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课第二框 让别人悦纳我们 教学设计

第一课第二框 让别人悦纳我们 教学设计

第一课第二框让别人悦纳我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认知: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善于与他人友好交往、相处;增强主体意识和交往规则意识。

运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遵从并践行交往礼仪规范,让别人悦纳我们。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难点: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四、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0~16;《教师教学用书》P7~20有关内容;《学习指导》P2~15有关内容;PPT课件,人教网本课程的有关资料、图片。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图片等资料;课前印发材料“交谈礼仪七字口诀”、“接打电话的注意事项”、“做客进餐举止”。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交往礼仪有关的资料;阅读探究活动材料,做好表演、讨论准备;将探究活动“小王与小葛成了朋友”改编成小品剧本并选4位学生排练,作好课上表演的准备。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1.教学内容温故知新,引出课题。

2.教师活动1.问:个人礼仪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接着用PPT出示辨析题:掌握了个人礼仪的要求就能塑造出良好的自我形象。

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点评、纠偏(用PPT出示判断:此观点不全面),明确塑造良好形象还须学习交往礼仪等方面内容。

设问导入:什么是交往礼仪?交往礼仪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板书:遵从交往礼仪、让别人悦纳我们。

3.学生活动观看PPT认真思考辨析,如学生有分歧意见可将学生分成两组辩论。

(二)研习新课(70分钟)第一目:交往礼仪是我的一张通行证。

(20分钟)1.教学内容(1)对朋友要以礼相待。

(2)交往礼仪的内涵及其作用。

(3)遵守交往礼仪的要求和意义。

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一:小王与小葛成了朋友。

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根据情景逐一设问讨论、归纳、板书。

用PPT出示问题:①小王交了新朋友,小刘疏远了小田,这是为什么?②遵守交往礼仪,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③同学之间是否应该讲究交往礼仪?如何讲究?对学生的表演及讨论赏析性点评、归纳,导出交往礼仪的内涵,强调我们待人要尊重、友好,明确遵守交往礼仪是让别人悦纳我们的通行证(PPT出示:交往礼仪是我的一张通行证),从而使我们朋友遍天下。

板书:交往礼仪、行为规范、待人处世;精神外现、和谐需要、成功条件;交谈礼仪、电话礼仪、网络礼仪、做客待客礼仪。

(2)知识运用:用PPT出示图片和《学习指导》第7页第2题要点(感想),适当点评学生回答,强调珍惜人格就要讲究交往礼仪以展示良好形象,从而赢得尊重。

引入名言“敬人者,人恒敬之”,观察学生反应,在学生抢答基础上简要介绍。

接着用PPT 出示问题要点(要求)观察学生反映,进行抢答,然后出示PPT。

3.学生活动(1)课前准备的四位学生上台表演小品“小王与小葛成了朋友”。

三位学生分别扮演小王、小葛和小田,一位学生旁白。

其他学生认真观看、感受直观形象,并思考、讨论。

第一、二、三组学生分别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回答,不回答问题时倾听并做笔记。

(2)知识运用:认真阅读《学习指导》第7页第2题“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思考、讨论,然后由第四组学生代表谈感想。

看PPT,分别抢答理解名言和说要求,理解遵守交往礼仪的意义。

倾听、思考,并做好笔记。

第二目:善于与他人交谈。

(22分钟)1.教学内容(1)遵守交谈礼仪的作用。

(2)交谈礼仪的内容与要求。

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二:善言与不善言。

组织学生模拟情景,提醒学生注意人物身份、用词、语气、表情、速度、动作等。

表扬四位同学,进行赏析性点评。

用PPT出示问题:经理高明在何处?顾教授为什么不高兴?归纳说明善言能传递信息和情感,增进了解和友谊,但这也是在真诚、尊重、坦诚、礼让等基础上的交谈,只有这样方能展示良好形象。

板书:基础,真诚、尊重、热情、坦诚、谦虚、礼让。

用PPT出示:女秘书为何愉快地接受批评并改进了工作?女研究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页“链接”内容,对比分析后思考回答问题,指出要善于与他人交谈(PPT 出示:善于与他人交谈),时刻记得交谈基础,注意场合、对象、交往性质等具体情况,从“听、说、问”等方面学习并践行交谈礼仪,提升自身交往品质。

板书:倾听──聚精会神;说话──用礼貌语言;提问──吸引对方、简洁具体。

(2)知识运用:要求学生再次阅读教材第12页“链接”内容及课前印发的“交谈礼仪七字口诀”,领会交谈礼仪的要求,以“女研究生请教授审阅论文”为主题,每组编写符合交谈礼仪的情景小对话,并组织学生模拟训练。

对编写的对话和表演进行赏析性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交谈礼仪,懂得善言的作用,加强交谈礼仪的修养与训练。

3.学生活动(1)探究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11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抢先举手的四位同学先后扮演四个角色,在教师指导下先后两两对话,模拟情景。

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倾听,体会两种不同的交谈,感悟讲究交谈礼仪的魅力。

小组讨论,请第一、二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倾听、思考。

学生阅读教材第12页“链接”内容,结合情景思考、讨论,请第三、四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倾听、思考,并做好笔记。

