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患者康复指导

肿瘤患者康复指导




在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癌症已显 得越来越不可怕。在相信医生的同时还 要相信自己身体内强大的再创能力,树 立坚定的信心。
把握当下,过好每一天。
虽然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开拓它的宽度; 虽然你不能左右天气,但是你可以改变心情; 虽然你不能选择容貌,但是你可以展示笑容; 虽然你不能影响他人,但是你可以充实自己; 虽然你不能预知明天,但是你可以善用今天; 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是你可以事事尽力; 虽然你不能凡事尽如己愿,但是你可以尽了心而无怨无悔。
上画点,数字越大,疼痛越重。
疼痛的治疗
药物疗法:常用,口服用药,按世界卫 生组织推荐的癌痛三阶梯疗法进行
放射疗法:骨转移、脑转移的疼痛有较 好的止痛效果
其他疗法:局部冷敷、夹板固定制动、 催眠、语言暗示
介入、手术疗法:较少用
生理康复
饮食营养 功能性活动康复 康复护理
饮食营养
癌症本身为消耗性疾病,加上手术、放疗、 化疗等抗癌治疗,使得相当多的患者食欲降低, 长期下去则会导致患者抗病能力下降,体重减 轻,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肿瘤康复的目的:在疾病及其治疗的影 响下,帮助患者自己最大限度地获得躯体、 社会、心理和职业能力。
肿瘤治疗后获得根治或带瘤生存的患者 往往存在程度不同的身心功能障碍,迫切需 要进行康复指导,以帮助其改善身心功能, 提高生存质量。
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康复的任务 有所不同,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合符实际的 康复目标。有恢复性康复、支持性康复、姑 息性康复的不同。
应针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引导, 使其能正确了解有关知识,纠正错误认识,配 合医务人员积极治疗。还需动员其亲朋好友稳 定其情绪,帮助解决经济、家庭等方面的实际 困难,以利患者的心理康复。
治疗前的心理变化
由于对手术、放疗、化疗的疗效、 副作用不够了解,经常有患者出现疑惑、 恐惧等心理障碍。
治疗前对即将接受的治疗措施应有 充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主动配合。 切忌将负面的信息在脑海里放大、再放 大,最后被自己吓倒。
治疗后的心理变化
不少患者在治疗的合并症发生后仍 难以面对;有些患者则会长期陷入害怕 病情复发的阴影中,不能自拔 。
建议患者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康复治 疗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适时配 用假体、适当的整容整形手术等。不断 会有利于心理康复,也有利于功能康复。
终末期的心理变化
有些晚期癌症患者可能因生命即将 结束而个性改变、极度悲观绝望。应给 其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关怀,有时不必 将真实病情全部告诉他,以尽量减轻其 悲观情绪,平静度过终末期。
2、扶正培本,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降低,可诱发肿瘤或促使其 复发转移。扶正培本是中医药的一大特 色,而扶正类中药往往是通过提高机体 免疫功能来起治疗作用的。因此,在癌 症的康复期合理的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 对于恢复体质、增强免疫力是有实用价 值的。但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切不可乱吃药,或盲目照搬他人的经验。
康复护理
卧床的患者应定时改变体位、叩打患者 背部、鼓励患者深呼吸。
注意饮食卫生,适时添加衣物等,避免 一切可以避免的如胃肠炎、感冒等疾病 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在肿瘤康复中的作用
1、配合西医,增效减毒
由于手术、放疗、化疗等抗癌治疗, 都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此 时配合中医药针对不同情况辨证施治, 有助于增加疗效、减轻副作用,也有助 于机体尽快恢复,按时、按量完成整套 治疗计划。
姑息性康复
肿瘤进入晚期后,应使患者得到充 分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去除或减轻并发 症(特别是疼痛)的发生,直至临终。
肿瘤康复的内容
主要包括3个方面 : 心理康复 疼痛康复 生理康复
心理康复
心理康复应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 每一个阶段
确诊时的心理变化
由于不少人误以为癌症就是死亡,因此一 旦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往往产生惊恐、绝望等 异常情绪,有的则出现否认、淡漠等异常表现, 导致延误或不能很好地接受治疗与康复。
谢谢!
恢复性康复
经过系统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以至达 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应尽快恢复健康, 身心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生活自 理,并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和活动,回 归社会。机体功能达到或基本达到疾病 前的水平。
支持性康复
系统治疗后病情没能得到理想控制的 患者,应使其身心得到支持,减缓病情 的发展,延长生存期,预防或减轻残疾 和并发症的发生。
要保证患者性大的食物。但也不必过分“忌口”。
功能性活动康复
肿瘤患者应进行适合自己体力的 “有氧运动”。注意运动应以不疲劳为 度,已有骨转移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活 动应极谨慎。
特别注意对接受过治疗的组织器官 要进行针对性的功能训练,以预防或改 善局部功能障碍。
对那些能正确对待癌症与死亡的患 者应尽可能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完 成其最后的心愿。
疼痛康复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因此是肿瘤康复的重要内容。
疼痛的判断
目前比较通用、简便的评定方法是“目 测类比测痛法”:
用笔画一条10厘米长直线并将其分
成10等分,左端为无痛0分,右端为极痛
10分, 由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线
有氧运动:指运动时体内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
性运动。有氧运动可提高机体的摄氧量,增进心肺功能, 是达到健康效应的最佳方式。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 打球、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等。有氧 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同举 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 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 余力的运动。
相关主题