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D【解析】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
不随便说笑。
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谨言慎行:说话做事都谨慎小心。
第一空可以根据下文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可以排除“谨言慎行”。
啧啧称奇: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第二空根据“有些至今还被同行……”可看出此空的含义是常常被同行提起。
因此可选“津津乐道”。
出水才看两腿泥:喻指事情要发展到最后才能见分晓。
锥子没有两头尖:喻指人或事物不能两全其美。
第三空根据下文可得知事情不能两全,应填“锥子没有两头尖”。
在很多人看来,纪检干部▲,“老纪检”的脸上却总挂着笑容。
经他查办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至今还被业同行▲。
“老纪检”说,诱惑时常有,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可▲,既然选择了纪检事业,就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与民争利的事更不能干。
A. 不苟言笑啧啧称奇出水才看两腿泥B. 谨言慎行啧啧称奇锥子没有两头尖C. 谨言慎行津津乐道出水才看两腿泥D. 不苟言笑津津乐道锥子没有两头尖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解析】A 项递进的语序不当,“不仅……还”的意思是进一层的,这里应该是先带动“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再带动“《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
”;B项选自中央一号文件;C 项“概括”“民心”动宾搭配不当,“十大媒体流行语”歧义;D项“受到”缺少宾语中心词,可以加上“的威胁”。
A. 就社会效果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诗经》等传统文化类图书阅读升温,还引发了同名书籍的持续热销。
B. 工商资本下乡,应该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把“老板”与“老乡”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土地等资源获得应有利益。
C. 2017十大媒体流行语近期发布,这十个词条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描述了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D. 长期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受到地震、海啸、洪水、风暴潮等诸多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提高自身的减灾应对能力。
3. 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D【解析】本题可以先从所给小句入手,①句和其它三句不同,明显是总结性的句子。
再看每个空的逻辑关系,第一空前文“一根或起或伏的线、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从所给句子中,②中它可以散漫开,归拢来是符合的。
第二空前文是故事,是农书,③中它是写实的是符合的。
《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忆。
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
一根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
《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
▲。
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包容无数的“小我”。
▲。
它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
它尽可以在一个大结构中,细心经营一个一个的小结构。
《七月》为平平常常的劳作注入了生命,▲。
①它是鲜活的诗,也是永久的史②它可以散漫开,又可以归拢来③它是写实的,却不为“实”所缚④它是粗放的,却不妨粗放中有细腻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②③④①4. 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3分)C【解析】A项中“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因此匹配文庙是符合的;B项中“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
”意思是说,胸中藏有万千个词汇凭你调用,即使笔下有千钧重,写作起来也能挥洒自如。
可以与书房匹配;C项诗句讲的是对文学意趣的追求,用于宗祠不当;D项诗句“法云广荫”是与佛教有关,寺院楹联是符合的。
A.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
(文庙)B.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
(书房)C.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
(宗祠)D.法云广荫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
(寺院)5.为下面的公益广告图拟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3分)A【解析】图中的背景是黑色,中间有一个点亮的灯泡,灯泡中有着两个人物,一个拿着拐杖,一个在身后搀扶。
中间二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美德点亮生活B.携手创造光明C.节能人人有责D.科技驱散黑暗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当初,宫禁警卫士兵,历朝相承,只求息事宁人,不想再检查挑选,恐怕伤害人情,因此瘦弱年老的占据多数。
但又骄横傲慢,不听命令,实际无法使用,每次遇到大敌,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各朝之所以丧失国家,也大多由于这个原因。
后周世宗通过高平一战,开始知道它的弊端,癸亥(二十二日),对侍从大臣说:“大凡军队只求精而不求多,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未必能供养得起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怎么能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这批无用的东西呢!况且勇健懦弱不加区分,用什么去激励士众!”于是命令各军普遍检查挑选兵员,精锐的提升到上军,瘦弱的逐出军队。