(2)知识运用:学生再次认真阅读教材第12页“链接”内容和课前印发的“交谈礼仪七字口诀”材料。

每组认真编写符合交谈礼仪的情景小对话,确定人选进行模拟表演。

每组表演时,台下学生认真观看,记录优点和不足,表演结束后进行点评。

第三目: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

(8分钟)1.教学内容(1)讲究电话礼仪的重要性。

(2)接打电话的基本礼仪要求。

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三:电话形象。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观察哪四位学生反应最快,组织学生表演,提出注意点:语气、速度等,第一种情形模拟结束由扮演拨打电话者回答问题,第二种情形模拟结束后由扮演接听电话者回答问题。

用PPT出示:给你的感受是什么?通过什么感受到对方的形象?接打电话时注意什么礼仪?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点评、引导,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前印发的“接打电话的注意事项”,强调作为最常见、最常用的交往方式──电话,要注意从多方面加强修养与训练,掌握接听、拨打电话的礼仪,打造自身良好的电话形象。

(PPT出示: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板书:语言──热情礼貌;声音──清晰柔和;语气──亲切温馨;词句──准确简洁;语速──快慢适中;音量──高低适当。

(2)知识运用:理解名言(PPT出示:笑起来,让你的声音在电话里传达着笑容),在学生交流基础上作简单点评、引导,强调注重电话礼仪,以让别人悦纳我们。

3.学生活动(1)探究活动:让学生先仔细阅读教材第13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然后请两位学生分角色表演接听和拨打电话的两种情形,表演结束后回答问题。

其他学生在看表演的过程中,思考问题,体会两种不同电话语气、行为表现出的不同形象,感悟讲究电话礼仪的魅力,并补充回答。

认真阅读课前印发的“接打电话的注意事项”材料,思考、倾听,并做好笔记。

(2)知识运用:同座位两人一组,训练接听、拨打电话,进一步掌握接听、拨打电话的基本礼仪要求。

第四目: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

(8分钟)1.教学内容(1)网络礼仪的重要性。

(2)网络礼仪的内涵和要求。

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四:塑造网络形象。

组织学生仔细围绕四个话题(PPT出示要点)逐一展开讨论,并归纳。

①召开这个主题班会的意义。

②发电子邮件时须掌握的礼仪(补充张莹看法)。

③参与网络论坛时须掌握的礼仪(补充杨倩说法)。

④指出郑勇行为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点评、补充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确网络世界也是我们与人交往的重要渠道,懂得遵守网络礼仪的重要性,板书:互联网礼节,规范网上言行,邮件、网络论坛,网上聊天、尊重、规范、文明。

(2)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15页“链接·网络礼仪举隅”(可适当渗透法律知识、树立合法上网意识);更好地掌握网络礼仪,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PPT出示),做文明上网之人。

3.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学生代表回答一个问题,其他同学倾听、思考。

(2)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15页“链接·网络礼仪举隅”,掌握文明上网的具体要求。

(3)认真倾听,做好笔记。

第五目:.以礼做客、以礼待客。

(12分钟)1.教学内容(1)讲究做客待客礼仪的意义。

(2)做客的礼仪。

(3)待客的礼仪。

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五:章飞做客。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用PPT出示问题:章飞做客的哪些行为不合乎礼仪?在学生说出不礼貌行为时用PPT出示细节,接着出示问题:会给石翔家人留下什么印象?在讨论基础上引导学生要学会“以礼做客,以礼待客”(PPT出示)。

(2)请学生找出章飞做客中合乎礼仪的地方,“邀”(用PPT出示)设问:如果你是章飞,你会如何做客?如果你是石翔家人,你会如何待客?有何感受?(3)归纳做客礼仪、待客礼仪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前印发的材料“做客进餐举止”和教材第16页“链接·会客失礼举要”,作为知识拓展,更好地掌握相关礼仪,展示自身良好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深受欢迎的人和热情待客的人。

(4)板书:尊重主人,客随主便;尊重客人,主随客便;深受欢迎、热情待客。

3.学生活动(1)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理清细节。

(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并辅以一定的动作。

(3)倾听,思考,做好笔记。

(三)课堂小结(4分钟)1.教学内容总结归纳。

2.教师活动(1)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用PPT显示,指出交往礼仪涵盖很多方面,我们平时应注重学习,涵养内在品德,自觉践行交往礼仪,展示自身良好形象,让别人悦纳我们。

用PPT出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教育点。

(2)板书:示人以尊重,待人以友好,展示良好形象。

3.学生活动(1)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板书思考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2)对照所学知识,就平时交往情况,同桌成员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及改进方向。

(3)评出最佳表演者和个人“礼仪之星”。

(四)课堂练习(12分钟)1.教学内容学习评价。

2.教师活动用PPT出示:(1)单项选择:《学习指导》P2 ~3第、4、5、6、7题;(2)多项选择:《学习指导》P3~4第5、6、7题;(3)养成训练:《学习指导》P12第4题、P14第5题。

3.学生活动思考回答,进行训练。

践行礼仪规范,培养文明礼仪习惯,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五)课后作业(1分钟)1.教学内容布置作业2.教师活动用PPT出示:(1)辨析:《学习指导》P4第3题;(2)案例分析:《学习指导》P7第3题。

3.学生活动记录作业,课后认真完成。

平时注重礼貌礼节,提升交往品质。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1.《小王与小葛成了朋友》小品剧本(根据教材P10活动框内容改编)小王与小葛成了朋友场景:某职校男生宿舍,小田歪在床上听音乐,小王坐在桌旁看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