设(1) 课程内容建设本课程内容必须充分体现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及时将新知识和技术要求吸纳进入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必须充分反映软件技术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职业素养要求。

(2) 课程结构建设按照软件技术行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梳理、整合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形成能力-知识相对应的模块式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模块以职业岗位项目为导向。

(3) 课程实践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能力的关系明确;实践教学内容达到60%以上;(4) 具体建设措施1) 分析专业相关课程群知识与技能点,细分相关课程群的程序设计知识点和技能点。

2) 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案例引导重组相关的学习内容,根据专业相关课程群知识与技能点的分析,形成课程内容分析报表。

3) 根据岗位的任务、项目、能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设计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制定课程内容排序表。

4) 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的关联度分析,制定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5) 基于应用主旨、实践导向的原则,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关系明确,实践教学内容达60%以上。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1) 课程教学方法建设课程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设计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情景导入教学法、案例导入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对比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以企业实际案例为实践项目,将实践教学与技术服务结合起来。

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2) 具体建设措施1) 针对学生学习方式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学生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需求。

按照模块化的课程内容,设计采取相对应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建议。

2) 完善现有《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网站,增加项目实训视频录像和单元实训视频录像;充实学生作品库与实践项目库。

4. 课程研究建设(1) 教学和实践研究建设1) 在已有2项校级重点课题基础上,增加本课程课题申报1项。

2) 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创新。

3) 在已有校级精品课程教研成果的基础上,推广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成果。

4) 围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模式和充分利用双师型教师的社会资源,推进实训项目改革。

(2) 具体建设措施1) 课程负责人完成《c语言程序设计》相关的课题立项1项2) 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3)结合本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开展教学研究,申报校级以上课题1-2项4) 设计调查问卷并分别对在校生、实习学生、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试点、考核、总结经验5. 课程资源建设(1) 课程教材与课程文件建设拟申报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一本,编写实训指导书。

编写课程相关文件,包括: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电子课件和实训指导书。

(2) 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1) 在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充实内容、完善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2) 完善学生作品库的建设;3) 教学资源库包括常用工具、参考书籍、教学视频录像、单元实训资料等项目(3) 具体建设措施1) 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建设,视频录像全程上网。

2) 收集企业实际项目,开发出真实的实训项目。

3) 增加竞赛培训栏目的建设6. 课程考核建设(1) 考核标准与内容1) 建立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2) 按课程模块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

(2) 考核方式与主体1) 采用笔试+机试、操作+笔试、项目编程考核等多样考核评价方式,开卷、闭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 根据本课程特点,采用校内老师、现场专家、学生考核评价相结合,也可以是学校、企业与社会考核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各种评价【篇二:网络创业课程建设方案】网络创业课程建设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推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教育部制定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为此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

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根据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开设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含实践课程)。

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加强相关专业课程建设。

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有机衔接。

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要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由于“创业基础”必修课程、创业类选修实践类课程,各高校很难有相关师资,时间和空间根据教育部的普通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和目标设置更多的创业课程。

为了帮助各个学校解决这方面遇到的问题,北京超星公司特地跟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国内创业方面名校,名师合作录制创业类视频课程,所有视频均按照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教学大纲内容设置,邀请国内知名教授讲解,我们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把拍摄的课程经过精美的剪辑加工,配套作业测验试题,相关书籍等上线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帮助各个高校解决创业类课程开设难的问题。

一、超星尔雅网络创业课程的特点超星尔雅网络创业程是集“优质创业课程资源”、“自主修学分系统”与“系统运营托管服务”为一体的网络通识课程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1、优质创业课程资源(1)名校、名师、名课;(2)高清拍摄、广播级制作成象“百家讲坛”的电视片形式、配备完整字幕;(3)配套相关教参书、作业、试题;(4)课程内容涵盖创业基础必修课、创业管理,创业与创新领导力,创业与创新执行力,创业精神与实践,创业与创新,企业家分享创业故事,创业教师师资培训等多门课程。

2、自主学习的修学分系统(1)学习流程:选课、听课、做作业、讨论答疑、考试、获取学分;(2)学习进度一目了然:学习行为、学习进程全程记录、管理、评价;(3)系统角色:学校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学生学习中心模块(4)随时随地学习、交流,不受时空限制的新颖学习模式;2、创业教学系统运营托管服务(1)平台运营服务a、具备100万学生在线学习的运营服务能力;b、平台运营采用cdn网络服务,全国500多个机房缓存视频数据,保证访问流畅;c、视频访问提供校园网与公网切换服务:平台远程访问、视频数据本地安装、公网访问;(2)教学全程托管服务a、开课/结课的所有对接服务:学生信息、学习成绩及学分的导入/导出;b、学生学习进度监控、课程访问统计分析;c、在线客服解决学生、管理员、辅导老师使用问题;学生学习的导学、督学(短信、电话、邮件)服务;d、辅导教师工作情况、工作量监控分析;e、平台监控、系统维护;f、学习进程中对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学生感受和意见;g、客服团队7*12小时服务响应。

二、网络创业课程学习模式与考核体系1、学习模式(1)学习方式采用网络学习的方式。

每位选修创业课程的同学凭账号(学号)和初始密码(123456)登陆http:// ***,进行听课、做作业、参加考试、参与互动讨论论坛、提问等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