又因强健勇猛的战士大多被藩镇所收养,下诏征募天下壮士,全部遣送到京城,命令宋太祖皇帝匡胤挑选其中最好的组成殿前诸班,其余骑兵、步兵各军,分别命令将帅挑选士兵。
由此士兵精干强壮,近代以来没有比得过的,征伐四方,所到之处频传捷报,这就是挑选兵员的功效啊!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
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
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
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羸者斥去之。
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藩镇所蓄,诏募天下壮士,咸遣诣阙,命太祖皇帝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其骑步诸军,各命将帅选之。
由是士卒精强,所向皆捷,选练之力也。
契丹自从后晋、后汉以来,频繁侵犯地区,轻骑兵长驱直入,没有任何屏障的阻隔,郊区野外的农民经常陷入烧杀抢掠的困境。
向朝廷述政见的人称说深州、冀州之间有胡卢河,绵延横亘几百里,可以疏通河道来阻截契丹骑兵的横冲直撞。
当月,诏令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通率领士兵、民夫疏通胡卢河,在晏口筑城,留驻军队守卫。
从此契丹军队不敢再过胡卢河,胡卢河以南的百姓开始得到休养生息。
契丹自晋、汉以来屡寇,轻骑深入,无藩篱之限,郊野之民每困杀掠。
言事者称深、冀之间有胡卢河,横亘数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
是月,诏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通将兵夫浚胡卢河,筑城于晏口,留兵戍之。
自是契丹不敢涉胡卢河,之民始得休息。
壬戌(二十三日),后周世宗诏令群臣畅所欲言述政事的得失利弊,诏书大致说:“朕对各位卿大夫,才能没法全部知道,面孔没法全都认识。
倘若不采集他们的言论从而观察他们的行为,明悉他们的意见从而考察他们的忠诚,那凭什么来看出各人才器韬略的高低深浅,了解任用是否得当!倘若卿大夫说了而听不进,罪确实在朕身上。
假使我要求了而不说,罪责将归谁呢?”壬戌,诏群臣极言得失,其略曰:“朕于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后周世宗任命枢密院承旨清河人美为右领军大将军、权点检三司事。
当初,世宗在澶州时,美掌管州中隶属于三司的钱粮,世宗有时私下有所索求,美千方百计为他提供满足。
后周太祖听说此事很生气,又恐怕伤害世宗的感情,只是调任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美治理财政很精明,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所以世宗将财政收入的大权授给他;然而想到他在澶州的作为,终究不将他当作公正忠诚的人来对待。
以枢密院承旨清河美为右领军大将军、权点检三司事。
初,帝在澶州,美掌州之金谷隶三司者,帝或私有所求,美曲为供副.。
美治财精敏,当时鲜及,故帝以利权授之;然思其在澶州所为,终不以公忠待之。
后周世宗因为朝廷长久没有铸造铜钱,而民间许多人销毁钱币做成器皿以及佛像,铜钱越来越少,九月,丙寅朔(初一),敕令开始设立机构采集铜来铸造钱币,除了朝廷的礼器、兵器以及寺庙道观的钟磬、钹镲、铃铎之类准许保留外,其余民间的铜器、佛像,五十天全部让送交官府,付给等值的钱;超过期限隐藏不交,重量在五斤以上的判死罪,不到五斤的量刑判处不同的罪。
世宗对侍从大臣说:“你们不要为毁佛而疑虑。
佛用善道来教化人,假如立志行善,这就是信佛了。
那些铜像岂是所说的佛呢!况且我听说佛的宗旨是在于利人,即使是脑袋、眼睛也都可以舍弃布施给需要的人,倘若朕的身子可用来普济百姓,也不值得吝惜啊。
”帝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钱为器皿及佛像,钱益少,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监采铜铸钱,自非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磬钹铎之类听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悉令输官,给其直;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
上谓侍臣曰:“卿辈勿以毁佛为疑。
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
彼铜像岂所谓佛邪!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解析】D选项中,“差”结合上下文应该是“差别”的意思,不是“差错”。
这里是说过期隐匿铜器不报的人家,五斤以上者要处以死刑,五斤以下的要(根据数量的多少)在量刑上有差别。
A. 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劝:勉励B. 命太祖皇帝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尤:杰出C. 帝或私有所求,美曲为供副.副:符合D. 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差:差错7. 对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析】①“又以骁勇之士多为镇所蓄”中,“以”是“因为”的意思;②“可浚之以限其奔突”中,“以”表目的,翻译为“来”;③“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中“以”是“凭借,用”的意思;④“帝以县官久不铸钱”中“以”是“因为”①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藩镇所蓄②可浚之以.限其奔突③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④帝以.县官久不铸钱A.①④相同,②③不同B.①④不同,②③不同C.①④相同,②③相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8.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不能供养一名士兵,为什么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这批无用的东西呢!(4分。
定语后置1分;问句句式1分;“没”1分;语句通顺1分,)(2)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假如(诸位)进言而我听不进,确实错在我;假如(我)征求意见而(诸位)不进言,过错将由谁承担呢?(4分,每句1分)9.文中周世宗的哪些举措体现出他是一位明君?请加以概括。
(4分)①选练精兵以御敌卫国;②派兵保边安民;③下诏求问得失;④知人善任;⑤毁铜器、佛像,钱以济民。
(4分,每点1分,答出任4点即可)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