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世界读书笔记
一问一世界读书笔记
五月是我的月。
虽然生了一场不轻的病,但心在泥地里打了几个滚儿,又鲜活过来啦!
这种从容表现在,我们永远无法抓到真-相,只能无限接近。
在探索生命真实的过程中,要保持敬畏感,以一种客观的姿态——但绝非匆匆过客的姿态——去审视这个世界。
这种不狂热的冷静叙述我认同。
看得出来杨澜也历经了不为人知的许多艰辛、挫折与心碎,她的经历也让人充满斗志。
上天给予了每个人不同的平台起飞与超越,看似高低不同,却可能殊途同归。
我还欣赏杨澜一直以来的美貌与智慧并存。
杨澜就很有勇气,敢于改变自己,哪怕是在自己最顶峰的时候。
好比当年在最风光的时候,离开央视的《正大综艺》,前往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好比在毕业拥有美国多个优秀媒体伸出的`橄榄枝时,卖掉纽约的房子回到中国;好比之后开办阳光卫视。
这也突然让我明白了,无论怎样都不要先去畏惧,更要在适时的时候做出改变。
书里引用了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一句名言:“当我们回首历史,我们要问‘为什么’,当我们面向未来,我们要问‘为什么不’。
”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性,你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
有时候有的问题一直去想是想不出来因果的,可是慢慢的就发现思想的脉络与轨迹越来越清晰了。
继续在路上慢慢探寻吧,世界不是一问一答就有答案的。
澜:【历史选择人,人创造历史,让我着迷。
“记录一个人和他(她)的时代”】
{佳音:太多事情值得体会与感悟}
(1)崔琦:“其实我宁愿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
如果我还在农村,留在父母身边,家里有一个儿子毕竟不一样,也许他们也不至于饿
死吧。
”--我的心里受到巨大震撼。
诺贝尔奖也好,科学的成就也好,社会的承认也好,都不足以弥补他的失去和永远的心痛。
--这
让我想到了应对人性有更深层的了解和体会。
(2)林毅夫:有机会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去帮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他的骄傲,也是国人的骄傲。
但当杨澜问起他:“你现在的
成就是否达到父亲的期望。
”时,一直侃侃而谈的他突然沉默了,
眼眶慢慢红了,继而泪流满面,哽咽无语。
他25岁那年因为坚信中
国最终的出路在大陆一边,从金门游往内地。
虽后来于妻子团聚,
但父亲临终时却不愿与他相见。
这样的人生遗憾与痛楚,情何以堪
(3)王光美:【光美对少奇,那真是无怨无悔啊!】世事人心,王光美看得太多,经历了太多,看到了昔日丈夫的同事们是如何在判
处他死刑的文件上签字。
一个人经历了这么多的仇恨与背叛见识了
那么多的丑恶与黑暗,她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活过来的?--当时
多少普通的家庭因为政治原因夫妻划清界限,父子断绝关系,而她
却在万人批斗会上从台下冲到台上拉着丈夫的手陪他一起批斗。
那
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与感情?
(4)唐·休伊特(2009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的创
始制片人)【他让一个电视节目成功播出了35年,连续22年荣登收
视率排行榜前10名。
】职业成就,新闻原则和商业利益居然如鱼和
熊掌兼得,真是不可思议。
他曾揭露烟草公司损害消费者健康的黑幕,他面对威胁毫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