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基础知识识记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掠( )起飞窜( ) 胆怯( ) 号( )叫 蜿( )蜒 镶嵌( ) 执拗( )馈( )赠 真谛( ) 璀璨( ) 2.辨析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炽:()______ (2)寐:()______职:()______ 寝:()______(3)衷:()______ (4)绽:()______哀:()______ 淀:()______衰:()______ 锭:()______3.为下列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1)呻吟吼叫叫喊号叫呼叫 在这______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______着,______着……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______,跟狂风争鸣。
它在大笑,它又在______…… 狂风______……雷声轰响…… (2)飞舞飞窜飞翔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______。
它们在大海上______,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看吧,它______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4.填空。
《海燕》是______(国家)文学家______创作的散文诗,节选自《______》的结尾部分,全文高度赞扬了海燕的战斗精神。
原题为“海燕之歌”。
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______”之意。
《组歌》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__、《沙与沫》等。
运用能力提升 5.分别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2)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 (3)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4)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 (5)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6.课文有这样一段文字: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请根据上文句式特点,仿写一组句子。
曾有多少次,_______________;曾有多少次,_______________;曾有多少次,_______________。
7.有一则报道说,某机场的两个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
天气好转后,本应先起飞的航班却被让给有“领导”乘坐的航班先飞。
事情披露后,网民们纷纷表示:“与其让领导先飞,不如让民意先飞!”其中“让民意先飞”的意思是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2)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课内同步阅读阅读《海燕》选段,回答问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9.文中哪些词体现了海燕的特点?突出了海燕的什么特点? 10.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海鸥、海鸭、企鹅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写这些海鸟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 11.文中对大海做了多次的描写,这种描写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 12.本文采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指出海燕、海鸥、海鸭、企鹅、乌云、狂风、雷声、闪电、大海的象征意义。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泉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
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列开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了。
”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
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
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
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一首歌。
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我不能不去看它了。
一回到村口,就急切切地找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
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棵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
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④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
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
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
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霎时消失了。
⑥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曾听过的。
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⑦“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
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
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绿绿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
”我肯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选自《贾平凹散文选集——喝酒》有删改) 【课文链接】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酒杯,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 (节选自贾平凹《月迹》) 13.请认真阅读选文,在表格A、B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事件作者感情听到老槐树死的消息A____看到老槐树被劈成碎片痛心小儿发现了树桩是一口“泉”B____ 14.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对选文第②段加红句子进行赏析。
15.读到选文第⑤段“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一句,有人错误地认为孩子可怜的原因是“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请你说说这种看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16.你怎样理解第⑦段加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7.选文中的“小儿”和【课文链接】中的“奶奶”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人物,作者安排这两个人物的用意是相同的。
请问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附加题(2015•江苏南京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
有一天晚上母亲出去一趟,留下我看家带孩子;我闷得慌,便翻开后父的一本书——大仲马的《医生札记》,里面夹着两张钞票,一张是十卢布的,一张是一卢布的。
书是看不懂的,我合上它,可是忽然想到,一个卢布不仅可以买《使徒传》,大约还可以买一本讲鲁滨逊的书。
我在这之前不久在学校里才知道有一本这样的书:在严寒的一天,在课间休息时,我给孩子们讲童话,忽然,其中有个小孩轻蔑地说:“童话,狗屁,鲁滨逊才是真正的故事呢!”后来又发现几个小孩是读过鲁滨逊的,大家都夸奖这本书,外祖母的童话不被人欢迎很使我生气,于是就打算读一遍鲁滨逊,为了也能够说一句:这是狗屁!第二天我带到学校一本《使徒传》和两卷破烂的安徒生童话,三斤白面包和一斤灌肠。
在弗拉基米尔教堂菜园旁边的又小又黑的铺子里有鲁滨逊,一薄本黄色封面的小书,在第一页上画着一个戴毛皮圆帽子、披着兽皮的大胡子,这使我不喜欢,可是童话书,别看它们破烂,连表面看过去也觉得可爱。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把面包和灌肠分着吃了,我们开始读一个美妙的童话《夜莺》,这个童话立刻抓住所有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