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地区的开发方向和对策

西南地区的开发方向和对策

旅游资源的地方特色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及旅游
开发方向与策略
-以西南地区为例摘要:西南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一个区域,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如此丰富与它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

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论述了旅游资源的地方特色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 并根据这些对西南地区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西南地区地理环境开发方向对策
一、西南地区旅游资源概述
西南区地处我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

除汉族外,有彝、白、傣、壮、苗、瑶、水、布依、纳西等5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1/3,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集中居住区之一。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均颇为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对中外游客有着很高的吸引力,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旅游区域。

二、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西南地区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质环境。

西南地区靠近中南亚,位于我国的内陆, 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

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2)地貌环境。

这决定了西南地区是独特而典型的内陆山区省份, 高原与盆地交相辉映,高原旅游资源丰富,山地景观也常见。

但是, 地表的崎岖妨碍了旅游资源的可接近性,必须修许多山路才能开发。

(3)气候环境。

西南旅游资源区地处北纬21°30′~29°20′之间,除滇西南和滇南为热带气候外,其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皆适于旅游。

(4)生物地理环境
本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十分利于生物的生长繁殖,加之地貌条件复杂,垂直高差大,为多种生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

这里终年常绿,郁郁葱葱,有着无数奇花异木、珍禽异兽。

2、西南地区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历史环境。

西南地区有着中国最早的人类起源“元谋人”,并且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如遵义会议遗址。

可以开展历史文化游和红色旅游。

(2)文化环境。

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是傣族、壮族、白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我们可以开展少数民族风情游。

(3)社会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之后,西南地区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开通了滇藏公路,还建设了大型机场。

近几年旅游业更是飞速发展,土特产和民族工艺品也成为西南地区的独特标志。

三、西南地区的旅游开发方向
1、抓住机遇加强协作,形成大西南旅游圈。

一是建议由国家旅游局牵头,或三省区共同协商,共同构建有特色的西南旅游圈。

二是精心策划,联合向海内外推销旅游精品。

三是建立和健全西南三省区旅游产
业信息网。

四是进行全方位协作。

2、开展多层次旅游。

观赏西南地区的岩溶风光和喀斯特风光是第一层次的自然风光旅游, 是最基本, 最吸引人的旅游。

众多的民族风情旅游也是本地区第一层次的人文景观旅游。

第二层次是消遗娱乐旅游, 目的是改变生活环境, 使身心都得到恢复, 这是风景观光旅游的补充和提高。

如学生夏令营旅游、度假旅游等。

第三层次是特殊专项的旅游, 这是更高层次的, 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

如避暑旅游、科学游、美食购物游等。

3、积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西南地区不只可以看山看水,听民歌住民宅,还可以发展如乡村游、温泉游、体育游、登山游之类的新兴旅游模式,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4、加强协作积极促销,构建特色鲜明的西南旅游网。

四、西南地区的旅游开发策略
1、大力加强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西南地区极为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目前的铁路营业里程2340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里程3.2%,每平方公里拥有铁路46公里,仅为全国铁路平均密度的60%,远不能同我国中东部地区相比。

这大大降低了西南地区的可进入性。

2、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的创新,建立、完善旅游企业管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成立西南旅游发展协作委员会,推行旅游发展一体化建设策略。

3、树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但是很多地方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使得旅游区环境恶化,直接导致了游客减少,因此应该树立生态旅游的观点,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旅游资源。

4、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西南地区可以利用廉价的互联网打破区域限制,将丰富的景点信息及时传达给游客,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客源市场信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相关服务,达到共赢的目的。

5、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机遇,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基建资金投入。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由单一的政府投资型向多元化市场融资的体制转变。

6、设置和扶持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建设示范区,以其示范作用推进西南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五、结语
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本文提出的几点开发方向和对策是结合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希望能给西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慧琳.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探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2>杨珊珊.西南地区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意义.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第18期
<3>郭永英.西南地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跨世纪.2008年6月第16卷第6期
<4>郑耀星.旅游资源评价与自然环境影响的关系.资源科学.2000年11月第22卷第6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