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记录《弟子规》含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浅出的儒家精髓,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记录,欢迎查阅!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记录1教学目的:1、通过课件,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

2、学习汉字“贵”、“洁”、“循”、“称”。

3、让学生学习用明快的节奏诵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丰富语言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1、课件、电脑一台。

2、大字卡、小字卡。

3、音箱。

教学过程:一、学生大声诵读《弟子规》。

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弟子规》的内容。

二、让学生先欣赏《弟子规》。

三、学习汉字“贵”、“洁”、“循”、“称”。

“找字”游戏:教师出示所教内容中的一个字,让学生找找哪儿有这个字。

四、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弟子规》。

(一)运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内容。

(二)学生学念《弟子规》。

1、请学生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先单句、再2句、再4句)。

2、学小古人。

学生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诵读。

3、接龙法。

即让学生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

4、拼句法。

将《弟子规》内容的每个字单独分开,打乱顺序,让学生看看、拼拼,并把它念出来,不会的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可以看书检查,也可以向同伴请教。

五、学生学习用明快的节奏诵读课文。

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记录2一、讲解题目: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

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二、讲解内容: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

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比如:孔子、孟子等。

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

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

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谨慎。

做事要慎重小心。

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

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

做事还要讲诚信。

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

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

不是指单纯的情爱。

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

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

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小结: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

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1、教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

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

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

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

2、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吗?,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吗?4、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会虚心向别人学习吗?三、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

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

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

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记录3【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

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2、白板教具:爱、孝。

句卡: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初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意思。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谁?他们爱我们吗?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2)提问: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怎样爱他们呢?(3)小结: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孝顺他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多种形式变化学习诵读“亲爱我,孝何难”。

2、观看动画,初步理解“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

小结:为了妈妈王祥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捉到了鱼。

他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真了不起。

在《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种了不起的孝顺行为。

出示"亲憎我,孝方贤",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亲人们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孝顺他们,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3、多种方式变化学习诵读“亲憎我,孝方贤”。

4、巩固诵读。

弟子规主题班会活动记录4一、教学内容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学目标1. 诵读《弟子规》的总叙部分,理解基本意思。

2. 了解《弟子规》包含五个部分以及这五个部分的大意。

3. 使学生懂得《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1. 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诵读的基础上会背诵。

2. 使学生明白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对别人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

做到了这些,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了。

四、教学准备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有关《弟子规》的图片和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 趣味导入(1)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哪儿呢?(显示PPT)同学们,看看这是哪儿呀?全班齐说!(小小国学图书馆)(2) “小小国学图书馆”里收录了祖国许多宝贵的书籍,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哦!让我们轻轻地推开国学图书馆的大门,一起进去看一看,图书馆里的学生们在干什么呢?(显示PPT)(3)请大家仔细地看,用心地听。

(点击视频)听出来了吗?对,他们在诵读《弟子规》呢!《弟子规》可是古时候的孩子上学必读的一本书。

(显示PPT)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走进图书馆,共同来学习《弟子规》,好吗?2. 《弟子规》题解(1) “弟子规”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谁知道“弟子”是什么人?(“弟子”指的就是学生。

)(2)教师补充:除此之外,从大的范围来讲,弟子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那么理所当然就是学生了。

(3) “规”是什么意思?(PPT显示:“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恪守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

)(4)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在哪里了。

《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过渡:了解了《弟子规》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的总叙部分。

3. 理解“总叙”什么叫“总叙”呢?“总叙”就相当于一本书的序言,放在书籍的开篇,告诉我们这本书的基本内容。

指名读“总叙”部分。

(显示PPT)4. 理解经典原文(1) “弟子规,圣人训。

”① “弟子规”的意思我们已经明白了,那“圣人训”是什么意思呢?圣人你们知道指谁吗?(指的是孔老夫子,孔子)(显示PPT孔子画像)② 有谁知道孔子的,给大家介绍介绍。

孔子简介: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孔子将一生大部分精力用于教育事业。

他专心执教,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

传说他的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有72个,很多人为各诸侯国高官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读读《弟子规》第12-13页的《孔子立身行道》。

③ 《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孔夫子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

他这样说:出示: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让我们一起诵读。

(2) “首孝悌,次谨信。

”① 做人首先要对自己的父母孝敬。

(PPT显示)②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

孝,从它的造字法来看,是一个“老”字,再加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年纪大的父母。

它告诉我们:我们要照顾父母,要孝顺父母。

③ 再来看“悌”:我们看到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明白了,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

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要懂得来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尊敬他的哥哥。

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敬爱,就是对兄弟姐妹要友爱。

)④ 谁合起来说说“首孝悌”的意思?⑤ 故事明理:大家一定都喜欢听故事吧!让我们来听一个叫《鹿乳奉亲》的故事。

(见《弟子规》第23-24页)小朋友们,像他这样的行为就是《弟子规》中最基本的一点:孝!⑥ “次谨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其次要谨慎,讲信用,话要想好了再说,说到就要做到。

)⑦ 谁能说个讲信用的小故事?例如:《曹操割发代首》(见《弟子规》第87-88页)⑧ 诵读“首孝悌,次谨信。

”(3)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谁能看看书然后告诉大家?交流:对别人要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

做到了这些,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地来充实自己,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

教师总结: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会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

(4)故事明理:关于“泛爱众,而亲仁”的故事《孔子问人不问马》。

(见《弟子规》第89-90页)关于“有余力,则学文”的故事《驹齿未落》。

(见《弟子规》第115页)(5)指名读,齐读《总叙》。

(6)看相关短剧。

再读。

(7)尝试背诵,送励志画卡。

5. 深化理解下面的这几项你做到了吗?能做到的在括号里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