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早年的成长经历
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1939年6月与家人辗转到香港。
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
李嘉诚
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
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了。
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
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14岁那年,父亲李云经病逝。
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李嘉诚找到了一份茶楼跑堂的工作。
17岁,李嘉诚在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
19岁时,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
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的他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
27岁时,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30岁,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处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
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
2011年福布斯富豪榜显示:李嘉诚位于排行榜第十一位。
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李嘉诚排名第九,荣膺亚洲首富。
[4]
福布斯2012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李嘉诚位于排行榜第三十一位。
2013年1月10日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李嘉诚财富大增至300亿美元,继续稳坐香港首富宝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