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_○…………线………《必修一:自然地理》一、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表形态 1.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 年降水量的差异 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 植被覆盖率不同 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2)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抵制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干热岩是新型的环保能源,它是地壳深处或地慢的岩浆上涌与顶部岩石接触产生的热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我国干热岩资源十分丰富。
2018 年我国在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打出了温度达 260°的 干热岩。
下图为干热岩发电原理示意图。
读图,完成2—4题。
2.干热岩发电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是(A ) A.水资源 B.岩浆 C.岩石 D.地热3.从环保角度看干热岩发电可部分替代(A )A.化石能源B.生物能源C.风能资源D.核能资源 4.柴达木盆地打出干热岩说明当地( B )A.地壳厚度薄B.岩浆埋藏浅C.岩性松散D.岩层深厚………外…………○…………………○…………线学校:________号:___________………内…………○…………………○…………线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4所示)。
据此完成9~11题。
5.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B ) A .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 .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C .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D .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6.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A )A .减轻海水入侵强度B .增加陆地面积C .缩短南北航运距离D .稳定入海江道 7.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C )①东移 ②西移 ③潮差增大 ④潮差减小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
图甲和图乙分别为 “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①地形区为( C )A. 青藏高原B. 四川盆地C. 黄土高原D. 东南丘陵 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多B. 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装………………○…………线……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装………………○…………线…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读该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可知( A ) A .甲处沉积岩出露地表 B .乙处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约为32m C .丙处沉积岩遭受侵蚀 D .岩层埋藏深度曲线即为岩层形态 11.大致位于背斜顶部的是( B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 C )A .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B .图中岩层的颗粒由①~④逐渐变粗C .图中M 阶地比②岩层形成的时间晚D .图中M 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 13.近年来,M 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C ) A .上游拆除水电站 B .上游城市进程加快 C .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 .下游修建跨河大桥读秦岭北坡地质地貌示意图和西安附近渭河河段河道变迁图,完成下面小题。
…装…………○…………线…………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装…………○…………线…………14.图中秦岭北坡地势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B ) A .岩层水平位移 B .岩层垂直位移C .河流溯源侵蚀作用D .河流下蚀和堆积作用15.图示西安附近渭河河道呈北迁态势,其主要原因是(D ) A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 .南岸支流含沙量高于北岸,堆积作用强 C .渭河南岸支流多,水流急 D .秦岭山地抬升,使渭河南岸地势上升在建的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在贵州省平塘县的一“大窝凼”(平塘人对于类似农家大锅的洼地地貌的形象称呼)处。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不可能是( D )A. 海拔高、晴天多,利于观测B.天然 的天坑,工程量较小C.喀斯特地貌,保障雨水下渗D.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17.初步探寻适合修建望远镜台址的“大窝凼”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B ) A. 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 D. 遥感技术………○…………订………线…………○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订………线…………○二、大气环境1、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 ( B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下图是某岛年降水量分布图,该岛沿海地区夏季平均气温20 °C 左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导致该岛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B )A .大气环流B .地形抬升C .纬度位置D .西风漂流 3.该岛( D )A .东部适合发展针叶林B .西部适宜种植水稻C .河流众多河运发达D .地震多发4.云杉是亚寒带针叶林的代表性树种。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有云杉集中分布的是( B )A .①B .②C .③D .④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装…………○………………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装…………○………………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 )A .减弱了地面辐射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6、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C ) A .减弱地面辐射 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 降低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 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 增加地温2016年10月28日一场秋雨过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海坨山(主峰约2 241米)形成山下葱绿,山上白雪的“海坨戴雪”独特景观。
读“海坨山垂直带谱图”,回答下面小题。
7.海坨山( B )A .山顶的积雪夏季才会融化B .同一高度南坡温度高于北坡C .森林分布高度由热量决定D .人类活动的影响局限于山麓地区 8.与海坨山相比,自然带类型最为丰富的是( C )A .太行山主峰小五台山(约2 882米)B .长白山主峰白头峰(约2 749米)C .横断山最高峰贡嘎山(约7 556米)D .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约2 158米)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甲、乙两个时期的海岸线变迁图,图中a 、b 为对应时期的月均温等值线(月份和温度值均相同)分布状况,在只考虑全球气温变化对海岸线的影响下,a 对应甲时期,b 对应乙时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外…………○…………装………○…………线…………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内…………○…………装……○…………线…………9.图示信息表明,该区域此时( B )A .受暖流影响B .处于夏半年C .南部炎热干燥D .盛行西南风 10.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全球( C )A .大陆冰盖范围小B .平均气温高C .山地雪线低D .平均湿度大某月,小明去某岛旅游时,发现该地的传统民居很有特色(如右图所示),其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坡面陡峭,挑檐南北朝向,并向上伸展很长。
挑檐下的阴区是正午时家庭作坊的位置。
该月内当地居民的正午家庭作坊位置从南侧移到北侧。
下图为当地房屋。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该地可能位于( D )A .B .………○………………__________班级:____………○………………C . D .12、该建筑特点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C ) A .遮阴 B .排水 C .防风 D .防潮 13、该月,当地( B )A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 .昼长夜短C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 .昼渐变短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滑坡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下图为某地9月13日形成的堰塞湖,其物质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B ) A .地震 B .滑坡 C .火山喷发 D .洪涝灾害 14.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C )A .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B .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C .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定并执行应急方案D .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
基地海拔约2900m ,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 km 。
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订…………○…………线…………: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订…………○…………线…………15.图中①地、②地、③地、④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 A )A .①—甲;②—丙;③—乙;④—丁B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C .①—乙;②—甲;③—丁;④—丙D .①—丙;②—乙;③—丁;④—甲 16.推测中国选择在④地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C ) A .气候干旱,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夜数多 B .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大气透明度高,夜晚灯光少 C .西部沿海受大气环流及近岸寒流影响,云雾较小 D .和中国处于不同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下图为某城市多年平均的全年日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外…………○…………装…………线…………学校:___________姓…内…………○…………装…………线…………17.该城市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时间段是( B )A .4 时到 6 时B .7 时到 9 时C .12 时到 14 时D .17 时到 19 时 18.该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月份是( B ) A .1 月 B .5 月 C .7 月 D .10 月 19.该地区可能位于( A )A .东非高原B .亚马孙平原C .黄土高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 24 小时内下降超过 24 百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